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向盛怀隽:“怀隽,你可愿娶姜姑娘?”
这话一下子被摆在了明面上,姜宓脸色顿时变了。
盛怀隽看向姜宓,姜宓也看向他。
二人不过是数步的距离,却像是隔着千山万水一般。
姜宓知道盛怀隽不喜欢自己,前世对自己也不怎么满意,她本对盛怀隽拒婚非常确定的,可是刚刚盛怀隽看向她的那几眼让她不再确定。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只听盛怀隽说道:“但凭皇上做主,臣没有意见。”
盛怀隽既不喜欢她,为何不拒绝?姜宓脸上的血色渐渐没了。
前世,对于这门亲事,人人都在羡慕她的好运气,明里暗里说她不配。可从来没有人问过她究竟愿不愿意。世人总觉得以她这种身份能嫁给侯府世子是天大的福气,所以默认她一定是欢天喜地的。她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否则就是不识好歹又或者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盛怀隽的冷淡、温夫人的责备、侯府众人的慢待、世人或嫉妒或不屑或嘲讽的目光全都浮现在眼前。
她还要再过一遍那样的人生吗?
不,她不想,这一世她想为自己而活,不想再被人安排人生,也不想被人培养成别人的替身。
苏姑娘是苏姑娘,她是她。
只听“噗通”一声,姜宓跪在了地上。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姜宓鼓足勇气仰头望向皇上。抗旨不遵可能会是死罪,但她这一世本就是多出来的一生,大不了一死。
“臣女虽生在京城却养在乡野,不懂规矩礼仪,更不通琴棋诗画,粗鄙不堪。臣女就是路边的野草,世子是天上的皎皎明月。臣女自知身份低微,配不上世子,还望皇上能收回成命。”
说完,姜宓双手伏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头。
二皇子顿时松了一口气。
还好这位姜四娘有自知之明,没有答应这门亲事。
他转头看向盛怀隽,只见他脸上难掩惊愕。
二皇子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难不成他好心办了坏事,怀隽其实喜欢这位姜姑娘?还是因为姜姑娘的拒绝觉得难堪?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姜宓,沉默许久,道:“有朕为你赐婚,任何人都不敢说你不配。”
姜宓是真的不明白了。按理说她拒绝了皇上的赐婚,皇上应该发怒才是,可皇上竟然还在顾虑她的感受。
皇上为何对她这样好?
想到刘嬷嬷的话,她想难道皇上跟父亲的关系那么好吗,既然好为何父亲还要四处找门路去升迁。
姜宓抬眸看向皇上。她能看得出来,皇上这番话是认真的。
“多谢皇上隆 恩,臣女深知齐大非偶,不愿高攀。”
皇上看着神情严肃的姜宓,不知想到了什么。许久过后,他长叹一声,道:“罢了,朕就不乱点鸳鸯谱了。”
自从姜宓跪下盛怀隽的目光就一直落在她的身上,直到此刻这门亲事黄了,他终于看清了现实。
夫人竟真的不愿嫁给他。
她宁愿冒险违背圣意也要拒绝他的亲事。
皇上:“今日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许说出去。老二,你安排人送姜姑娘回府。”
二皇子:“是,父皇。”
皇上大步离开了偏殿。
看着皇上离去的背影,姜宓终于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此刻她才发觉刚刚太过紧张和害怕,后背竟然出了一层冷汗。
她正想站起来,只见盛怀隽来到了她的身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和她说。
二皇子看看盛怀隽又看看姜宓,对一旁的宫女道:“将姜姑娘扶起来。”
姜宓就着宫女的手站了起来。
她朝着盛怀隽福了福身:“今日多谢世子相救。”
盛怀隽没说话,他深深地看了姜宓一眼,朝着外面走去。
二皇子连忙吩咐人送姜宓回府,随后也出去了。
盛怀隽和二皇子一同离开了偏殿。
路上,二皇子忍不住问道:“怀隽,你还好吗?”
盛怀隽:“挺好的。”
二皇子:“你……喜欢姜姑娘?”
盛怀隽沉默许久,道:“谈不上喜欢,只是见过几面罢了。”
二皇子:“那你刚刚在听到姜姑娘拒绝这门亲事时为何不高兴?”
盛怀隽突然停下了脚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是啊,他为何心情不好?大概是因为夫人拒绝了他的亲事,事情没有按照他预想的发展?
前世这门亲事就是突然强加在他身上的。
他一直觉得成亲是一件小事,娶谁都一样。即便没有姜姑娘,还会有苏姑娘,王姑娘,李姑娘。至于其父官职高低,高了固然锦上添花,低的话也无关紧要,他不需要靠着岳丈晋升,他想要的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得到。
所以从前线回来得知皇上赐婚,他没有任何的不满,坦然接受。
可此刻胸口为何会有一些难言的憋闷。
“我不知道。”
二皇子:“姜姑娘虽然长得比旁人好看些,但姜郎中官职实在是太低了,姜家又是太子一系。娶了这样的姑娘对你并无助益。瞧父皇的意思是真的想为你赐婚,还好姜姑娘有自知之明推拒了,不然你就得娶她了。你若真喜欢她那样的,以后纳几房貌美的妾侍便是了。”
道理盛怀隽都懂,可他心里就是很不舒服。
二皇子:“不过,姜姑娘也是个头脑清晰的人,并没有因为你出身好就选择你,看来他对韩霁很是钟情,那小子真是捡了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