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怀隽入了军营,我可再也没见过他狩猎了。去年卫琅得了头名,出尽了风头。姜姑娘不妨猜一猜今年会是何人得头名。”
姜宓好似听出了什么,又有些不确定,她道:“臣女不太懂这些事情,看不出来谁比较厉害。”
她想回到隔壁桌上去,结果二皇子丝毫不提此事,继续跟她说话。
“那你希望谁能赢?”
二皇子话里有话,姜宓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二皇子又道:“只是随便说一说,姜姑娘不用那么谨慎。”
这个问题姜宓实在不想回答,她索性挑明了:“不管他们二人谁赢,最终都是殿下赢。”
二皇子神色微顿,盯着姜宓看了片刻。怀隽这是把自己站在他这一队一事告诉了姜姑娘?这位姜四娘对他来说就那么重要吗?在不清楚怀隽究竟有没有说的情况下,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姜姑娘可知今日并非是小九邀请你来的。”
姜宓一怔。
不是九皇子,那还能是谁?
二皇子:“是怀隽借小九的名义给你下的帖子。”
姜宓顿时愣住了。
盛怀隽邀请她来看春猎?
这时,九皇子吃着果脯,道:“对!是盛大人让我邀请姐姐的。”
姜宓见九皇子唇边沾了一点果脯,拿帕子为他擦拭掉了。
二皇子盯着姜宓看了片刻,问道:“刚刚姜姑娘和怀隽在说些什么?”
刚刚在祭礼上他就看到怀隽和姜四娘坐在了一桌,二人离得极近,不知在说些什么。他还是第一次见怀隽跟一个女子离得那么近。他和姜四娘不熟,这个问题他本应该问怀隽,可怀隽去狩猎了,他实在是等不及了,所以先问了姜宓。
姜宓动作一顿。
“没说什么,闲聊了几句。”
二皇子有些失望。
姜宓怕二皇子再问一些她难以回答的问题,趁机提出来回去:“二殿下,臣女先回去了。”
二皇子没有回答而是看了九皇子一眼。
没等二皇子说什么,只见九皇子抬着小胖手扯住了姜宓的衣裳:“姐姐,你要去哪里,不陪着小九了吗?”
面对九皇子可怜兮兮的模样,姜宓着实说不出来拒绝的话。
“我哪里也不去,就坐在这里陪着小殿下。”
闻言,九皇子立即露出来笑容,继续低头吃果脯。
不远处,东明帝看着儿子对姜宓亲昵的态度神色微顿。
坐在一旁的太子捕捉到这一点,立即道:“父皇许是不知那位姑娘是太傅的孙女,去年刚从乡下来到京城,不知礼数,不懂规矩,野丫头一个。”
东明帝收回目光,淡淡道:“哦,没想到太傅家竟然教出来这样的女儿。”
宣王掌管皇家祭祀一事,今日春猎有祭礼,因此他也来了。他瞥了一眼姜宓,认出来她是谁,心底顿时有些不悦。
他那有着大好前途的外孙都是因为这个小姑娘才辞去了官职,出京游历去了。
“这女子可真有本事,从前只知她仗着一副好相貌引的京城的儿郎不思进取,今日瞧着她已经将小九也收服了。皇上,九殿下年纪尚小,莫要被这种有心机的女子带坏了。”
东明帝垂了眸。
她若真是这样的人那日就不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拒绝他的赐婚了。
当年她也是被世人误解良多……
太子见宣王站在了他这边,立即道:“不止九弟,还有二弟,他和那位姜姑娘也相谈甚欢。父皇,二弟初入朝堂,可别被这样的女子影响了才是。”
平北侯今日也来了,听到太子这样说一个女子,好奇地看了过去。
此刻那个小姑娘正垂着头,他看不清正脸,只觉得那小姑娘似乎文文静静的,长得应该也不错,倒不像是太子和宣王说的那种人。
东明帝将手中的酒杯放在了桌子上。
平北侯收回目光看向东明帝。
皇上这是不高兴了?是因为那位姜姑娘吗,还是因为别的?
若说这一桌上谁是最了解皇上的人,非苏相莫属。
苏相笑着说:“一个小姑娘如何能有这样的影响,想必是那些儿郎们自己心不静。太傅家教极严,我是不信他家会养出来这样的子孙。”
宣王:“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也是说不准的。太傅那么多子孙,也不能保证各个都好。”
东明帝:“朕倒是觉得那小姑娘不错,有勇有谋,聪慧过人。”
在场所有人都在朝堂浸润多年,这话一出,立即明白了皇上的态度。
太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这么多年过去了,父皇竟然还没忘了那个女人。父皇难道忘了母后是怎么死的了吗?
苏相笑着问:“皇上认识那个小姑娘?”
东明帝:“见过几面,对她印象不错。”
皇上竟然会注意到一个小姑娘,难不成皇上对她有别的意思?这般一想,平北侯又看了姜宓一眼。这一次他终于看清了姜宓的正脸。看着这一张脸,他的手微微一抖,茶杯险些从手中滑落。
刚刚众人说她是……太傅府的?
平北侯侧头看向皇上。
恰好对上了皇上的目光。
平北侯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他先是怔愣了一瞬,很快呵呵笑了两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掩饰内心的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