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能有什么坏心思(156)+番外

作者: 春六 阅读记录

面对这么些事实他视而不见,偏偏...

他做了什么?

他成为了容阙政敌手里的刀,将刀刃捅向了自己的儿子。

“皇儿留步。”情急之下,皇上颤声抬手喊容阙。

容阙几乎要跨出金銮殿门槛的步子狠狠一顿,紧紧捏着拳头的手一瞬间松懈许多。

“皇儿留步。”皇上看着容阙,眼中慈爱裹着愧疚,“朕让皇儿委屈了。”

容阙肩头一抖,转头扑通跪下,“儿臣...儿臣不该向父皇发火...儿臣知罪。”

皇上瞧着容阙跪在大门口的身形,眼眶红了。

镇国公暗道一声糟了,正要开口,就听得容阙抢先一步开口:“父皇,若非心头实在委屈,儿臣断然不会如此。

那些说儿臣草菅人命圈地占地的儿臣不计较,只一点,儿臣早些年去赈灾,跟着儿臣去过的人都知道儿臣在那边是过的怎么样的日子。

别的不说,前年南郡瘟疫,儿臣在灾发地住了整整两个月,期间儿臣自己都被感染,回京之后儿臣说什么了?

儿臣是大燕国的太子,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每一件事,可不代表儿臣付出生命去做的事,就能容人这么糟践。”

太子一提这件事,镇国公顿时心跳一闪,皇上跟着脸色便铁青了起来。

南郡瘟疫那年,是二皇子撺掇了太子前往灾区赈灾的,太子感染瘟疫也是因为太子跟前伺候的一个人被感染而不上报,传染了太子。

而那个人,皇上让人私下里查过,是二皇子派去的。

这事儿,太子回来一个字没提,可皇上不能当做不知道,当时就训诫了二皇子。

现在太子当众提起这件事...

皇上知道,若非委屈极了,他怎么会翻旧账。

太子这是逼他给一个说法呢!

自从被圈禁,太子担负了多少恶名,圈禁解除之后,先前的那些弹劾罪名。虽然没有落实却也没有人解释清楚。

原本皇上是想留着这道引子,正好成为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火引,好平衡太子和二皇子。

现在看来,竟是他想错了,他忽略了太子在这过程中所承受的委屈。

镇国公满头冷汗,张嘴就要说话,然而又慢了一步。

太子缓缓抬头,看着皇上,一字一顿,“儿臣依旧愿意去赈灾,只是儿臣有个不情之请。”

皇上哽咽,“皇儿请讲。”

太子就道:“儿臣前往赈灾,希望带太子妃同行。”

当即便有一个二皇子党的朝臣道:“这怎么行,哪有太子妃去赈灾的道理?”

太子瞥了他一眼,只朝皇上磕头,“望父皇成全,儿臣不想有后顾之忧。”

一句话,让镇国公心头警铃大作。

太子先是提起那年抗疫,引得皇上想起当年二皇子对太子做的事,再提出带太子妃...

只怕带太子妃是幌子,真正的意图是告诉皇上,他怕太子妃在京都生命难安。

刺杀一案,二皇子什么好处没有捞到,好容易种下一根刺,现在看来...

太子轻而易举将了一军。

第135章 试试

早朝一散,镇国公回到府邸的时候二皇子已经在府中等候。

朝中发生的事情他已经得知不少,等镇国公一进书房,二皇子立刻焦灼道:“容阙那样子,分明是有备而来,他到底安得什么心!他是不是早就知道咱们的安排?那贺朝怎么回事?”

二皇子情急之下问了一堆。

镇国公面色凝重的扶着他且让他先坐下,“殿下身上还有伤,稍安勿躁。”

二皇子急道:“外祖父,我怎么能稍安勿躁,我现在急的不行。一旦让父皇反应过来这次的刺杀案是咱们谋划的,我就死定了。”

镇国公缓了口气,“不至于到了那一步。”

二皇子坐定,镇国公也在一旁椅子坐下。

“贺朝没有问题,余庆来的时候恰好贺朝病了,这些天一直在府里养着,门都不出,给他瞧病的大夫是我府上的人,他这风寒有些严重,烧的人都睁不开眼,别说出去通风报信,就是连床榻几乎都没下。”

二皇子焦灼的心并没有因此而略略好转,他抓着手边的茶盏,“贺朝既然没有问题,他是你这里谋算最厉害的,那赶紧让他来商议一下。”

镇国公知道二皇子这是着急狠了。

这不怪二皇子。

容阙在今儿早朝忽的提起那年瘟疫的事,着实是给二皇子捅了一刀,再配合这些日子太子府发生的那些事,皇上不多想才怪。

镇国公瞧着二皇子发白的脸色,心下心疼,安抚道:“殿下不用急,南充那边都是咱们的人。既然是灾民暴动,这次太子去就让他有去无回好了。

不管他有什么张良计,一切计谋在绝对武力面前都是妄谈。”

镇国公这话一出,眼底的狠厉也就渐渐涌上来。

原本他只想让太子在这次的赈灾中受个伤什么的,最好再落下点后遗症。

一个身体有缺陷的皇子怎么配做一国储君呢。

现在看了,没有必要费周折,直接解决了比什么都强。

二皇子一愣,心跳倏地加快,“外祖父要...”

镇国公点头,“不管他准备了什么应对之策,让他有去无回就是了,太子妃想去,就一起去,正好让他们夫妻整整齐齐的。”

二皇子捏着杯子的手一用力,转而将手中茶盏搁下,起身给镇国公倒茶,“这件事,就有劳外祖父了。”

只要人死了,皇上哪怕动再大的火气,也绝不可能把二皇子如何,他不可能让自己接连损失两个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