上面说禁止开后宫[快穿](215)
洛应转身去了厨房,不一会儿端着一碗清粥回来,他没把碗递给沈罂,而是坐在床边,亲自舀起一勺送到沈罂嘴边。
沈罂没有张嘴,似笑非笑的看着洛应。
“你知道的吧,小白喜欢你。”
“知道。”
“那你还跑来对我献殷勤,不怕他吃醋?”
沈罂对着门口抬了抬下巴,意有所指,洛应摇了摇头,神色不变。
“我喜欢的人是你。”
“真是有意思的答案……”
沈罂张开嘴把勺子里的粥吃了,洛应又舀了一勺喂她,直到一碗粥见了底。而这段时间,于秋白就站在门口看着洛应,不知道在想什么。
吃了饭,洛应将碗洗了,回到了卧室,于秋白也跟了进来,既然沈罂醒了,他们有些问题也可以问了。
“韩宇死了?”
“没有,死的只是他一个替身。”
“他为什么这么做?”
沈罂沉默了片刻,想到前段时间对韩宇的观察。
“大概是疯了吧……”
洛应皱了皱眉,这可不是他想得到的答案。
“什么意思?”
沈罂摇了摇头,没有再解释。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准备再试一次。”
沈罂这话一出口,洛应和于秋白都是一愣。
“不行,你的身份很有可能已经暴露了,再去刺杀太危险了。”
“是啊沈小姐,韩宇既然抛弃了明面上的身份,要刺杀只会更难。”
洛应是知道沈罂这次刺杀依旧失败了的,如果不是原主临时反水,她很有可能连命都交代了。现在洛应已经不在戴深身边,沈罂要是失败可就没人救她了,洛应不希望这种事发生,只能寄希望于说服沈罂。
可是接下来不管洛应和于秋白如何劝说,沈罂都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样子。
“不用劝我了,我已经决定了,好久没遇到这么有意思的任务了,怎么能轻易放弃?”
“……”
“好吧,既然沈小姐已经决定了,那我就不多说了,只希望沈小姐答应我一个请求。”
“哦?说来听听。”
“让我和你一起去。”
“不行!”
说话的是于秋白,他看起来很是愤怒。
“洛应,你为了师姐已经可以命都不要了吗?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面对于秋白的质问,洛应无话可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沉默以对,谈话一时陷入冰点。
沈罂看着对峙的双方,点了一根烟吸了一口,这就是先动心的悲哀了。
“理由呢?给我一个带上你的理由。”
“我在韩宇身边做了一段时间的助理,以我对韩宇的了解,或许可以帮到沈小姐。”
沈罂对于这种解释不置可否,了解?韩宇那人平日里都是戴着面具过日子,你永远不知道他有多少种面目,所谓的了解有几分可信?不过沈罂听过一个传闻,就是关于面前这位洛先生和韩宇的,用的好的话或许可以出其不意完成任务。
“好啊,我答应你了。”
“师姐,你不能——”
沈罂对着着急的于秋白吐了一个烟圈,露出一抹魅惑的笑容来。
“小白,就算我不答应他,他也有其他办法跟着去,难不成你还舍得把他手脚砍了?”
“我——”
“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数不胜数的美人都是你的,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他是不同的!”
“那里不同?脸还是身体?灯一关不都一样吗?你试一试就知道男人都是差不多的呢。”
“师姐你不会懂的。”
于秋白生气的走了,而一旁一脸懵逼的洛应表示:
你们是不是忘了我还在旁边?这样谈论我真的好吗?
沈罂丝毫可没有当面说人坏话的自觉,她将烟掐了躺回床上。
“一个月后出发,这段时间你还有什么后事就先交代了吧。”
“……”
“好了,别来打扰我了。”
“那你好好休息。”
洛应带上门走了,心事重重的回了卧室,本来打算洗完澡好好休息一下,谁知道坐在床上才发现被子下面藏着一个人。
“……”
“秋白,你在这里做什么?”
于秋白从被子下面伸出头,一脸严肃的看着洛应。
“应应,我们做吧。”
……
一个月后,洛应和沈罂离开了木屋,托洛应舍身取义的福,沈罂的好感度涨到了37,只是于秋白……
洛应已经几天没有见到于秋白了,那一晚,两人发生了争吵,争吵到最后于秋白问他为什么喜欢沈罂,洛应回答不出来,之后于秋白就躲着他了。
如今沈罂坐在吉普车里,洛应站在车门边,临上车时,他的目光在木屋里顿了一下——于秋白依旧没出现。
这样也好……
“走吧。”
洛应大步跨上车,合上车门,沈罂发动了车子,小木屋很快只剩下一个黑点。
“要吗?”
沈罂抖了一根香烟给洛应,洛应摇了摇头,侧身将车窗打开了,让烟味吹散些,思绪好似也随之吹散了。
……
接下来几天两人辗转了几种交通方式,终于到达了韩宇所在的C国,或许不应该称他韩宇了,REAL石油的老总已经在一个月前遭遇刺杀身亡了,这个月的新闻铺天盖地都是这件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消息,现在他已经有了另一个名字,一个更神秘强大的名字——戴深。
沈罂动用了她所有的情报网还用掉了一个人情才查到戴深在C国。
C国因为石油资源丰富,惹了几个大国的眼红,战争爆发之前REAL石油是当地最大的石油开采商,赚了个盆砵满,战争爆发之后,REAL公司的人撤走了,军火商们却顶了上来,他们没有REAL公司那么多限制,完全是吸血鬼的作态,不仅占地为王采掘石油,还大量出售军火给叛军,让C国的战争久攻不下。ZF军骑驴难下,军资短缺的情况下,连他们也不得不向军火商们购买军火,军火商们成了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