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家日子过的好,有时候甚至比在娘家住着还要舒服周全,金春兰却还是想娘家,想爹娘哥哥嫂嫂们,听着丈夫说话,她就知道哪些是娘说的,哪些是嫂嫂们说的,忍不住红了眼眶,心里愈发的想,恨不得马上回趟家,又晓得不可能,拿出手帕擦眼泪:“阴雨天过来干什么,路滑,一来一回的得两三个时辰,匆匆忙忙不值当,你该让她们别惦记,我日子过的好,算是掉进被窝里了,吃穿不愁还不用干活,以前啊从来没有想过,嫁了人还能过的这般轻松,便是嫂嫂们在家怀孕时也没我这般享福。”
“娘和嫂嫂们细细问过你的事,我都说了。”顾阳鸿不算安慰的安慰了媳妇一句,给自己倒了半碗水,喝完放下空碗:“你睡会,我去田间地头看看,会估着时间回来跟奶奶说话。”
金春兰这才想起家里也是有点事的,收起对娘家的思念,三言两语的说了说。
顾阳鸿点点头,起身出了门。
顾菲菲醒来已是未时初,大儿媳认真的绣着虎头鞋,一双虎头鞋折腾了一个多月还没完事,她看着忍不住笑了,要说大儿媳没耐心性子急,一双虎头鞋她倒是好性,一针一线特别细致:“过了中秋,都不一定能绣好。”
“娘你醒了。”刘娇杏抬头看了眼:“打发时间,慢慢来不着急,年底才有生呢。娘喝水吗?”
“我自己来。”
婆媳俩说了会话,朱凤喜进来了:“想着娘也该醒了,咱们去灶屋做变蛋?”
“走。”顾菲菲来了兴致:“我教你们做,一点都不难。”
顾阳鸿从田间归来,去正屋看了眼,奶奶不在?正想着就听见灶屋飘来说话声,仔细听一听,娘,奶奶,二娘,不知忙什么,他先去屋后洗把脸。
做好变蛋,顾菲菲心满意足的回了屋:“阳鸿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对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刘娇杏都不知道大儿子回来了:“刚回来?”
顾阳鸿说:“中午回来的,在田里忙了会。奶奶,我跟你说说郁家的事。”
顾菲菲往凳子上坐,对着大孙子点点头。
金春兰走了进来,轻手轻脚手里拿着桃脯和紫苏杨梅,放到了桌上,打开油纸包,没说话找了个凳子坐下。
“旁的事我没打探到,只听说郁家近来不太安生,郁家男丁稍有不如意就会对自家媳妇打骂,院门敞开从不避讳。据说郁家老二赌钱,好像输了不少银子,差点把自个媳妇打死,远在县城嫁给了胡司吏的郁四,匆匆忙忙赶了回来,不知道说了什么,自前两天起郁家总算恢复了清净。”顾阳鸿说完,又道:“奶奶我想去趟县城,有乡亲说胡司吏纳了个妾,好像不是妾,是个小丫鬟很得他的喜爱,原先郁四是不管娘家兄弟如何待嫂嫂们,这次能赶回来倒是奇怪。”
顾菲菲稍有思索后:“先不动,等几天再说。”想了想,给了个更准的话:“过个五六天,去趟你六叔店里,看熬乌梅汤的料还剩多少,买些回来,再买一些红枣桂圆枸杞当归等物,还可以问问你二叔他们,是不是可以去县城寻寻木匠或裁缝师傅针绣师傅,去趟县城总得干几件事。”她很认真的提醒了句:“打探郁家只是防患未然,真有什么事咱们不至于慌了手脚,倒也不用太过上心。”
顾阳鸿听着若有所思,利落的应了个好。
第53章
大儿子离开后,刘娇杏愤而开腔:“说起打自家媳妇,咱们村有好几户也是这样,本事没有养不了家只会在自个媳妇身上耍威风,我最看不起这样的男人,还不如阉了进宫当太监呢,真是看一眼都嫌脏。”
“好像挺常见,我在娘家时也见过。”金春兰心有凄凄:“姑娘家家若是嫁的不好,一辈子可就毁了。”幸好她嫁的是顾家,家风正,长辈们待她都是极好。
别说古代现代都有,顾菲菲很严肃的看着大儿媳和二儿媳:“咱们家的闺女,可得擦亮眼睛,得是清清白白的敞亮人家,穷些没关系,得挑的起担子撑的起家。”
“必须的啊,在家里吃好喝好,我养的白白胖胖的闺女,嫁了人自然也得日子好过,不好过我才不让她嫁,十几年可不能白养。”刘娇杏嘀嘀咕咕:“还不能嫁太远,年轻时还好,老了家里一堆事,嫁的远一年难得见一回。”婆婆生病,两姑子就怕看不到最后一眼,舍不走,夫家来人接,没办法只好回去,若是嫁的近,一天来一趟,心里也踏实,还不耽搁家里的事。
朱凤喜笑着说:“嫁闺女自然得找知根知底的人家,便是找不着,也要细细摸清了底子才能放心。说起来月莲和金秋也快了,就是三五年的事,时间一晃过的快,得开始慢慢寻摸起来,碰着好的,先订个亲也无妨,娘你说呢?”
才十二呢,顾菲菲觉的有点早,又想着这是古代:“这话不算错,是得慢慢寻摸起来。”
婆媳三人说着嫁人娶媳的琐碎,金春兰一旁边听着,时不时的吃点桃脯,张婉桃进了屋,柔声喊娘,问二嫂:“我看盆里浸了些黄豆?明儿做豆腐呢?是不是太少了些?不够吃吧。”
“不是做豆腐,娘说弄点酥豆给我们尝尝,年底开店时要放店里买的。”做变蛋时四妯娌不在,朱凤喜便细细说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