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534)
“王妃想要红薯?”郑夫人吃惊地看着叶子衿问。
红薯是穷人的食物,稍微有点儿地位有点儿钱的人家,绝对不会将其当做主食。
叶子衿要大量的红薯干什么?难不成她想将红薯送到文州去解决文州的粮食之困?
还有的人想到叶子衿在厨艺上的造诣,听说叶子衿很会化腐朽为神奇。不起眼的食材到了她的手中,往往会有大用途,比如说豆子。豆子本来大量被用作牲口的饲料,可是到了叶子衿的手中,却慢慢地变成了酱油、酱料、豆干、腐竹、豆腐乳、豆油,甚至是锅巴。
不起眼的豆子到了她的手中,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从无人问津到众人追捧。是不是叶子衿在红薯上又想到了什么创意?
“在座的既然都是自己人,那么我也不想隐瞒。我还真担心定州以后粮食匮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叶子衿不好意思地说,“说这种话,其实我有些班门弄斧了。严格说起来,定州虽然是王爷的封地,但真正的父母官却是知府和守备大人。方知府目前不在定州,那么就难为守备大人了。或许宁大人和宁夫人已经想到了什么对策吧?”
宁夫人被点名,还没有回过神。叶子衿说话东一锤西一棒,她打起精神听,却还是被叶子衿给带歪了。
“朝廷救援的粮食还没有运过来,加上文州战乱封了出去的城门,就连水路也显得不是太平。想从北方运粮过来,别说真正去做,就是想,都不能想。朝廷和王爷将定州托付给我爹,我爹自然担负着保卫定州的职责,更不能因为一时之气去冒险,弃满城的百姓不管。”宁小姐不等宁夫人说话,直接接住了叶子衿的话。
以方小姐为首的文官一派小姐们听了,脸上全都露出了冷笑。
“宁小姐说的固然有道理,不过事无绝对。正如王妃所言,在座各位都是定州的一员,大家有义务为定州的安定出一份力。虽然说粮食是大事,我等并做不了主。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多少还是能起到一点儿作用。”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子直接反驳。
“不知朱小姐有什么高招,我等洗耳恭听。”坐在宁小姐身边的一个小姐不服气地反问。
“文州的通道被封死,但往南边还有水路可走,守备大人手下有足够的人手,为何不派一些人出去调集粮食过来应急呢?”朱小姐还真和对方杠起来了。
“朱小姐真会说笑,谁不知道南方商道属于钱家。钱多串为了发不义之财,目前正被关在大牢之中。别忘记了,守备大人并不是商户,对商道上的事情根本就摸不准。连钱家这样的老商客都被人糊弄了,一时之间,你让守备大人怎么去调运粮食?”对方冷笑着反驳。
“张小姐好像对钱家的事情挺了解?”叶子衿这时候又开口了。
被点名的张小姐一愣,随即她想到了外面的传言。糟糕,只顾和朱小姐怼喷,她居然忘记了,叶子衿和钱多串的关系。
“回禀王妃,钱家贩卖发霉的粮食,是定州人人都知道的大事。我也是听人说起罢了,谈不上十分了解。”回过神以后,张小姐说起话来,几乎就滴水不漏了。
摇光、玉衡几个不动声色瞥了张小姐一眼,很好,不过是副参将的闺女,居然敢用这样讥讽的口吻和王妃说话,这个人先记上一笔,以后有的她好看。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和钱家的关系。”叶子衿果然够“直爽”,开口就很劲爆。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阵哑然,都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钱家和我有合作关系,前几日我到牢中去探望了钱多串。他和我提及过,钱家调集过来的这批粮食,其中一半是准备送到我和王爷的作坊里的。对此,你们有何高见?”叶子衿一边轻笑着说,一边漫不经心地环视了在座每一个人。
这话更不好回答,宁夫人有些懊恼。她觉得和叶子衿说话太难受了,根本抓不住叶子衿下一句要表达的意思。
“以钱多串的聪明,他绝对不敢用发霉的粮食去糊弄王爷。”方小姐第一次开口。
一直没有说话的方夫人随即支援自己的闺女,“不错,王爷的威名之下,谁敢轻举妄动。钱多串和王爷、王妃合作多次,很多生意上都有交集,他不会这么傻,直接将发霉的粮食送到作坊里去。因此,由此可以判定,钱家是被人冤枉的。”
“方夫人说得对。钱家做粮食生意多年,从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就算钱公子再笨,也不会直接将发霉的粮食直接放在铺子里兜卖。”另一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夫人马上跟着附和。
“话是钱多串自己说出来,到底如何谁能确定呢?定州城内缺粮,这是事实,钱多串为了多赚钱,愿意铤而走险也未尝不知。”武官那边,一位夫人立刻开始出声反驳。
“文州那边发生战乱,波及到了定州出行的通道。粮食生意并不好做,我们几家就是联手,都没有调集到多少粮食。得到了好粮,放在铺子里早就被人一抢而光。钱家为了赚钱,可能真的会铤而走险。”开口的是同样做粮食生意的黄夫人。
话不算是好话,还颇有点儿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宁夫人皱着眉头瞥了黄夫人一眼,然后跟着开口,“钱公子或许真的是被人冤枉了,不过钱家真的不该以次充好。”
“就是,粮食带着霉味,味道很大,钱家伙计不会闻不出霉味。”还是武官的夫人附和。
“钱多串也不是傻子,他如果知道粮食是坏的,岂会想不到被人发现的后果。”文官这边还在极力维护钱多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