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能有什么坏心思(199)+番外

作者: 春六 阅读记录

“的确见过,铜钱巷子被雪水倒灌遭灾最严重的赵婆子,是伺候过臣乳娘的人。自从臣的乳娘过世,有时臣思念过重,也会去赵婆子那里坐一坐,她那里遭灾,臣自然更是要去看望一下。

臣在赵婆子那里见到过她,她是失忆了,数九寒天倒在赵婆子家门口,赵婆子可怜她,救了她。

臣当时也震惊她的容貌,只是又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更何况那位已经死了,也就没有多事。

哪成想,竟然会有今日局面,若是早想到今日之事,臣是万万不会让赵婆子大发善心的随便救人的。

这简直就是中山之狼。

本官与你无冤无仇,你到底受何人指使,要如此陷害本官!”

这姑娘攀咬向征,的确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她只靠自己的猜测,而这猜测也是她一己之言。

纵然皇上心里已经给向征定罪,可无凭无据,他也不能真的把向征如何。

“你进宫是来见太后的?”

“是,臣正在家中整理公文,太后娘娘传召让臣进宫,臣还未见到娘娘就又被传召至御书房。”

都是你们传我,至于太后为何传我,我不知道。

第173章 噩耗

说话的功夫,赵婆子被带到。

一个平民百姓,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进宫,这头一遭就是被五花大绑押解而来。

一路从宫门口到御书房,赵婆子瞧着宫中来来往往的婢女宫妃,瞧着砖红瓦绿,及至抵达御书房门口,她闭了闭眼,像是做出什么巨大的决定之后,整个人肩头松了松。

冬日门窗紧闭,那姑娘因着受了重刑,屋内缭绕的檀香都遮掩不住那股血腥气味。

赵婆子一被推进去便两股战战跌在地上,最终是被两个小内侍拖行上前的。

巨大的惊恐令她连行礼问安都不记得。

皇上也不在意这些,他如鹰的眼睛似铁钩子一般直勾勾盯着赵婆子,“向征是如何指使你的?从实招来!”

赵婆子吓得乱颤,她看看向征,又看看那女子,最终嗷的一声哭出了出来,哭出声音再开口倒是冷静下来几分的样子,“没人指使我,是我自己决定的。”

御前,她惊惧得连最基本的尊称都不知道一般,只我我的。

“你自己决定的?你决定什么?”黄兆中冷斥道。

赵婆子吸了吸鼻子,抹了一把泪,“前些日子,向大人来看我,我听他的随从在院子里和他提了一句,说是在苏州红袖坊发现一个妓子,那人模样竟然和苏将军长得一模一样。

当时他们就是当做趣事在说。

但我听人提过,好像是太子殿下对那位苏将军情根深种。

向大人对我有恩,我一直想要报答向大人却不知从何做起。

那天听了那番话,后来又听人们说,镇国公被抓了,估计之前和镇国公走得近的几个朝臣也快要被收拾了,我害怕向大人被镇国公牵连。

所以,我就想了这么个法子,我想用她去迷惑太子殿下,只要太子殿下肯放镇国公一条生路,向大人就会平安。

是我让人从苏州将她赎出来,又安排她学习了苏将军的几个习惯性小动作。

至于铜钱胡同雪水倒灌,也是我自己做的,我堵了排水口,又用热水将雪水融化,就为了吸引太子殿下,我还专门让人往太子殿下那里送消息。都是我自己做的,与向大人无关!”

赵婆子承担了全部。

皇上面色铁青,“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是何罪?”

赵婆子瘫在地上,“知道,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不能坑了向大人。”

“你说是你派人去苏州买的人,你派的谁?”黄兆中质问。

赵婆子道:“街头泼皮,不记得了。”

“拉下去!”皇上怒斥一声,一挥手下令。

内侍总管立刻把人带走。

重刑之下,赵婆子依旧一口咬定就是自己做的,与向征无关。

那姑娘的供词全部都是她自己的猜测,她没有真凭实据直指向征,而赵婆子又咬死了口供。一时间,向征全身全尾被保了下来。

他背心的冷汗浸透衣衫,低垂的手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不住地颤抖。

幸亏他早有一手安排,不然今日就要折在这事上。

只可惜,好好一盘棋,就这么被毁了。

赵婆子不供出向征,皇上便无法给向征定罪。

及至向征从御书房出来,早有太后寝宫那边的婢女守在御书房院外,传话告诉他,太后娘娘已经得了消息,他暂且不用过去了。

向征出宫,忽地顿足问黄兆中,“黄大人,清泉寺那边,怎么就突然坍塌了?”

黄兆中这人,虽然与镇国公为敌,但也不是太子党的人。

今儿黄兆中出其不意将那姑娘直接送进宫,扰乱了向征的全部计划。可他却不愿意得罪这位被皇上亲自提拔的年轻朝官。

黄兆中一向秉公执法,既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就是向征有罪,他对向征,就还是同僚之间的客气。

“我进宫的时候,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呢,当时因为事出突然,又加上肆虐的妖孽谣言,我不敢耽误,估计现在回去,那边调查结果也出来了,向大人若是好奇,不妨与我一起回衙门。”

向征笑着摆手,“我可不想参合这件事,刚刚可吓死我了。”

说着,他情真意切唏嘘一声,“赵婆子一向是个胆小的,竟然做出这种事,真是...世事难料。”

黄兆中笑笑,没再说话,两人在宫门前各奔东西。

向征上了轿辇,里面已经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