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死后夫君火葬场了(121)+番外

作者: 雪衣飞飞 阅读记录

他不喜这种掌控不住自己之感,他不该如此。

可面前这粥看起来颜色黑黄,想必是剩下的粥,陆怀砚竭力让自己不去在意云梨与那男子的关系。

他敛起脸上的霜色,朝云梨浅笑道,“这粥看起来浓稠香糯,想必很好吃,多谢云姑娘。”

说着像是没看见碗中的那些黑黄色泽般,用木勺舀起一勺粥送进嘴里。

味道并不似他说的那般好,有些微的苦涩感,若没有这苦涩感,口感应该更好才是。

陆怀砚尝过一口后,抬眸惊喜地望向云梨,“味道很好,和从前你做的鱼山虾仁粥的味道一模一样。”

被他一夸,云梨有些不自在,这粥她事先尝过一口,味道有些苦不说,也没那么鲜了。

云梨干巴巴吐出几个字,“好吃就行。”

陆怀砚点头,端坐着继续用粥,他吃得动作很优雅,像是在品尝什么山珍海味。

想到自己用别人吃剩下的给他吃,他还是带病之躯,云梨良心到底难安。

在陆怀砚将粥往嘴里送的一刹那,云梨兀地伸手按住他的手腕,“你别吃了,这粥放得久了,味道有些不好,我重新给你熬些。”

陆怀砚浅色瞳仁满是疑惑地望向她,唇角扬起点点笑意,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你做的粥味道怎会不好。”

说着,不顾云梨的阻拦,又喝了一口,“的确很好喝。”像是在向云梨证实他的话。

云梨缓缓松开按住他手腕的手,松开的刹那,她瞥了一眼,只见陆怀砚露在袖外、被她按过的地方,此刻有了一道微红的指印,那是她留下的。

陆怀砚肤白,很容易看出来。

云梨见状,心底升起一抹怪异感,匆匆移开视线。

陆怀砚顺着她的视线凝向自己的手腕,敛眸的瞬间笑意更明显了些。

阿梨碰他了。

与云梨分离的这段日子,他本以为与从前没什么两样,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念如疯长,只想无时无刻地守在她身边,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也好。

方才她指腹碰上他手腕时带来的柔软温暖触感,让他忍了又忍,硬生生控制住去握她手的冲动。

其实硬要说,更确切的是控制住想将面前的人紧箍入怀的冲动。

但他没身份、也无权这样做,他知道,若他真这样做了,阿梨恐怕再也不会见她。

在从言聪口里得知她竟亲自将第一碗粥送给别的男子,这让他心里那些过于阴暗的想法全部跑了出来。

云梨道,“那你先吃,好好养伤,我先回屋了。”

陆怀砚眼中没有任何不舍,温和一笑,“好,你也忙活了大半日,回屋好生歇歇。”

云梨一走,陆怀砚面色冷沉地唤来言聪,“打听清楚了!”

言聪嘿嘿一笑,“公子真是料事如神,知道属下会去打听。”

言聪一说完,见陆怀的脸色更差了,暗道一声不好后才开始道,“那男子属下没打听出什么,但那男子身旁的女子可以说是大有来头。”

“客栈掌柜的说那女子好像是什么北狄王女,是北狄人,在罗崖没人敢惹她,惹了她的后果不死也残。”

“然后那男子似乎与那女子关系匪浅,掌柜的说那男子可能是那北狄女子的夫君,两人经常到这家客栈来用膳入住。”

陆怀砚勾勾唇,低喃出声,“王婿,真是好听的称呼。”

言聪觉得自己好似不认识面前的男子,感觉主子有股说不上来的怪。

“还有呢”陆怀砚又问。

言聪犹豫一瞬,“还有一事属下不知当说不当说。”

陆怀砚,“说。”

言聪道,“云姑娘说她给你送的那封信是云公子的救命信,哪知公子你并未来得及看,之后云公子被人诬陷入狱而后折磨致死,那日云姑娘来寻你时,恰好得知云姑娘惨死的消息。”

“属下想,或是因为这事,云姑娘才彻底放弃了与您的关系。”

陆怀砚猛地望向言聪,声线带着几分隐忍的颤抖,“你说什么她阿兄已经死了可她那日分明说云公子已经安然无恙。”

言聪没说话,只叹了一口气。

半晌,陆怀砚又道,“原是如此,我就说那日她怎么魂不守舍的。”

陆怀砚卸下浑身力气,无力地靠坐在罗汉榻上,颓然道,“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言聪出声安慰,“公子,您不用这样,其实那日我从云姑娘口里得知,云公子可能尚在人世。”

陆话就精神一振,“什么意思!”

“那日云姑娘告诉属下云公子还活着,只是属下也没见过云公子,这一路上属下一直守在云姑娘身边,也没看见什么别的男子。”

说完,言聪猛地回过神,“不对,那日在雪地咱们遇险,云姑娘便是被那北狄王女的王婿所救。”

“而今日云姑娘又亲自给那男子送粥去……”

言聪话还未说完,陆怀砚打断他,“不用说了,我都知晓了。”

想必那北狄王女的王婿便是云梨的阿兄。

陆怀砚知道后,一直紧绷的心松了松,看来他不用再担心了。

言聪又道,“不过公子,您猜今日我在街上碰到了谁!”

陆怀砚耐心告罄,言聪不敢再卖关子,“今日属下去街上时,碰见了秦姑娘。”

陆怀砚皱眉,“她怎么会在这里!”

言聪冷笑道,“属下一路跟踪她,见她进了一家青楼,亲口听见她喊青楼老鸨为妈妈。”

“公子,是否要将她捉拿回来!”

陆怀砚指尖敲敲桌案,“不出所料罗崖这边应当有三殿下的内应,秦氏沦为妓子一事三殿下应当也知晓,此刻还不是捉她回来的时机,再等等,看三殿下后面还会做些什么,以免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