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111)

作者: 问西来意 阅读记录

“咱们国子监才是高等学府,再这样下去,只会让人看笑话。不成,得想个办法取代昆山书院。”

“知闻楼的刻本比咱们国子监的好,还更便宜,这能够挣到钱吗难不成是我们想岔了其实公主真的是为了天下学子着想”

诸博士也议论不出所以然来,一想到国子监的落寞,心中就难受得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啊不就是一身清名流芳百世吗可现在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大功德……没有一点跟他们有关,真是让人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众人到底还是不甘心,最后请了国子司业孔修齐前往公主府打探消息。原本是想请祭酒去的,可祭酒为人古板,大家怕他一句“牝鸡司晨”将长宁公主得罪个彻底,便建议孔修齐去了。孔司业以前还给圣人,公主讲过《论语》呢,兴许公主会卖他一个面子。

这一回,孔修齐的处境比见不着人要好些,他被人迎到了客厅里,满怀惆怅地等待片刻。他记忆中的公主是和婉温柔,极好说话的,然而这回见到人,却被她一身威势惊了惊,仿佛见到了圣驾。孔修齐一晃神,忙行了一礼。

长宁也猜到了孔修齐的来意,她见孔修齐顾左而言他,也不主动揭开话题,而是故意道: “今岁国子监登科有几人呢”

孔修齐: “……”这根本就是明知过问,那些文章都是经了公主之手的。昔日进士大半出自国子监,如今二十二人里只一人,孔修齐根本无颜回答。

第73章

像国子监这样的学馆荐送的为“生徒”,由州县举荐的则是“乡贡”。昆山书院虽然是皇家举办的学院,可它其实更像是私学,并没有国子监这般直接荐送生徒的资格,学生想要参加考试,仍旧要由州县推举。在过去,进士有文采者多从两监出,而现在,提起国子监诸馆生,则是“洿杂无良”。学生聚为朋党,为了名禄四方奔走。可这回他们的主意落了空,别说是国子监了,就连京兆府解送的也没有照惯例登科。这一人,很有可能也是不让国子监面上太难看才选的。

长宁又温和地问: “《国子缀珠》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刊刻吧”

虽然清明已过,可穿堂风里仍旧残余着料峭的薄寒,孔修齐愣是出了一身冷汗,嗫喏着唇,不知如何回答。他们国子监选出的文章,乍一看还有模有样,跟《昆山小集》一比,那简直是自取其辱。人家名为“小集”,他们国子监还大言不惭称“缀玉”,这如何行得下去

长宁见孔修齐面色发白,可依旧没打算放过他。她的语气很平和,然而字字句句都像是雷霆敲击在了孔修齐的耳畔。

“我听说太学生聚为朋党,侮老慢贤。有一掷千金败家业的,有凌傲长者谩骂有司的,也有恶言肆斗的,孔司业如何看呢”

孔修齐听得压力极大,弓着背脊几乎站不住。国子监中什么情况,他们这些人最是清楚了。进来一群纨绔子弟,要他们如何整治今日劝退,明日便有家长上门来。若国子监与昆山书院那样远在畿县,学生家人们插手不进来,还会像如今这般模样吗想到了这点,孔修齐蓦地升起一股愤愤不平来。他倒是想说几句,可抬头对上了长宁洞明一切的双眼,到了唇边的话语瞬间消散。他的心气低落,像是顷刻苍老了数岁,浑身上下都是颓然。

长宁: “圣人不日后便要抵达长安啊。先圣之门,堕落如此,圣人该有多失望呢”

孔修齐头更低了,他涩然开口说: “我等有愧圣人。”

长宁叹气说: “课业一试皆是浅,艺能未学诸道薄啊。”

直至走出了公主府,孔修齐都没有开口提国子监编书的事情。就算有了机会,他也没脸提。国子监中学生教成了这样,讲学博士们也面上无光。他缓慢地走了几步,回头看日光下的匾额,一时间觉得上头的字迹十分刺眼。缓缓地吐了一口气,他知道没什么路可以走了。要么转变,要么以后就别管公主府要做的事情。长宁公主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般好脾气,能摆弄。她或许看重情分,但情分绝不是她最看重的东西。

公主府中,长宁也与长孙微云提起了国子监。若是国子监那乱象能改变一二,长宁也是高兴的。可要是始终不成器,那也无妨,能用的人不只是那些学生,不行就推到了一边去。

“圣人都不大在意国子监。”长宁开口,片刻后,她又颓丧地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无关的话, “圣人就要回京了。”

“公主不希望圣人回京吗”屋中无旁人在,长孙微云这话说得很是放肆大胆。

“很难说。”她的权势来自于圣人,想要坐上那个位置,最好还是从圣人手中接来。当然,若是圣人不肯给,她只能够用自己的办法了。将这锦绣山河治理好,就是她对祖宗最好的报答。拉着长孙微云在自己身侧坐下,长宁又直说, “我其实不希望你祖父回来。”她能够略微影响圣人,可长孙盛那边,是丁点儿办法都没有。如果他非要观音离开公主府,嫁人生子,她有什么立场阻止呢只能寄希望于长孙令公不要太不识相,平添烦恼了。

长孙微云看着长宁唉声叹气,心中也郁郁,好似堵着一团云絮。这小半年的快活就像是偷来的,她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的事情。可不管怎么样,她都不用因祖父回来懊丧。难不成祖父还能让她变成另一个人吗有的东西该争就是要争到底的。她凝视着长宁,握住了她的手,与她十指交握。指根与指根紧紧相贴,轻轻一收拢,好似抓住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