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影卫穿成幼崽后爆红了(79)

作者: 旭小岩 阅读记录

手机对面杨医生心情有些激动。

那天他值班时将林懿给他施针的视频发到群里后,他突然被护士叫去抢救病人。

等他回到休息室,疲惫的睡着了。

直到三四个小时后,来换班的同事叫醒他,并提醒他,他的手机一直在震动。

让他赶紧看看,别是家里有急事。

杨医生在医院,那肯定不是工作上的问题,如果是工作,会直接来办公室找他。

直到他看到微信99+信息,打开中医群,全是问‘小杨,醒了吗?’。

他打开的瞬间,还在被问候‘小杨,醒了吗?’。

杨医生诚惶诚恐,他滑了滑,这群人几乎是轮番问候。

还是倒班制,大概是一拨人休息后换另一拨人。

由于‘小杨,醒了吗?’太多,杨医生翻聊天记录甚至翻不到他们找自己的原因。

只能打字问:“各位老师,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老侯:“活了,活了,终于活了!”

谢医师:“是醒了!小杨你发的视频中,给你针灸的人是谁?”

杨医生后知后觉,自己被叫走前,确实在群里发了一段视频。

杨医生:“是来帽儿岛参加综艺的一个小朋友。”

老侯:“知道他师父是谁吗?”

杨医生:“好像叫林三。”

林三这个名字既普通又特别,杨医生真给记住了。

谢医师:“林三?没听过,这人在哪?小朋友的针法,很可能是失传已久元氏针灸。

“现今只有残留的古医书上提到过,但也只能知其大概,无法完整复刻。”

杨医生也曾听导师提起过元氏针灸。

据传,元氏针灸的创始人是个女子,行医问诊不求财不求权,只求有缘人。

她生性洒脱,游遍山川,传言她的医术只要患者吊着一口气,就能救活。

这当然是传说,也不符合自然规律,但也证明元氏的医术是真的很厉害。

杨医生的导师每每提起元氏针灸都是摇头可惜。

现在告诉一群医痴,还有人会元氏针灸,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被一群医痴盯着,杨医生只能去联系节目组,想要林懿的联系方式。

但那时候,林懿刚有手机,除了钟棋没人知道。

杨医生也曾给丁兰打过电话,但她直接拒绝接听。

杨医生几番折腾才弄到林懿的联系方式,可那时候林家父母的丑事曝光。

他哪里好意思给林懿添麻烦。

倒是中医群里的几个小老头,小老太太,不用每天坐诊,要飞去宁城找林懿。

老头,老太太一把年纪学着用手机看微博,差点被新闻气死。

他们当宝的孩子,这群人就这样欺负他?

杨医生劝他们冷静点,他已经和林懿联系上,今天就会到京市。

殊不知,有三个老中医嘴上答应等林懿,其实已经组团去宁城。

宁城机场。

“老侯啊,你快看看小朋友住在哪?”姓谢的老头问。

老侯:“我不知道啊,你不是提前问过小杨了吗?”

老谢:“我没问呐,我以为老齐问了。”

两人齐刷刷看向另一个老头,老齐。

老齐也蒙圈:“我以为老侯问了。”

三人呆呆站在原地。

三个加起来两百多岁的老头,一点不靠谱,平时参加研讨会都有人专门订票订车,以至于他们都忘提前规划。

老侯:“要不现在给小杨打电话?”

老齐拿出手机正要拨号,老谢的手机先响了。

是老谢的一个学生。

老谢打开外放,立刻传出学生的声音:“老师,我刚看到定位在宁城机场?您来得可真及时!

“学生这边有个棘手的病例,您方便过来宁城省医院吗?”

其实谢老就算今天不过来,这位学生也会去京市找他。

实在是,他接手的这位患者太特殊了。

浑身高热,引起皮肤发红,昏迷不醒。原本以为是由内热引起,但不管是外贴还是内服,都只能短暂降热。

不出一小时,又会复发。

再这样下去,人肯定撑不住。

老谢:“省医院的那群老家伙怎么说的?”

老谢这学生毕业后回到宁城省医院工作,当年把他气得吹胡子瞪眼。

不过大家都是医学界知名医师,学术交流会上都有见过,有些私下里也是朋友。

所以谢医师自然也认识宁城省医院的几位老医师。

前些天老侯、老谢几人也把杨医生发的针灸视频分享给他们。

宁城省医院的老中医也眼热的很,都知道视频里的针法不一般。

追着问老侯他们,施针的人是谁?师承哪里?

“老医师们也没办法,都焦头烂额。”电话里老谢的学生焦急地说。

老谢看一眼身边的好友:“先去省医院?”

老侯和老齐没意见,虽然很想立刻见见林懿,但患者更重要。

三人到医院后,一个中年医生就迎了过来:“老师,侯老,齐老辛苦你们过来。”

老谢:“说什么客气话?带我们去看看患者。”

王医生将三人带到病房时,三人就感觉扑面的冷气。

里面还站着两位老医师,是宁城省医院的资历最久也是最强的中医师,胡医师和宁医师。

王医生:“不管是医疗器械还是西药,都试过了,只能缓解没办法根治。”

胡医师听到声音回头,看到谢老他们,先是调侃一句:“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不过,来的正是时候。”

另一位是女医师,姓宁。

宁医师和侯老也是老熟人:“老侯!你们来得可真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