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大佬穿成柔弱小夫郎(146)+番外
驴车上下来一个穿淡色长衫的中年男人,头戴巾帽修着长长的胡须,一见便知是读书人的装扮。
“皂水村村长在何处?”中年男人从车上下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被这一仗势吓到的村民急忙找来村长,还有胆大的躲在边上去看驴车上的袋子。
过了几息,村长走到那人面前,拱拱手道:“师爷前来有失远迎,不知所谓何事,可是县令大人又有什么交代?”
师爷摸了两下胡须,目光扫了一遍面前的村民,而后看见不远处坐在马车上的少爷,他先对少爷拱拱手这才说了话。
“县令听闻皂水村挪了祖坟去别的山上,这便空出了一座山来,想着空着不如用起来,叫我来问问各位的意见,愿不愿意把这山卖予官府。”
“若有愿意卖得,这驴车上的粮食便是银钱,若不是不愿拿粮食也可同等兑换出银钱来,定不会叫诸位亏了去。”
话音落完,众人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一样,互相对视的眼里满出了不信,现在灾年怎么可能会有人出粮食来买那座脏了的山,但事实又摆在众人面前,那一袋袋膨胀的粮食叫人心痒。
姜勤坐在马车同样也听见了这些话,侧头问郑惮:“不是说城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吗?”
郑惮也不清楚,但依稀听他爹说过,“我爹说粮食不能一下全放掉。”
姜勤懂了,那这些粮食实际上还是赈灾粮,只是堆在粮库里,到时候这座山有了粮食,他们收一波后还能让村民拿粮食来换,等于收了两拨粮食。
村民们殷切地看向村长,想要粮食的意思露出面上,有粮食不要是傻瓜啊!
村长捏了捏拐杖头道:“可以,如果他们愿意。”
村长还没说完,立刻有人接过话头同意,有一个人开口陆路休息就有人跟在后面喊同意的话。
师爷笑着摸了把胡须,这个场景尽在县令的预料之中,“各位同意了的话,在旁边按个手印,一户五斗米,诸位拿袋子来便是。”
众人一听立即跑回来,离家近的不到半盏茶功夫就拿着袋子站在前头。
侍从从板车上搬下桌子,笔墨搁在上面。师爷沾着墨汁,一边让记下名字让他们按手印,一边让侍从打开米袋拿米给他们。
后面的队伍为了一个位置吵吵闹闹,被侍从喝了一声后立刻老实下来,都规规矩矩地站在后面排队。
领米的队伍安静,米袋子顺着斗滑入袋子里,领到了的村民乐得眼睛都快没了。饿了这么许久,今晚终于能吃多点米粒了。
一个村落下来,一直捱到了晚上才堪堪把每家的米粒都发了下去。
姜勤他们早回了家,既然山头已经让县令买了下来就可以开始做梯田的事情,梯田的种类颇多,他查勘了几遍最后选择了坡式梯田。
坡式梯田能够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在适应位置垒石筑埂可以形成地块雏形,地埂高度增加,内坡度减缓,从而能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还有人会在田埂上注重栽桑植果,既能增加高度也能提高水土保持效果,还能够增加收益,有一举多得的好处。
姜勤早早定下了这个方案,现下正值冬日,没有雨水和大阳光且农闲之时,最是适合动土不过。
郑惮得知需要大量人力开垦山地之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钱袋子递给姜勤,“我这里还有钱呢,雇佣你们村里人岂不正相宜?”
姜勤看着眼山地,村里这些人估摸着是不够的了,第一季稻谷四月必须种下去,这已经临近过年,也不知何时能好。
“还需要一些。”姜勤艰难地开口,却不想郑惮从从袋子里掏出一粒小金子搁在桌面,“这也不行?”
“那我去问问我的同窗,他们最乐意干这事。”说着像是认定这点钱不够,急忙走出去爬上马车,吩咐人去了城里。
姜勤盯着桌上那一粒闪光的黄色,没有错过周围人的震惊,果然不是只有他觉得吓人。
怎么会这么有钱!!!!
郑惮让侍从快马加鞭地跑起来,一路到了城里后不用扶着跳了下车,径直走向对面的府邸。
“小少爷,你怎么来了。”带路的丫鬟柔声问,“小姐刚睡醒呢。”
“我有事情找小婉。”郑惮说着走到院子里,丫鬟进去报后不久有一个穿着粉色襦裙的小女孩中走出来,环着手臂道:“有什么事找本小姐?”
“人命大事,快点我找你借钱。”郑惮着急忙慌地走上前,“得用许多钱呢,我还要去许泽他们家。”
小婉一听‘人命大事’,也赶紧跟着郑惮一起出发,路上郑惮一直在解释这个事情,小婉连连称奇而后两人一个个敲开邻边的大门,跟贪吃蛇一般,队伍越来越长。
姜勤看着面前三五百两的银锭子,再抬头看着一群睁着大眼睛的孩子,默然了一瞬,再一次觉得自己穷光蛋一个。
“姜叔,是不够吗?不够的话我再去问问。”郑惮说着并不觉得这些银两有多令人震惊,要不是先前请人铸剑花了些,他也不会去找友人。
“没有,够了够了。”姜勤惊得了下舌头,这么多钱别说一个村子,便是三个村子都不在话下。
“那我们开始动工吧!”
“耶!我们可以看挖山了!”后面几个小孩听见郑惮这么说纷纷高兴地挤在一起,他们可还没看见过‘平山做田’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