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亮拥抱我(172)+番外

作者: 强强,娱乐圈,甜宠文,追妻火葬场 阅读记录

阿顽,我们回家。沈如皎在心里又复述了一遍。

宋之妧见她沉默着,拉着她的手不停步地往公交站走,又听见她冷不丁冒出来一句:“你真会做?”

“当然啦!很简单的,而且是全程我自己来哦,桂花也是我捡了洗完晾干的!”

两人坐上了公交车又是熟悉的后排靠窗座位,沈如皎望着窗外的街景若有所思。

脑海中闪过一些画面,不自觉又红了耳垂。

“阿皎姐姐,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沈如皎没有回头。

车厢里随着路灯的转换而忽明忽暗,阴暗交错。

“我想听歌!”

沈如皎这才反应过来,似乎忘了拿出耳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两人坐在公交车后排时一起听歌已经成了一种仪式感。

递给她一半,点开音乐软件,看见她搜了一首《当我们老了,就定居在重庆》。

“如果你也坚定/如果你也不在意流言与蜚语”

听到这句词,两人想到了什么,心中俱是一颤。

宋之妧捏着她的手不自然出汗,轻轻松开,欲盖弥彰说了句:“有点热,呵呵。”

沈如皎偏过头看她,轻轻一笑,柔声道:“阿顽,我们还小。”

宋之妧追问了句:“什么?”

沈如皎又摇了摇头,“没什么。”

可她的语气分明是话里有话。为什么要强调还小?

是年纪小不能谈恋爱,还是年纪小不明白性取向,还是年纪小看不到这条路的艰难呢?

或许她想说的是其中的某一点,或许是全部。

但是这都不重要,因为她们来日方长。

宋之妧带她回了家,奶奶不在,不知道是到哪里遛弯去了。

取出早已晾干的桂花,还有米酒、糯米粉和枸杞。

宋之妧熟练地和面,两人一起将面团捏成小圆球。

“你之前做过?”

宋之妧轻笑一声,“之前奶奶教我啦!”

其实她自己偷偷做过很多回,想等沈如皎来的时候将最好的技艺展示给她看。——想让她喝到最好喝的桂花酒酿汤圆。

开了火煮开水,将小汤圆放入,又倒入米酒、放入桂花。

热气腾腾,飘香四溢。

在出锅前酌情加了些糖,想到沈如皎喜欢喝甜的,又加了半勺。

又煮了一小会儿,小汤圆都浮在水面上,应该是煮好了。

宋之妧迅速盛了一碗,又打了盆冷水,将碗放入,给滚烫的酒酿汤圆降温。

见她操作,沈如皎在一旁哭笑不得,“不急的。”

“急!”宋之妧想要她快点尝到自己的手艺,才想了这么个法子。

又拿勺子在碗里搅拌,过了会儿,宋之妧估摸着凉了一些,让出了位置给她,俏声道:“来试试!”

沈如皎细细品尝了一口她煮的酒酿汤圆,有被惊艳到,不住赞叹道:“好喝!”

宋之妧听了开心,但又将信将疑,问道:“真的嘛!?”

“真的。”

见她夸得直白且真诚,宋之妧喜笑颜开,拿起沈如皎刚刚给她盛的一碗,取出一勺细细吹了几下,放入口中,真的很好喝。

不知道是不是她在的缘故,宋之妧总觉得自己这一次发挥得最好。

两人喝完,宋之妧下意识回房间写题,才发现书包还在教室里没拿。

不想再回去拿了,一时累倒在床上。

“阿顽,这是什么?”沈如皎指着一旁的米色绒线问她。

糟了,忘记藏起来!

躺在床上的人眼神躲闪,她早恋了?沈如皎又追问:“给谁织的?围巾?”

见她是要误会的样子,宋之妧索性破罐子破摔,“给你织的,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学习,所以织得不太好。”

沈如皎松了口气,“是准备什么时候送给我?”

“农历新年吧。”

去年她给她带了那条围巾,宋之妧至今还放在衣柜里,不舍得围呢。想着给她亲手织一条,再给自己织一条,这样就可以跟她围同款了!

“好,我等你。”

沈如皎也在她身边躺下。

身下的被子柔软,和着卧室里自然温暖的空气,舒服得让人想入睡。

“我作业没拿回来!”

“明天再写。”

元旦有一天假期,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算多,自习课也完成了一些,明天在她回去之后再写应该来得及。

宋之妧心安理得地阖上双眼,听着身旁她的平稳呼吸。

将将要睡着,听见门外有声音,“阿顽,你回来啦?”

宋之妧也大声回应她:“奶奶,阿皎姐姐也来啦!”

沈如皎吓得从床上弹坐起来,看见石海英正好推门进来。

“石奶奶,打扰你们了。”

石海英看到她仍温和地笑着,拉着她细细问些家常。

“你姥姥身体好些了?”

“好多了,多亏您之前提的法子,她现在每天早晚都锻炼呢!”

石海英笑意更深,之前祖孙俩在知南时,沈如皎陪着宋之妧学习,易靖荷则陪着石海英做些小玩偶。

好不快活。

“姥姥经常念您,等暑假再带她来知南小住。”

石海英一听也高兴,连连念叨:“真希望日子过得快些哟!”

两位少女也都在心中感念:真希望日子过得快些。

希望快快长大,要是能快进到上大学就再好不过了。

第91章

IF【7】

石海英回了自己房间,空间中霎时安静下来。

沈如皎背对她坐在床沿,转过头去轻声开口:“要不我去找个酒店或者民宿住?”

“啊?”宋之妧似乎已经习惯了她每次来家里住,此时听见她说这话一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