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宅在古代养崽(175)
老五敲响马车门,握紧手中的刀语气有些激动:“夫人,商队来了!”
魏云裳立刻回神,握紧手中的枪,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下了车。
一下车她便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氛围与刚才完全不同了,一股紧张的气息慢慢弥漫开来。
一支庞大的商队自远处慢慢走来。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冲击着魏云裳的视野。
不知道是不是谢晏给他们传过信,车队周围的护卫相对于马车的数量来说并不算多。
一眼望过去,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护卫都守卫着车队中间的豪华马车。剩下的其他的护卫零散地围绕在车队两侧。
这支商队横看竖看,不论怎么看都像只大肥羊。
魏云裳从这庞大的车队中回过神来,看着商队越来越近,握着枪的手心都开始冒汗。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人这么沉不住气,商队一走进这片地区便冲杀了出去。
紧接着一支又一支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商队。也有几支队伍选择冲向魏云裳。
商队停在原地,除了车队的车夫、护卫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拔出大刀对敌。许多马车门被推开,从里头跳出来许多持刀护卫,粗略一算竟然也有上百人!
魏云裳见他们能应对,狠狠松了口气,老实呆在护卫们的保护圈中,偶尔举枪补个漏。
她枪法不错,瞄准大腿打,这个距离,几乎一枪一个准。
倒不是她不敢杀人,而是一来没必要,二来谢晏需要活口用来审问。
底下商队吸引了大部分火力,魏云裳看着商队众人似乎露出了一些疲态,顿时提心吊胆起来。
然而没等她下令让护卫们去支援,一队黑衣人便从右前方冲了出来,一半人去支援商队,一半人却跑向了魏云裳。
魏云裳看了一会儿才确定这拨人应该是谢家军提前埋伏在那里的,顿时安心了一些。
亲卫来到魏云裳跟前行了礼低声道:“小的来迟了,夫人没事吧?”
周围躺满了哀嚎的蒙面人,魏云裳摇摇头对亲卫道:“商队的目标太大了,你们也过去帮忙吧!这里我们能应付。”
亲卫迟疑地抬头,看了一圈躺平哀嚎的蒙面人,又看了一眼魏云裳身边浑身浴血杀气十足的护卫们,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听从魏云裳的建议带人去支援商队去了。
魏云裳一枪击中一个打算逃跑的人的大腿,那人大喊一声便倒在地上哀嚎。
周围除了她和护卫们,再没有一个人能站着的人。
一阵响亮密集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
魏云裳回头一看,便见一支玄甲骑兵像一道风一样从远处刮来。
为首的正是谢晏。
第91章 捉虫
魏云裳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骑兵的魅力。
谢晏领着骑兵队,像一把尖刀般将各自为政的敌人,如一匹麻布般轻而易举地撕裂成碎片!
曾经也是驰骋在战场上的骑兵的老三老五护在魏云裳身侧,目光却情不自禁地被骑兵队牢牢抓住。
见骑兵队旗开得胜,他俩顿时大笑喝彩:“好!”
魏云裳也忍不住跟着热血沸腾起来!
难怪每个朝代的皇帝都爱养骑兵,这不比养步兵带劲?
有了谢晏带领的骑兵,场面完全一边倒,魏云裳见周围已经没有危险,令护卫们也去帮忙善后。
因为早有吩咐,大家都收着力,活口留的很多,但是基本都受了伤,重伤的也不少。
所以他们除了绑人,还得救人。该包扎的包扎,该上药的上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魏云裳光看着底下的情况,便知道底下的味道肯定更重。
她乖乖留在原地,没下去给人添乱。正好这里视野开阔,能看清下面的情况。
她从一堆玄甲骑兵中找到谢晏的身影,便看到他正与一个少年交谈。
谢晏骑在马上,慢慢走到商队中看上去最华贵的马车前,不着痕迹地停顿了两息后,他眉眼低垂翻身下马。
身边的亲卫接过他手中的缰绳,看着一直紧闭的马车门咬了咬牙,低声道:“将军……”
谢晏抬手打断他的话,左侧膝盖微屈,正准备行跪礼,马车门突然打开了。
一个面若好女的少年轻轻一跃跳下马车,抬手把住谢晏的手臂,止住他屈膝的动作。
少年目光复杂地看着他,用还未完全变声的声音道:“……谢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本就不怎么想行跪礼的谢晏乐得借坡下驴:“裕王殿下,多谢您千里迢迢运送粮食来沧溟郡,正好能解了我们沧溟郡的燃眉之急。”
这段时间东躲西藏,晟安泽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人间疾苦民不聊生。
他也明白了旸朝大势已去名存实亡,自己再也不是尊贵的皇子,只是一个空有些钱财的普通人罢了。
京城失守之后,他带着人逃了出来。在和门人们商量过后便一路北上,除了沧溟郡,他们还去过滨北郡和滨阳郡,也去过漠南郡。
按理来说,沧溟郡才是几个郡中最穷的,然而现实却是,除了沧溟郡还保持安稳外,其余几个郡都有战乱,百姓拖家带口地往外逃。
晟安泽派商队进入沧溟郡仔细打听,才得知定国大将军谢云霆颁布的一系列挽救百姓的措施。
得到消息后,他想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用手中能挪动的所有钱财从世家大族手中购买大量粮食做为投名状,亲自送来沧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