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能有什么坏心思(269)+番外

作者: 春六 阅读记录

苏卿卿也不催,只道:“我不说,几位也知道,这东西就是用来对付外面的土匪的。

若是能尽早做出了,就能尽早排上用场。

他们一共一千多人,现在主动出击的话我不敢说。但是只要他们来围攻,只要有这把弓,再配上一千多支箭,我可以是指天保证,箭无虚发。”

意思明明白白。

收拾这波土匪,到底需要多久,全看你们了。

几个师傅顿时压力山大。

几人又低低的商议几句,“我们尽力,尽力,一定尽早做出来。”

苏卿卿笑道:“做这个,需要几位师傅亲自操刀,但是同时还需要做些箭羽,至少一千支,希望能和这弓一起交付。”

说着,苏卿卿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这是几位的辛苦费,等到东西交付,少不得感谢费。届时这匪患结束,赵大人会把几位在这次剿匪中所起到的至关作用编入地方志。”

编入地方志,虽然不算名扬天下,今儿也算留名了!

尤其是对他们这种工匠而言。

能够留名,这岂是敢做的梦?

这对他们而言,激励效果比银钱好用百倍。

这是光宗耀祖啊!

谁家族谱之中,不得浓墨重彩记上一笔。

强撑着精神交待完该交待的,苏卿卿没有多耽搁,直接回屋睡了。

她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若不休息好了,将来一旦需要,她必定拖后腿。

她一走,几位工匠便被衙役带到县衙中的一处院子,连夜打造。

这厢,苏卿卿服了药倒头大睡,那厢,赵集的夫人却怎么都睡不着。

赵集告诉她,跟着太子和太子妃的那位姓王的名叫王宇。

王宇。

这个名字她可太熟悉了。

她弟弟小宝念叨了成千上万遍。

要说整个苏家军她弟弟最崇拜谁,那必定是苏将军。

可苏将军麾下,王副将,赵参将...这些都是小宝仰慕的大战神啊。

这个王宇,只是与那个王宇同名呢,还是就是本人!

倘若同名也就罢了。可若是本人呢?

当年苏大将军战死沙场,被朝廷定了叛国罪,苏大将军麾下那些能人全被朝廷以各种罪名处置了。

这王宇如果就是那个王宇,他是怎么活下来的,为什么跟在太子身边...

不对!

准确的说,不是跟在太子身边。

当时王宇当着太子的面直接关心太子妃的身体,关心的那么明显...

这人分明是跟在太子妃身边的。

为什么?

太子妃一个召国的公主。

第235章 话术

昨日土匪喊话,城中学子围坐县衙,原本约定了今日继续围坐逼迫县衙将那作奸犯科的太子驱逐出城。然而学子素日读书,十有八九缺乏锻炼。

读书人在家中又金贵,家里鲜少用他们做事。

一个个细皮嫩肉娇气的很。

吟诗作对议论国事尚且可以慷慨激昂,可静坐半宿,被西北风一吹...

竟然有一半的人都病倒了。

别说学子病倒了,夫子都病倒了。

再加上昨天晚上赵集带着幕僚团队亲自登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今儿一早的围坐县衙大示威便没有发生。

昨日学子们闹起来的时候,那些被招募去挖渠的人也就停了工。

今儿一早不见学子们继续闹事,那些人悄悄打听了一下,发现学子们的态度虽然没有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可似乎也不似昨夜那么激烈。

他们这些读书人不示威了,那让他们这些做苦力的如何是好呢?

昨儿,好好的工做了一半扔下了,今儿再怎么回去?

昨儿的铁锹都还给县衙了呢!

今儿还做工吗?

要是不做工,那这城要是一时半刻解封不了,家里的存款余粮迟早吃干了啊。

这些做苦力的肠子都青了。

好好的差事他们不做,偏要跟着上下嘴皮一碰什么庶务也不沾的读书人胡闹、这下好了,读书人毫发无损的回家继续读书去了,他们怎么办?

一大清早的,这帮挖渠工便三三两两走在一起,扛着自己家的锄头铁锹朝大渠那边而去。

他们真傻。

这渠挖出来也是给老百姓自己挖的,又不是给太子挖的,他们撂挑子不是等于撩了自己个的挑子么!

太子走不走的,这渠不都得挖。

之前挖,一天好几十文钱还管一顿午饭,现在也不知道还给不给钱。

众人一边惴惴不安的议论一边卖力挖渠,约莫挖了半个时辰,衙门那边的人来了。

还是同昨日白天一样,抬了大桶的白水往渠道边上一搁,谁要是想喝自己带着碗过去。

水桶摆好,负责记名签到的衙役便按着册子上登记的名字开始按人头点名,一溜点完,来了的画勾,没来的打岔,“相互通知一下啊,超过三天没有到的,就算是旷工,就不用来了。昨天算是集体旷工一次,所有人都记叉一个。”

一个字没提昨天的事。

说罢,衙役将人头册子一合,转头走了。

这边他一离开,那边无数挖渠工大松一口气,只是还不等这口气松下去,外面就传来咧咧马蹄声和呼啸的杀伐声。

那些土匪又来了。

挖渠工们顿时心神一凛,甩开膀子开干。

城门处的守门衙役集中精力做好防御,传信儿的一阵疾驰大马县衙。

苏卿卿正吃完早饭准备去工匠处瞧瞧进度,一听这话,搁下碗筷便同容阙赵集等人一起去了城门。

外面,一千兵马荡起黄尘,呼啸着杀气,那一百多老兵当头,还真有那么点沙场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