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说(315)

“世间之大,相貌相似之人何其多,贫僧想,那匪首或许早已伏法,是施主忧惧太深,故而将我认作了他。”

大僧对着仆婢说罢,又看向众人:“贫僧在受神僧感悟出家前,所居所行,俱有公验为证。贫僧未曾听说过‘鸣水’这一县名,更没有去过。”

说完,他又如佛陀般垂眸,眼中神色仿佛在对众生哀悯。

他轻轻叹道:“生于施主口中之地,何其不幸。既然目之所及、尽如人间炼狱,为何不早早逃命、举家搬离呢……”

“因为没有路……”

在一众小娘子的身后,一直垂着首的陆扶光喃喃出声。

她在小娘子们的让行中上前,双眸定定地望着仆婢:“你说的鸣水县,可是如今范阳旁、鸣水河石桥对面的那座县?”

“是!是!”

听到这句话,仆婢猛地挺起身!

仿佛溺水者见到浮木,她大睁着双目、仰望着眼前这位鬓边牡丹微垂、宛如神女临凡的小娘子。

“你知道……知道我说的……”

她想要向她伸手,但手臂刚动,就又被摁了回去。

“我知道。”

小郡主轻声地安抚她。

“鸣水县自古仅有一条水路可通向外面,可过河的唯二渡船皆在县衙手中,县令不许,便没人能逃掉。”

“我不知她是不是如大僧所说,忧惧太深、认错了人。但是大僧,”她转过头,“鸣水县的事……”

看向大僧时,她的目光从他身旁一名眉尾有痣的瘦小寺僧脸上扫过。

跟她对视的那一瞬间,那瘦小寺僧突如受惊般地、猝然低下了头!

“嗯?”

这举动惹得小郡主颦起了眉,原本要对大僧说的话也不再继续了,而是盯着那个将头埋得更低的瘦小寺僧:“你躲什么?”

大僧看了一眼快要缩到他身后的瘦小寺僧,向扶光郡主解释:“他来寺中的时日太短,修行不足,尘心未褪,不敢与女子对视。”

说完,他对着瘦小寺僧摇了摇头,无奈叹道:“既如此不适,便先离开罢。回到禅房,将我予你的经文再抄百遍。”

瘦小寺僧听了,连忙合掌,匆匆告退。

小郡主:“等等。”

听到她的话,那瘦小寺僧却走得更快,几乎是在跑了。

“我说等等!”

小郡主扬起的声音刚落,一道身影便出现在了瘦小寺僧的面前。

是守在殿门前的陆东日。

瘦小寺僧想撞开他继续向外跑,却被他用手按住了肩头。

那五指劲大如虎齿鹰爪,瘦小寺僧被钉住了一般,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再往前挪动分毫,就这样狼狈地被捕回到了小郡主的面前。

到了这会儿,便是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出他心中有鬼了。

陆扶光看着他:“你认得我?”

“不!”

瘦小寺僧将头猛摇,用力得连瘦削面颊上仅有一点肉都被带着晃动了,“我不认得你!”

第169章

169

大殿门口院子里的诵经声早就停下了。从那仆婢得以开口诉说经历起,便陆续有人迟疑着站立起来。

此刻,虽然没有几个信众敢明着引颈而望、大多都遮遮掩掩地低着头、悄悄看其他人的反应,但他们的耳朵却都已经竖了起来。

陆西雨则不管这些。

见兄长正在殿内忙、无暇分心来看自己,陆西雨立马整个人扒在了大殿的门边儿上、明目张胆地朝里伸脑袋。

看到殿内瘦小寺僧的反应,他立马自言自语道:“不,他肯定认得!”

“认得啥?”

声音从离耳后很近的地方传来。

陆西雨回过头,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张嘴唇上面翘着八字胡的大脸。

他不得已向后仰了仰身子,才看全了眼前的人。

是个看起来应被称为“老伯”年纪的男子。虽然背略有些佝偻,却精气神十足,而且十分自来熟。

见陆西雨看向自己,他“嘿”地咧开嘴,捋着油亮的八字胡就冲他打听:“小郎君,我年纪大了,眼花耳背,听不清。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形?怎么看着怪吓人的?”

霍。陆西雨可太喜欢给人转述传话了!

“我也没完全听明白,但目前看吧,”他边指着人边给老伯说,“那个仆婢,她咬定这寺里的大僧曾经是个杀人如麻的山匪,杀了她家里的许多人,但大僧不认,说她认错了人。这官司正打着呢,突然有个僧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见到扶光郡主就想跑,刚被我兄长抓回去……”

见老伯侧着头将耳朵向前伸、像是听得费劲,热心肠的陆西雨于是边说边向他凑近,原本压低的声音也不自觉变大了。

而老伯也是边听边惊叹——

“啊?”

“山匪?”

“不能吧?那可是崖边寺的大僧!”

“郡主?这里面还有郡主呐?!”

许是因为耳朵不太灵光,老伯的嗓门也十分大,哇哇哇哇,显得颇为一惊一乍。

但这却让陆西雨受到了到了极大的鼓舞。

多久没有人愿意这么捧场地听他说话了!

他因此说得更起劲儿了:

“不仅是郡主,而且是赤璋长公主府的郡主!”

“他没跑掉被抓回去,郡主问他是不是见过自己,他说没见过。”

“说没见过谁信啊?反正我不信。要是没见过,他跑什么?”

“长公主府的郡主?”

好几个听到他们对话的人忍不住也走近张望。有一个就有两个,很快就有一群人围到了殿门前。

“郡主?哪一个?”

“见到郡主为什么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