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庭春晚(345)+番外
说是突然病重,这谁信呢,高门大院里死个人就跟死个蚂蚁似的,一问就是突然病逝,谁知道到底怎么死的。”
“诶诶,我倒是听说,县令和那个什么侯爷关系很好,他这个官职当年就是走那个侯爷的关系买来的。”
“南阳侯是不是?我和你说,南淮王这次就是得罪了南阳侯。”
“真不知道长公主殿下这次能不能熬过去。若是熬不过去,王妃现在又被弄到了县衙,以后只怕再也没有替咱们老百姓出头的了。”
“对啊,当年的萧将军驻守祁北的时候,祁北多热闹,再看看现在的祁北...这什么世道啊!”
眼见散播下去的话开始被百姓自发的议论,这俩婢女打一枪换一地儿,又去其他地方嚼舌。
很快,整个碣石县都知道,南淮王因为替百姓出头为百姓谋福利被世家陷害,现在长公主性命堪忧...
然后就变成,南淮王替百姓出头被世家打了,长公主为了躲避世家报复,逃到碣石县...
又变成,南淮王替百姓出头和世家打起来了,世家势大,南淮王不敌,为求自保,要去祁北储备力量再行出发。但是先一步出发的长公主被碣石县令扣押了...
最后变成,碣石县令要毒杀长公主来威胁南淮王。
谣言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起来了,就在谣言起来的一瞬,县城一家药堂闹出了人命。
第310章 如何
“你们还我儿子的命!还我儿子的命!”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披头散发哭倒在义善堂药堂门口,声嘶力竭的哭声让来来往往的人忍不住驻足围观,脸上涌着一抹悲痛。
【怎么回事?】
【李嫂子家小儿子昨儿夜里突然高烧,李嫂子带孩子来药堂瞧病,大夫给开了药,当时说,疗效好的,一副药得三两银子,疗效慢一点的要一两,谁买得起三两银子一副的药啊,李嫂子当时就开了一两银子一副的,结果她儿子昨儿夜里没熬过去。】
【死了?】【死了!】【天啊!这...】
【主要是,那一两银子的药,李嫂子今儿仔细看了一下,里面的参末哪是参啊,是萝卜须子,这哪能治病啊。】
【操!这也太缺德了】
人群里低声的议论,李嫂子坐在地上,披散着头发大哭怒骂。
“以前,我们一副药撑死了也就几百个铜板,有个风寒头疼脑热的,大家都能瞧得起病治得起命,现在我儿不过就是风寒发烧,一两银子都不够捡回一条命的。
你们的良心是让狗吃了吗?一两银子就卖给我萝卜须!
医者仁心,你们把药卖的那么贵,让我们老百姓可怎么活啊!
大家都吃不起药看不起病,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病死死绝了,你们就高兴了?
把我们病死,你们这些有钱人以后去奴役谁!
谁去码头扛大包,谁去扫大街,谁去给你们有钱人浆洗衣裳掏粪送菜,谁去伺候人...我可怜的儿啊,他甚至连伺候人的资格都没有,才五岁,就这么没了。
把萝卜须当成参,你们这些缺大德的,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我们一家五口,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天黑透了才敢回家,省吃俭用,用了最大的力气去赚钱,还是过得连病都不敢生。
大家伙,帮帮忙啊,帮我讨个公道吧。
今儿是我,明儿可能就是你们,谁家有成堆的银子能买得起这药!
一副药,管用的要五两银子,一副只能吃三天,一个疗程都七天,十两银子。啊,你们在场的各位,谁家里有十两银子!
病了就都等死吗!穷就活该等死吗!
我好吃懒做就算了,我明明那么努力了!
可怜我儿五岁,一共就吃过两顿肉,还是年三十用肥肉拌了半盆子菜包的灰面饺子,我儿命苦啊,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我累死累活的,连自己儿子一条命都救不回来,我还活着有什么意思!
儿啊。
娘今儿就给你讨个公道,要是讨不上这公道,娘就一头撞死在县衙门口!”
李嫂子坐在药堂门口谩骂半天,药堂里的人一个都没有出来,她一抹眼泪,起身就往县衙走。
围观的人不少都跟了过去。
大家脸色都不算多好看。
今儿病死的是李嫂子的儿子,那明儿病死的,就有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呢。
可这药价一天比一天贵!
前一阵子好不容易降下来了,现在忽然又涨上去,甚至涨的比先前还要高。
这么下去,谁还买得起药啊。
而且不都说了,今儿就连长公主都没有买到药。
马上入冬了,今年的棉花布料也都比往年贵,再不降价,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众人义愤填膺,有读书人免费帮李嫂子写了一份慷慨激昂的状子。
县衙。
县令命人将长公主安置到一处偏院。
当时将长公主接过来的时候,他就借口说县衙地方放不下长公主的那些护卫队,护卫队的人还暂且留在北济寺。
只有两个随行的丫鬟和几个大夫跟着一起过来了。
“大人,快把最好的红花拿出来吧,殿下这个样子,必须立刻用药。”乔太医一脸焦急,朝县令道。
县令面上应得好好的,转头出了院子让人一把大锁直接将院门锁了。
院里的丫鬟拔脚就往大门处跑,咣当咣当的拍门,“为什么锁门,你锁门做什么,你放肆!这可是长公主殿下!”
县令立在门外,冷哼,“皇上说她是长公主,那她就是长公主,皇上说她是阶下囚,那她就是阶下囚,别怪本官心狠,要怪,就怪你们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