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岑大伯父赚的钱是越来越多,他就更不在乎买那点东西送过去。只是杜家那些人到底比较麻烦,杜老爷子没了,这关系渐渐地也该回归到正常水平上,而不是岑家总是被杜家裹挟,等让杜家人明白杜老爷子没了,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杜家其他人对岑家人没有救命之恩,岑家再给这一笔钱,也算是对岑老爷子最后的报答。
杜月娘听到岑大堂哥的话,她有点不大明白,岑家出丧事的费用也就罢了,怎么还另外给一笔钱。
房间里,岑彦阳干脆跟杜月娘说明白。
“以前,大伯父他们送东西都是送给老爷子的。”岑彦阳道,“老爷子没有了,大伯父跟岳父他们是平辈,就不送了。这一次,直接给他们准备一笔钱,都是一样的金额,也就不用说谁多谁少。”
杜老爷子的儿女都有分到,不是说女儿就没有分。
岑家不差那一点钱,现在把事情做好,杜家人以后也不用说岑家人对他们不好。
“不送了?”杜月娘睁大眼睛看着岑彦阳。
“是老爷子救了我爷爷。”岑彦阳道,“这些年来,你们得到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月娘,以后,你也别闹脾气,去大房那边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是不一样了……”杜月娘嘀咕,岑彦阳都跟自己说出这样的话,一切当然不一样了。
杜月娘忽然感觉有些害怕,她以前敢那么闹,确实都是因为她爷爷还活着。她爷爷对死去的岑老爷子有救命之恩,要是自己的爷爷打电话给这些人,这些人还是得听她爷爷的话,得给他们杜家一个交代。
杜老爷子没了……
就这么没了!
杜月娘之前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只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只知道那些人对不起自己,她就没有想到杜老爷子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杜老爷子早年在战场上也受过伤的,他能坚持那么久,这已经很不容易。
“你娘家这边,我们还是会继续送年礼,逢年过节送一点。”岑彦阳道,“但是跟以前,必定没法比的。这一次,给了钱,他们也应该知道。”
大家没有把话说得那么直白,但稍微有脑子一点的人,他们都知道事情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杜家吸附在岑家已经很多年了,没有了杜老爷子,杜家人对于岑家人而言,那真的不算什么。
没有人愿意一直被恩情裹挟,没有人一直愿意被说他们没有报恩好,岑家人也一样。
杜月娘总是说她爷爷对岑老爷子的救命之恩,南城的那些人基本都知道这一件事情。岑家被人说重情重义,同样也被人笑话,那些人私底下都觉得岑家被杜家拿捏了,不过就是救命之恩么,给了那么多钱,还给人安排工作,这还不够吗?难道整个岑家都得为杜家服务?
有了那些流言,岑家在杜老爷子去世之后,给钱,再不来往,这也就不会被人诟病。
别说岑家太冷漠了,岑家又不是什么东西都不给。
“等你爷爷头七之后,你侄子还能去南城。”岑彦阳道,“就是不能去找大伯父他们了。”
岑彦阳希望杜月娘这一次能成长一点,别总是想着恩情不恩情的了。杜老爷子没了,所谓的恩情也将不管用。或许在杜老爷子没的前一两年,大家还会给杜月娘一点面子,可等到后面呢?
杜月娘不能再跟以前那么闹腾了,岑彦阳受不了,岑家整个大家族也受不了。
“不找就不找。”杜月娘红着眼睛。
岑彦阳记得他跟杜月娘新婚的时候,杜月娘做一些的事情没做好,他也有跟杜月娘说。只不过杜月娘都没有把岑彦阳的话放在心上,杜月娘觉得她自己在老家就是十里八乡能干的好手,她知道怎么做的,哪里还用岑彦阳他们去说她。
那些人说她,一定是因为他们瞧不起乡下人!
在特殊年代,她成分好,杜月娘就不管不顾的,自己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岑家人要是敢多说,杜月娘还会说几句不中听的。岑家人真怕杜月娘说那些会被人举报的话,倒不如少说几句。
成分好……到了改革开放,国家政策变化,就别说成分好成分不好的。而杜月娘还偏执地想着以前的事情,她自己家世不好,文化水平不够好,她就只能拿着曾经的那些事情标榜自己的厉害。
杜月娘坐在那边,心酸不已,她爷爷怎么就在这个时候没有了呢。她爷爷不是要让他曾孙子进城的吗?他这个时候没了,那些人又怎么可能多帮衬他曾孙子呢。
人走茶凉,爷爷的丧事都还没有办完,岑家那些人就已经在想他们以后跟杜家不需要往来了。
“他们怎么能这么过分呢。”杜月娘又嘀咕了一句。
“……”岑彦阳听到了杜月娘说的话,他叹了一声气,果然不能指望杜月娘能明白多少事情。杜月娘就是这个脾气,要让杜月娘改,太难了。毕竟杜月娘的年纪太大了,她已经坏脾气那么多年,哪里可能说改就改。
杜家其他人都不用岑彦阳去说,他们自己都知道不一样了。
以前,岑家送礼就是送给杜老爷子的,没有说送给杜家其他人,都是杜老爷子收到礼品之后分给其他人的。岑家人的目的很明确,送东西给杜老爷子,送钱给杜老爷子,他们就是在报答杜老爷子。
杜母看着她的丈夫,心里也有些忧愁。他们关起房门说话,也怕其他人听了去。
“孙子……”
“让他去城里,他姑姑在。”杜父道,“岑彦阳还是他的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