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小药铺(223)

羊蝎子火锅的关键在于汤底,汤底的关键则在于香料。

唐乐筠把抄好的羊脊骨捞出来,让唐悦白用温水洗净。

淘净小锅里的水,下素油,放葱姜蒜、八角、花椒等,炒出香味后盛出来,放羊脊骨翻炒两下,加入黄豆酱和酱油等,再放足够多的清水,小火慢炖……

……

傍晚起风了,清风裹挟着羊肉的浓香到处乱窜。

纪霈之从马车上下来,蹙着眉头看了看西边主院。

列队迎接的大小管事们噤若寒蝉。

常嬷嬷壮着胆子说道:“禀王爷,娘娘在西正院启用了小厨房。”

纪霈之没理她,对白管家说道:“你去看看做的什么!”

“是。”白管家吞了一口口水,和元宝一起,把纪霈之扶到肩舆上,对抬肩舆的四个人说道,“稳着些,不要慌。”

那四人齐声应了。

白管家这才告了罪,先于纪霈之往前面去了。

到得小厨房门外,白管家略微站了站,正要听听里面的人在说什么,好寻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去,就听唐乐筠的声音传了出来:“是白管家吧,快请进!”

白管家下意识地看了眼紧闭的门窗,旋即意识到,唐乐筠记住了他的脚步声,心里不由一暖。

他推门而入,笑道:“是小人,王爷回来了,让小人过来瞧瞧。”

唐乐筠眉毛一挑:“瞧人,还是瞧菜!”

“哈哈~”白管家毫不掩饰地笑了两声,替纪霈之粉饰道,“瞧人也是瞧菜。”

说着,他朝大铁锅看了过去,只见里面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汤汁鲜亮,呈酱红色,里面加了萝卜和藕片,灶台上还放着一个盆,盆里是时新的绿色蔬菜。

唐乐筠道:“菜量足够,王爷要是想吃,我给他送去。”

白管家拱手:“辛苦娘娘了。”

唐乐筠道:“白管家客气,伤口恢复得如何了!”

“金疮药好用,已经好多了,谢谢娘娘关心。”白管家看向唐悦白,“小少爷,这里人事复杂,你们尽量不要单独行动。”

唐悦白拱了拱手:“白管家好,小子记下了。”类似的话唐乐筠交代过了,但他还是礼貌地应下了。

白管家摆摆手:“小少爷,这里是王府,规矩不能乱,诸位是娘娘的客人,便是府里的主子,除了王爷,对其他人不必太客气。”

田江蔚问:“白叔,为什么不能太客气!”

白管家道:“下人们惯会看人下菜碟,太客气等同于好欺负。”

田江蔚咂摸咂摸,拱手道谢:“谢谢白叔。”

……

菜量足够,面条不多,唐乐筠让田家兄弟另起炉灶,蒸了一锅粳米饭,自己和白管家一道进了东暖阁。

天气才凉一点,但罗汉床前已经摆了炭火盆,最东面的窗开着,新鲜空气涌进来,把热乎乎的炭气从门口推了出去。

纪霈之恹恹地靠在迎枕上,手里转着核桃,像个病入膏肓的老大爷。

唐乐筠一进门,他就看了过来,目光深沉、忧郁。

“王爷。”白管家上前禀报,“娘娘送吃的来了。”

纪霈之坐了起来。

元宝把迎枕塞到他身后,搬来小桌子,又把白管家手里的食盒接过来,放在地上,取出一大海碗菜,一小碗芝麻酱,以及一盘子酱红色面条。

唐乐筠到了近前,福了福:“王爷的气色不好,要不要再来一粒清补丹。”

“好。”纪霈之抬了抬下巴,“坐吧。”

“王爷。”元宝立刻跪了下去,“李神医说……”

纪霈之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元宝哆嗦一下,坚持说道:“王爷,小的……”

“走吧。”白管家把他拎起来,“王爷自有分寸,这里有娘娘在,不用你伺候,跟我出去。”

白管家的武艺明显高出元宝不少,直接把人押了出去。

屋子里陡然静了下来。

纪霈之看着唐乐筠从药瓶里倒出一粒黑黝黝的小药丸,用粗粝但纤长的指尖捏着,放到了他的右手边。

他把药拿起来,扔进嘴里,咽下去,目光便落到了大海碗上。

菜的卖相很差,里面有几块带肉的骨头和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块块,一坨坨,一片片。

面条不错,晶莹剔透,粗细均匀,刀工非常了得。

纪霈之拿起筷子,“你不打算说点什么吗!”

唐乐筠不知道他此言何意,歪着头想了想:“王爷请慢用!”

纪霈之:“……”

别人的女人至少会介绍介绍菜品,或自谦两句,她可倒好,一句‘慢用’把他打发了。

他说道:“芝麻酱是干什么的!”

“蘸菜的呀,哦……”唐乐筠恍然,“这是羊蝎子火锅,因为家里没铜锅,就一起煮了,吃着倒也省事。”

“羊蝎子。”纪霈之大概明白了,“这是羊骨头!”

唐乐筠道:“对,羊脊骨,一整条的时候像蝎子,故名羊蝎子。”

纪霈之略一颔首,夹起一筷子小白菜在芝麻酱里蘸了一下,放到嘴里……

白菜的清香味非常明显,即便经过了烫煮,但仍然保持着摘下来的脆爽,再加上轻微的肉香和浓浓的芝麻香,口感丰富,层次鲜明。

太好吃了!

他出门这么多天,最想念的就是唐乐筠的蔬菜。

纪霈之的夹菜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唐乐筠怕他不会吃,拿起一副公筷,夹几筷子蔬菜放在面条里,再拌上解开的芝麻酱。

纪霈之眼睛一亮,尝了一口——芝麻酱味虽浓,却没有完全盖住面香,面条劲道,和平时吃的热汤面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