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宅在古代养崽(223)
他边说边将手中圣旨递给魏云裳。
魏云裳愣了愣,抬手接过。
原来不是立太子,而是封赏他们母子的圣旨吗?
原来如此!难怪方才那位侍从对他们母子如此恭敬有加。
她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本该如此的确信,嘴角上翘露出真诚的笑容:“义父给我们选了什么封号?”
谢云霆卖了个关子:“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魏云裳慢慢打开卷成一卷的圣旨,略过那些歌功颂德的篇幅,准确地找到了她和小平安的封号。
“嘉兰公主,景康郡王?”
“不错!如何?”
谢云霆有些得意地笑了:“这可是义父让人翻了许多典籍,从拟出来的几十个封号里选出来的!”
无论是封地还是封号,都比她想象中的更好一些。
魏云裳将圣旨递给小平安,心中十分熨帖,笑容也越发真诚:“多谢义父,劳义父操心了,云裳十分喜欢。”
谢云霆满意地捋了捋胡子,转头问小平安:“平安呢?可喜欢爷爷给你选的封号?”
小平安一目十行地看完圣旨,笑得十分灿烂:“喜欢!谢谢爷爷,爷爷辛苦了!”
之前他还和娘亲猜测,爷爷可能会给他封个小侯爷什么的,毕竟他不是爷爷的亲孙子,结果……没想到爷爷这么大方!
他可是知道的,前朝的王爷们每年都有不少的俸银和禄米,新朝比前朝有钱,皇室成员还少,说不定他们的俸禄也会比前朝高!
爷爷还给了他和娘亲每人一块封地!虽然不大,但是每年的税收都是一大笔钱!
虽然不缺钱但是一直跟着魏云裳学习管理产业的小平安还是很喜欢金钱流淌进他口袋的滋味的。
娘亲在他小时候就曾经和他说过,世界上,钱能解决百分之九十的烦恼,剩下的百分之九通常是因为钱不够,最后的百分之一才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曾经的小平安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直到他跟在娘亲身边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一座又一座小岛,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才慢慢明悟。
他好奇地问道:“爷爷,我的封地在哪里啊?”
谢云霆:“就在你娘亲封地的隔壁,都是盛产稻米和水产的鱼米之乡!”
魏云裳倒是知道在哪里,见小平安好奇便给他细讲了一番。
他们这两块封地都位于江南地区有名的粮食产区,虽然封地面积小,但是一年的税收很不错,就是离锦城有点远。
而且说是封地,但是他们只能得到当地的税收,并没有行政过执法的权利。
好在她也不打算常住锦城,而且封地附近有个小港口,倒是方便她派船去运。
不知义父是否也考虑了这一点,如果是,那可以说是十分贴心了。
谢云霆听魏云裳给小平安解说完,有些遗憾道:“本来想给你封号沧溟的,可惜沧溟郡府城被定为陪都了,不好再用它当封号。”
魏云裳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她都已经是沧溟女王了,这个沧溟公主,当不当倒是无所谓。
况且就算给她封号沧溟,也不可能会给她位于沧溟郡的封地。
如今的沧溟郡,经过数年经营,几个大县尤其是临海有优质港口的大县,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就小朝廷上那群扣扣搜搜的文武百官,舍得割肉才怪。
魏云裳已经很满足了,成了新朝正式的皇室成员,以后她在这边的生意会更好做。
小平安将圣旨卷好笑道:“爷爷,这卷圣旨我们要拿回去供起来吗?”
谢云霆伸手从他手里拿回圣旨,笑眯眯地说:“这个可不能现在就给你们,陪我吃了晚膳便回去休息吧,这圣旨得大典之后才会发出,还得等一阵子呢!”
早点晚点对他来说没什么影响,反正俸禄一年只发一回!
小平安无所谓地点点头。
母子两人陪谢云霆用了晚膳,饭桌上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魏云裳:吃饱喝足。
屋外的天空漆黑一片,厚重的云层遮挡住了万千星辰,只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散发出橘黄色的光芒驱散了部分黑暗,窗外还有寒风呜呜吹响。
魏云裳放下漱口的水杯,拢了拢袖子。吃饱了就犯困,她现在只想告辞回去窝进温暖的被窝。
她笑着看向谢云霆,还未开口,便听到一阵快速且有些慌乱沉重的脚步声。
小平安已经看了过去:“二伯伯?”
魏云裳扭头便看到面色苍白的谢言欢,他缺乏血色而淡淡的唇微微发颤,好像室外被寒风吹得透心凉的秃毛小鸟。
餐桌边的三人都看着他,还未来得及询问他出了何事,面上表情复杂难言的谢晏便紧跟着冲了进来。
魏云裳:……?
小平安:……??
谢云霆端着茶看了一眼这个又看一眼那个,喝了一口才放下茶杯,老神在在地问:“又怎么了?”
谢晏不语,看向谢言欢,眉头皱成一团。
谢言欢的嘴唇掀开了几回,才成功发出声音:“爹……我是你的亲儿子吗?”
满屋寂静。
第114章
“我是你的亲儿子吗?”
谢言欢的这句话就像晴空万里突然劈下一道惊雷。
谢云霆没有回答,脸色有些阴沉,房中的气氛越发粘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