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摆小吃摊吃瓜日常(21)
一个个鼻子都跟安装了雷达似的,“华子,你俩上哪整的肉?”
“这也太香了,你身上都快腌入味儿了!”
张志华是不食烟火的大少爷,但他不是傻,含含糊糊地,“姜家的饭,我跟着陆哥蹭了两口。”
围观的知青都一言难尽地瞅一眼他吃得溜圆鼓起的肚子,这是吃两口就能吃出来的?
姜宁对于地里发生的事儿一无所知,她正坐在炕上享受系统奖励的榛子巧克力呢,
不愧是系统出品,丝滑浓郁的巧克力在舌尖缓慢化开,脆香的榛子在齿尖跳动,姜宁幸福地眯起眼睛,这才是人生啊!
又在家里瘫了一天,终于到周六了,陆应淮提前请了假,陪着姜宁往村东头走,
啪啪的木门拍击声响起,“婶子,婶子在家吗?”
吱嘎一声,木门豁地从里面打开,姜宁一个没收住劲,差点面朝下扑到院子里,
腰间拦上一只大手,一个用力把人带了回来,扶稳后陆应淮才慢半拍地收回手,
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捻动,腰也太细了吧,吃得也不少,肉都长哪去了。
下一秒他皱眉看向里面的人,要不是跟着过来,姜宁不就摔在里面了吗!
男人和自己一边高,长得很凶,从太阳穴到左眼有一道贯穿的刀疤,此时他的目光直直地落在姜宁身上,
陆应淮舌尖用力顶上食牙,眼神逐渐凶狠,上前一步挡在姜宁身前,“我们是来借自行车的。”
“是姜家丫头来了吧,自行车在院子里呢,”
“你是姜丫头哥哥吧,哎呦,俩人都长得这么俊呢。”许红梅从屋里出来,打断这场针锋相对的场面。
从院子里出来,陆应淮奇怪地看向身旁的女孩,怎么一副神游的样子。
姜宁突然开口,“你也觉得很奇怪吧?”
第13章 人格魅力
陆应淮眉心微微隆起,随即反应过来姜宁说的是刚才那个院子,虽然只是推走自行车的一会儿功夫,他就已经觉得鼻腔不太舒服。
“你的意思是?”
姜宁此时却话锋一转,“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吧,先不说这个了,想想去镇上的事儿吧。”
“扶稳了,”
陆应淮坐在前面骑车,姜宁坐在后座,她双手环抱着半米高的背篓,见陆应淮半天不动,忍不住疑惑出声,“陆哥?”
陆应淮转过头,目光隐晦地落在姜宁环抱背篓的双手上,回过头语气不明,“这就走。”
早上五点多天刚微微凉,风里还带着点清凉,捋去脸颊旁边的碎发,一扑扑地拍在脸上,姜宁只觉得神清气爽,风里有一种自由的味道。
脚下的路是踩实了的黄土地,小路的左面是层峦叠嶂的绿山,右面是长势喜人的玉米地,姜宁惬意地呼出一口气。
比起后世天天手机不离手,天天在群里“收到”,她宁可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干出一番事业来!
小道虽然坑坑洼洼,但竟然出奇地没有那么颠簸,至于电视剧里演的“车子疑颠,女主一下子抱住男主精瘦的腰身,”这种桥段更是没有出现,
但转念一想,这倒也合理,他俩一个早死炮灰,一个作死反派,能活着都不错了,要什么画面啊!
陆应淮刚停好自行车,抬起头就看见姜宁一脸同情地看着自己,陆应淮挑眉,他看着很可怜吗?
大队长知道他今天来镇上,托他带两把菜刀,陆应淮准备等会儿走的时候再买,
姜宁听见赶紧推着人往另一边走,“你先去买菜刀吧,买完等会咱们去黑市打探,说不准还能当武器呢。”
陆应淮一脸黑线,“……这打算的,倒是周全。”
被推着往前走了好几步,他无奈回头,“好,那你,”
姜宁连忙补充,“正好我先进供销社看看,我就在这儿等你。”
陆应淮见这儿人来人往的,镇上治安也不错,叮嘱了两句就往街那边去了。
眼瞅着陆应淮拐个弯,看不着人影了,姜宁快走两步到一旁的小巷子,警惕地左右张望,确定四下都没人了,才从空间里掏出一罐奶粉放在背篓里,
把背篓底的蓝色碎花布盖在上头,这才不慌不忙地走出巷子,
一进供销社,门边就有个高高的柜台,柜台和卖糖处有一根铁丝相连,
有个大娘买糖,供销社大姐就按种类称好算好价钱,然后去柜台交糖票和钱,柜台的营业员开好票据盖上章,
把票据夹在相连的铁丝上,在铁夹子上用力一推,嗖的一声,票据就直直地通向卖糖处,
卖糖的售货员约莫三十出头,头发用一只发网盘在后头,穿着一套簇新的蓝色工作装,
她取下票据看一眼,把包得方方正正的纸包递过去,这就是交易的全过程了。
姜宁听着供销社内嗖嗖的铁丝滑动声,不由得感叹,七十年代效率就这么高了。
姜宁对七十年代的糖还是挺好奇的,她上前两步,玻璃柜台底下是一个个小塑料筐,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里面的糖纸眼色各异,
奶糖三角钱一斤,果糖一角钱一斤,
姜宁买了一斤奶糖,两斤果糖,伸手接过两个齐齐整整的小纸包,姜宁故意卸下肩上的背篓,放在玻璃柜上,露出其中的奶粉铁罐。
倚在糖果柜台边的售货员一下子站直了,瞅瞅旁边没有顾客,伸出脑袋凑向姜宁,
借着柜台的掩护伸出食指,指指姜宁的背篓,用气音出声,“小妹,你跟姐上那边说说话呗。”
姜宁故作惊讶地看她一眼,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