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别人媳妇不礼貌,但是,真香(172)+番外
何家这位老太太却似乎看出了鞠月的疑惑,打断了孙女的话,笑着解释道:
“是啊,还得多谢朝廷恩典呢。老太婆一直以为千叟宴全是老头子参加,没想到今年皇上下了特旨,允许我们这些年龄七十以上的老太婆也参加!皇上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特旨送到我们何家的那天,敲锣打鼓热闹得很。我老太婆也被他们尊称一声祥瑞,哎呀,哪里当得起这个称呼!”
鞠月心头砰砰跳,忍不住和楼不弃对视了一眼。
皇帝说要办千叟宴,听这个“叟”字,几乎所有人都会默认来参加宴席的必定都是男宾。
而且礼部交给肃王与府的名单也没有标注是男是女。
误导鞠月他们按照接待男性长者的标准来做准备工作。
如此一来便是一个天大的深坑。
其他不说,单说住宿,老太太和老头如何能够混住一起?!
前面经过皇帝不间断的造势,那些参加千叟宴的老头老太太们已经被认做是整个大邺朝的吉祥物。
万一这些老宝贝儿们真在万寿节期间出了什么事儿,负责督办的楼家和雪家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不要说皇帝那里交代不过去,就是全天下老百姓也都不会答应。
鞠月皱了皱小眉头,又问:“那您是什么时候接到旨意的呢?”
何老太太:“半个月前,五月十六接到的。”
鞠月“啪”的拍了一下手掌。
确认了,就是那位皇帝给他们挖的坑!
肃王府接到承办圣寿节是在5月初,与他们办交接的内务府官员说邀请老人的公函早在两三个月之前就发出去了,让地方官员协办。
可何老太太却说她接到旨意是半个月前。
也就是说有人故意推迟了圣旨的颁发。
在时间上做手脚目的是为什么?
就是为了让这些老人慌慌张张的赶路,让她们疲惫不堪。
这样在京城里病倒的几率便大大增加。
皇帝在寿宴名单中加上了女性长者却不告诉筹备组,并且迟了好多天才通知到人家。
如此一来,鞠月她们要等到万寿节临近了,才能得到这个消息。所有安排好了的事情又得重新打乱了重来。
增加工作量不说,事情一忙就会出错。
譬如因为高温中暑死上十几个、或者因为饮食安排不当,集体中个毒啥的……
那皇帝就有名正言顺的借口处置承办的雪家楼家。
就算两家有兵力有财力那又如何?
到时候要面对的是全国人民铺天盖地的讨伐。
雪家要是在这个时候造反,必然会引起天下人公愤。
这件事情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脏。
突发情况,鞠月干脆利落的又指了一名侍卫,让他火速进城告知肃王妃一声。
侍卫刚走,又听到轰隆一声巨响。
居然又有一辆马车在同一个坑那里,翻了。
这辆马车就没有前面的马车幸运了,鞠月何娇娇的马车只是陷进坑里,而这辆是直接侧翻掉。
众人:……!
坑果然是真坑,验证完毕。
赶紧七手八脚上去帮忙。
马车里三名女眷。
除了一个畏畏缩缩的小丫头外,还有一对婆媳。
也好在都没受什么伤。
那儿媳妇一看就是不好惹的,刚被救出来就噼里啪啦一顿骂。
骂完车夫笨,又骂小丫头不挡着点她,害她都摔了好几个包。
最后骂她婆婆动作慢:“要不是看在你是什么祥瑞,要给我挣诰命的份上,谁耐烦伺候你?!”
周围人也大概听明白了,这家人也是上京城去赴千叟宴的。
不由皱起了眉头,同情的看向那个婆婆。
何娇娇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只觉得钱春花蠢。
既然要靠婆婆挣面子挣诰命,那就应该对婆婆好一些,至少在明面上要过得去。
而这女人当着众人的面就这么呵斥打骂婆婆,并且还是在京城地界,也不怕被言官知道了弹劾。
她这个白眼却正好被钱春花看到。
钱春花狐疑的上下打量她,问道:“你是蜀中人?”
何娇娇:“是啊,爪子嘛?”
钱春花语气说不出来的轻蔑,充满了不知道哪儿来的优越感:“听说你们蜀人每个人都会变脸的,你会不会啊?”
何娇娇这些年在外闯荡,听到不少关于蜀中的误解。
什么粗鲁,未开化,甚至茹毛饮血这种,听得多了难免就有些敏感。
此刻听钱春花这么一说,撸袖子就要开骂:“老子R……”
鞠月笑着拦下她,问钱春花道:“听您口音,徽州来的?”
钱春花骄傲一点头:“是!”
徽州呢,烟雨江南鱼米之乡,谁不夸赞?
鞠月点点头:“那你应该也会唱黄梅戏了?”
钱春花脸色一僵,硬邦邦道:“不会。”
鞠月就笑开了,笑得特别灿烂,
开口就给她唱了一段:“树上鸟儿成双对……”
何娇娇乐了。
她何等机敏,马上就接了过去,唱:“绿水青山带笑颜。”
鞠月唱:“随手摘下花一朵。”
真的从路边摘了一朵野花递给何娇娇。
何娇娇将花插到了鞠月发髻上,继续唱道:“我与娘子戴发间。”
唱完,两人同时去看钱春花,看她那张吃了翔一样的脸,忍笑忍得肚子疼。
再转头,看到自家夫君绿幽幽的眼睛。
鞠月一颗心“咻”就沉到了谷底,笑容也没了,只觉整个头皮都在发紧。
哦豁。
死定了!
800兵哥哥的账还没算完呢,她又让别人叫她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