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小药铺(118)

杨晞和顾时大喜,双双起身道谢。

……

做药当晚就开始了。

顾时在镇上筹集了不少工具,又把田家的宅子要了回来,两处一起开工,效率就高多了。

接连做了两天,耗完所有药材,恰好做完三百瓶。

杨晞负责军需,他验完货,利落地结清了所有银两。

回到军营,将一进营帐,顾时就跟着来了。

杨晞让小厮泡了茶,问道:“兵征得怎样了!”

顾时道:“很顺利。”

杨晞叹息一声,“当了兵,才能给家人拼出一条生路;不当兵,家人便要在乱世中苦苦煎熬,怎样都不容易。”

“倒也不必唏嘘,毕竟我们也是一样的。”顾时微微一笑,“算了,不谈公务,我们说说唐掌柜吧。”

杨晞问:“顾小将军想说什么!”

顾时翘起二郎腿,看着杨晞说道:“小杨大人不觉得唐掌柜古怪吗!”

杨晞道:“顾小将军关注她,是因为唐家嫡长女吧。”

顾时失笑,“小杨大人还是这么犀利。”

杨晞还要再说,就听外面的亲兵禀报道:“杨大人,顾将军,端王在军营外请见。”

顾时道:“快快有请。”

二人不敢耽搁,赶紧迎了出去。

第60章

纪霈之被杨、顾二人请进了营帐。

顾时道:“王爷……”

纪霈之抬手制止了他,“叫九爷。”

顾时从善如流:“九爷一直在生云镇吗!”

他知道纪霈之刚回来不久,纪霈之便同样揣着明白当糊涂,“一直在。”

顾时拱手:“请教九爷,叛军人数大约几何!”

这本是纪霈之来这里的目的。

他说道:“三千左右,如今盘踞在生云山深处。”

杨晞感慨:“果然在生云山,易守难攻啊!”

顾时道:“一线天在义社中人缘不好,他为人刚愎自用,只要多花点心思,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

纪霈之道:“一线天死了,现任是北髯客。”

“一线天死了”顾时面容一肃,“怎么死的!”

纪霈之不动声色:“他想强女干民女,被蒙面人杀死了。”

“这……”顾时探究地看着他,勉强把滑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原来如此。古森接任,看来我们要小心应对了。”

纪霈之道:“不管一线天是不是死了,古森在义社都不是摆设。”

顾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话没错。”

杨晞注意到了二人之间涌动的暗潮,问道:“此人很有谋略吗!”

顾时道:“他是北方四杰之一,京城人士,五年前做过百户,性格刚直,与上司起了冲突,被朝廷革职了。此人深谙兵法,对生云山颇为熟悉。”

纪霈之微微一笑:“二位,不管谁进生云山,打的都是易守难攻的主意,古森没有你想象的那般擅长兵法,一线天能得到万鹤翔的重用,也不会像你想的那般愚蠢,不知顾小将军意下如何!”

顾时语塞,尴尬道:“九爷所言极是。”

杨晞起了身,拱手道:“下官斗胆,恳请九爷指点一二。”

顾时附和:“小杨大人所言极是,九爷长居此处,想必对生云山多有了解,末将恳请九爷指点迷津。”

纪霈之道:“流民多,探子就多;泄密多,仗便难以打赢;山大且深,易守难攻,但物资也难以运送,以我拙见,扫荡这支叛军需要水磨工夫,若想速胜,功夫当用在洪安和同袍义社两处。”

杨晞和顾时默了默,眼里皆有钦佩之色。

顾时道:“九爷之言如醍醐灌顶,末将明白了。”

“顾小将军不必客气,只是一家之言,纸上谈兵罢了,还有待于印证。”纪霈之起了身,“不打扰二位了,告辞。”

……

卖一批军需药,赚了一百多两银,唐家的小金库又充实不少。

但此事的意义不全在于钱,还在于名——军队开走后,敢来药铺借粮的人完全没有了。

于是,镇子上便起了新的流言,一说唐乐筠和匪徒有染,二说她与朝廷大军的将军有旧,两边通吃,可谓‘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

唐家姐弟在镇上没多少人脉,按说不该听到这样的闲言碎语,但布庄的袁婶子感激唐乐筠,不但带来一罐好吃的酱菜,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她。

唐乐筠不在乎这些,她就喜欢他们嫉妒得发狂、却毫无办法的样子。

邓翠翠生活在小马村,早就听惯了捕风捉影的花边新闻,也不怎么当回事。

只有唐悦白气了个半死,自行把练剑时间增加一倍,只为将来为姐姐报仇雪恨。

有压力才有动力,努力是好事。

唐乐筠不但不干涉,而且还乐见其成。

因为制作金疮药的药材耗尽,唐乐筠不得不规划了新的工作内容——每天早上研读典籍库三刻钟,其他时间制作寿胎丸和六味地黄丸。

如此过了三天,田婶子一家忽然回来了。

他们路过药铺时,被靠在门边休息的邓翠翠瞧见了。

她吓了一大跳,立刻缩回去,藏在门垛之后,待其过去后才告诉正在捣药的唐乐筠。

唐乐筠道:“大包小裹的,看来搬回来了!”

邓翠翠点头:“筠筠,我看得清楚,他们肯定没带粮食回来!”

唐乐筠站起身:“如果所料不差,他们村也被叛军抢了。”

邓翠翠道:“筠筠,怎么办,你管不管!”

田家人口多,让唐乐筠管那么一大家子,只怕有心无力。

唐乐筠关上小门,“走,找小白商量商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