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大佬穿成柔弱小夫郎(159)+番外
“煎饼子咯!香香脆脆的煎饼子咯!”
“馄饨咯,又大又圆的馄饨咯~”
两边的吆喝声不绝如耳,滚滚的热气香气飘到每一个人的鼻子尖,路边的行人被这吆喝声吸引,走过去拿了一碗。
道路上人声鼎沸,姜勤走过热气冲天的街道,眼睛四处打量着,一间间扫过去,看清了不少挂在摊位上的牌子,各家铺子的招牌都尽收他的眼底,太学馒头、丝鸡面、三鲜面等等。
姜勤一共走了好几条街道,到晌午肚中有些饥饿了才坐下来点了碗最便宜的素面。
捞面的老伯瞧他面色微白,还多给他一碗羊肉汤。
姜勤道谢后狼吞虎咽吃完,腹中才暖和起来。
没歇息多久,他又站起来去看看另一条街的摊子。初始资金不够多,只能看摊位,没法子,他一路走着,眼睛也不得闲空。
直到看完最后一个摊位,他才有时间坐在台阶上喘口气,大约一炷香时间,他捶捶腿站起身来,回家走去。
在路上他看着悠哉玩耍的小孩,心叹口气道城里的学区房真不好买,背上巨额房贷后才知道生活的艰辛。
他这边累得叹气,回到家里发现姜勤不见的于策差点急疯,桌上没留信件,问周围的邻居也只说看见他一个人出去。
城里这么大,他在周围跑了一圈也没瞧见,差点打算去衙门告官。
就在他犹豫的一瞬间,远处出现了熟悉的人影,人影垂着脑袋看起来有些郁郁寡欢。
他心一紧,也顾不得担心,快步走上前按住姜勤的肩膀问道:“这是怎么了。”
姜勤抬起头来揉了揉眼睛,瓮声道:“没事,腿疼。”
于策低头看了眼姜勤脚上的灰尘,大概知道他今天出去一天是为什么,心里赚钱的念头愈发强烈。
于策在他面前蹲下身来,温声道:“我背着你,快些,我们回家歇息。”
姜勤慢慢趴在他身上,身体腾空,由着于策将他背回家。
边上的人见着他们这样似乎有些惊讶,但并未说什么,只是多看了几眼遂又转过脑袋。
姜勤今日走了许多路,脚趾缝里摩出了一个水泡都没察觉。
“疼不疼?”于策给他擦好脚,看了眼大小,拿了根针上下燎了下,走到他身侧坐下问。
“不疼。”姜勤怕疼得很,默默想往后移,却被于策抓住了脚踝拖过去,温热的手掌贴着冰凉的脚踝,那处也像火燎了下般让人疼一下。
于策握着乱动的脚,看着姜勤的眼睛问:“你今天出去了很久,一句话不留,是想急死我?”
说到这个姜勤就心虚,这确实是他忘记了。
就在这一瞬,于策手快立即将水泡挑破,而后用力挤出里面的脓液。
姜勤愣了一瞬倏然叫起来,前面被手掌烫出来的涟漪消散地一干二净。
片刻后,姜勤捂着脚倒在床上,面上留着一行行眼泪,幽怨地盯着远处正在洗帕子的男人。
太狠了..太狠了呜呜呜……
自从这次姜勤不打招呼出去差点急疯人后,姜勤每一次出门都得提前和于策说,又或者写一张纸条,不然他就不能出去。
姜勤盯着那张协议,再抬头看着于策认真的脸,认命地签下。
因着快要入夏,姜勤思来想去还是准备做些容易下饭的东西,到时候摆起来也容易,当然其中他最属意的就是麻辣烫。
做麻辣烫就得有摊子,还得炭火一些用具。因着这个,于策回了趟村里,在山上砍了木材来,依着姜勤的想法做出了一个手动推车,炭火便放在中间的盒子里,只要点燃就能烧起来,供着上边的汤。
在这期间,姜勤还跟着于策去了次药房,大夫再诊了次脉,安了两个新手夫夫的心,孩子正头三月,没问题。
得了消息,两个人均松了口气。
门槛拆了一半,姜勤的麻辣烫架子终于可以出入街道,但于策不放心姜勤一个人出门,叫来周云陪着。
于是麻辣烫摊位就成了两个人,周云得知姜勤有孕之后分外兴奋,直言要做孩子的干爹。
姜勤一一应着,早上于策帮他抬架子出去,巳时周云就来帮他接待客人,晌午两人就吃一碗麻辣烫,到了申时三刻,于策就回来接手,周云则回家去。
来回了将近半月也不知谁把姜勤麻辣烫的名号打了出去,每日来得人骤然增多,纷纷来尝尝这新奇的食物。
姜勤和周云两个人都有点忙不过来,后面钱攒了些,姜勤封了一个大红包给周云,再和于策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请人帮忙。
“我也这么想,你现在月份还小,若是大一些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之前怕你不喜欢,你若是答应,我就去寻一个来。”
姜勤想想有道理,便点点头。
第二日中午,于策就领了一个人回来,一个年龄不大的哥儿,瘦得跟猴一样,一问年岁竟然都已十二。
姜勤小声问了下于策这是什么情况。
于策洗着手道:“我今天去人牙子那里看了眼,正好瞧上了这孩子,虽说瘦了些力气却大,我远看着他能举起那么大一石头,而且又是哥儿,到时候生产也能帮上忙,不然总归不方便。”
姜勤听了竟觉得心疼,也不知是不是怀了孩子,特别容易伤感,如此走过去摸了摸他的脑袋,柔声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看了眼姜勤当即低下头去,小声道:“没有名字,请夫人赐名。”
姜勤揉了揉他瘦弱的脑袋,看着远处朦胧虚掩的山脉道:“不如就叫青山,希望你永远坚韧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