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炽眉头思索,左右一望:“现在走到哪儿了?”
“素有‘灞桥’之称的蓝桥。”
“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又去了?时书擦着汗水,眼见谢无炽走向河流旁的小亭子,一个穿斓衫戴方巾的文人背影,信手倒茶。
时书跟着走近,站树底下阴凉处,谢无炽进了亭子后,脸转过来,清淡的中年人,温文尔雅,一身青色的长袍倒映湖光山色,给人以温润如玉之感。
时书眼皮一抬,这人竟是当朝宰相傅温!
谢无炽便要行礼:“傅相。”
傅温拦住了他:“你携皇命出京,不必拘礼了。天气酷热,喝茶。”
谢无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你此去为陛下做事,为大景的江山社稷做事,为了天下黎民,担子很重。老夫年纪大时有腿疾,这杯茶便代酒,祝你一路顺风。”
“多谢傅相。”
“去吧去吧。”
谢无炽再喝茶,闲聊几句,行礼后离开了驿亭。
车队笃笃,过蓝桥而去。
时书坐马车中,回头看离去的中年人:“这个傅温来做什么?”
谢无炽拿了把扇子,分开摇了摇:“他得表个态度给皇上看,十年前新政官员被杀尽,他作为反对一党得势,十年后陛下重启新政,他必须来给皇帝的‘意志’送行,以示忠诚。”
车队过了蓝桥,果然,不再有人设宴。
时书扇着风:“原来如此,我以为他和新学派人,特意来支持你的。”
谢无炽:“新政如果成功是大功一件,新政派人会得势,他不横加阻挠已经是好事,怎么会支持。”
党争,权势富贵。
时书转头看窗外白惨惨的天色。
不用说,这一路又是生死未卜。
-
伏旱,酷热,难当。
潜安一路,时书仿佛回到了高考前的特训。
每日将车队留在驿站后,谢无炽便牵着一匹马,和时书在附近的村落走动,访问和考察,脚步丈量大景的每一寸山河。
天色昏黑,远山横岫,一块高高低低的山坡。走着走着,竟是到了一处乱葬岗!
乌鸦腾飞,尸体横陈,野狗肥硕。时书爬上坡后,双手撑着膝盖:“好多死人,看起来死了好几年,全都成骨骸了。”
谢无炽牵着马的剪影变近,被夜风吹起衣袍,一边看一边朝着时书走来。
他低头翻看这些尸体,道:“看本州县志记载,三年前山头有土匪火并,死伤无数,看来是真的。”
时书跟着谢无炽在尸山里行走。
谢无炽拿着他那个日记本,写写写。时书手里拄着个拐杖,边走边扒拉。
换做几个月前,时书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如此淡定,而和谢无炽走在一起确实有种鬼神不惧的魔力。
时书走到一个洞口,往后一退,这洞里堆积着无数尸体,腿折叠、臂相挽、头颅抵靠,时书喊他:“谢无炽,快来!这里好多死人!”
谢无炽走近,扒拉破损的衣裳,看了半晌说:“都是贫民百姓。”
“这县志中写,镇压匪祸,百姓只有数人伤亡。其实伤得极多,尸体都扔在这里了,知州卸任时还收了万民伞。县志也不可靠,本处并不安定。”
谢无炽在日记本上写字。
时书侧头看他,明白这算是谢无炽的考察日记,抿了抿唇,想起来件事:“谢无炽,那天我从御史台拿你的行礼回来,发现一只奇怪的发夹。”
谢无炽头发被风吹乱,合上书本:“哦?”
时书:“你还有这种爱好?”
谢无炽:“那是我捡到的。”
时书在乱葬岗,都没后背现在的冷:“什么?”
“遇到你之前就捡到了,应该是个女孩子手工做的。我一直在想,穿越的人会不会不止你我二人。”
时书:“还有其他人穿越?”
谢无炽淡淡地看他一眼,转开目光:“也许只是偶然,谁说古代没有小猫呢?”
时书仔细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天色越发黑暗,两个人沿着乱葬岗旁的山坡返程,时书说:“我还一直在想,你和我又没有什么相似的特征,怎么会恰好就我俩穿越了,说不定还有别人。”
谢无炽:“如果有别人,你会怎么样。”
时书:“有别人,那就多一个朋友啊。”
谢无炽转过脸,淡淡道:“是吗,如果不是朋友,是对手呢?”
时书浑不在意:“对手,为什么是对手?”
“到底是竞争,还是合作,我不知道答案。不过认识你,好像更偏于合作。”
时书懒洋洋应了声,两人往驿站回去,随口闲聊:“谢无炽,我刚来相南寺那晚上,你怎么想的,是不是很惊喜,很意外?”
谢无炽:“当时在想,我不喜欢跟人一起睡。”
谢无炽没穿越前,习惯了众人捧他的生活,表面的礼貌很容易办到,但同床共枕还要维持礼貌,对他来说需要刻意进行。
至少时书和他睡一张床的第一个夜晚,他并不算很愉快。
时书:“哦?那你要是没遇到我,你会怎么样?”
“没遇到你,就一个人牵着马,周游大景。”
带着目的,算不上孤独。
谢无炽眉眼思索,刚说完话,听见“咚”的一声。时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头跳到石头缝里的清澈如许的水沟,十分开心:“谢无炽,这水好凉啊!好爽,快下来!”
“……”
谢无炽面色平静,牵着马到一旁喝水。
不知不觉,适应了两个习性不同的人一起生活的事。谢无炽喂马喝了水,还没等到时书上来,将马的绳子套在绿油油树枝上,走到了崎岖的石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