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191)

作者: 让之 阅读记录

不多的教民聚集这里听洋传教士布道。连取代桐油灯的洋油灯也先从这里开始,然后才逐渐照亮了城里。

东门外任随跑马。这里有小块平坝和低矮的丘陵,遍布明晃晃的水田和绿油油的庄稼地,陌阡纵横,村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少城的血液营养,要靠东门外输入,而少城的烟馆茶肆戏台以及城门口的告示栏,却又是乡民们的精神寄托呢。

少城开办新式学校的历史很短。这里只有两所高小,一所在城内。另一所在东门外,出城约三五里地,南山脚下名叫“一碗水”的地方,校名就叫一碗水小学。

离这所小学的校门口不远,路旁石壁上有个面盆大的石窝儿,里面终年盛有甜津津的山泉水。也不知是远古凿成的还是天然生成的?专为路人解渴呢。

一碗水平常日子若无人问津,水要溢出来。干旱时即使赤日炎炎,数月不雨,它还是明晃晃的一碗水,不减也不溢。

一碗水小学离江虽远,但是位置高,能看见滔滔的江水。少城通外界的陆路,须翻越大山。进山或走那“云傍马头生”的南门,那条路很陡险;或经一碗水。

距离一碗水小学东北方二三里,有座大庙,东南工业专科学校就以它作为临时校址。

在吴子牛读高小那年,随校西迁到达这里的师生有几百人。噢,那时候由下江内迁的机构工厂学校真多啊!它们都在少城人的眼皮下溜走了。

而留下来的,和少城共度一段患难珍贵时光、还留下了段段佳话缕缕恋情的,就是这所东南工业专科学校。

国立东南工业专科学校被简称为东工。当时一般的大学都是省立,只有中央大学等几所大学才是国立。东工而由中央国立,凸显国家对该校的重视,亦即对培养工业专门人才的重视。

一碗水小学挨着东工这个大哥哥,品貌见识也像长了好几岁。

一碗水小学的温漱玉老师,当年也才十几岁。她一张脸儿像白玉,一对眸子像墨玉,讲话的声音珠圆玉润,站在讲台上亭亭玉立。

有天有个学生,忽然开口叫她素女。她一愣,以为是叫的“漱玉”。

听清了之后她笑着问他:“你怎么这样叫我呀?”

学生手指着素女山说:“听我妈妈说,素女本是我们少城的,她走了五千年,她又回来了。”

“她回来了,她在哪里?”

“就是你呀!”

“嘻,是我?我可比不上她那样好呀!”

传开去,她从此就有了这个别名,很快全少城都知道了。

少城里知书的人议论,有说雅的,也有说不雅的。说不雅的是因为看过《素女经》和《玉房秘诀》之类的□□。说雅的嗤之以鼻,说典籍中只言素女是黄帝之妃,善鼓瑟吹箫,绝无那些荒诞的记载。

而不知书的人,他们只知素女是神女,素女峰是少城名胜,少城几千年出了个姑娘温漱玉,叫她素女还真配呢。

温漱玉自己则对那些风言风语一笑置之,叫她素女她都高兴地答应。漱玉的父母却感到不快。

继母元珍专门去找了小学生的妈妈,问怎么说少城出嫁了五千年的素女又回来了,是我家漱玉?

女人道:“这哪里是我说的呀!虽然素女嫁出去了五千年是我说的,但我并没有提到你家小姐。”

“那你儿子为啥这样说呀?”

“他做了个梦。哎呀,温太太,他这是喜欢老师,喜欢你家小姐呀!”

元珍也就无可奈何了。

漱玉年纪虽小,教龄也短,但教学有方。她教国语、算术、体育、音乐、英语、手工,高小所有学科都教,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太阳和月亮。

但是在东工迁来之后,漱玉开始分心了。

她在教室里听见远远传来的东工的校歌,及抗日救亡的歌声,偶尔会出神,甚至忘了自己课讲到何处了。虽然她很会掩饰,但细心的如像吴子牛这样的学生仍会发现。

一碗水小学和所有乡村小学一样只上半日课。放学后她匆匆忙忙改完作业本,备好明天的课,就匆匆忙忙离开了。

而这时东工也放学了,东工的女生少,比例不到百分之十,漱玉爱去找东工的女生玩。

大撤退

接第152章难忘今宵

第101章素女至第151章长相离(番外)缓读

漱玉与少城其他尽管日日看见江上白帆、却少有浪漫远足念头的姑娘不同,她是见过世面的。

可是国家为保存有生力量而将工厂学校大规模内迁的壮举仍感动着她,东工师生迁校的经历仍感动着她。她听南京姑娘樊星讲迁校的经历。

“那天游校长的动员,说得好慷慨激昂呀!他说:‘同学们!日寇凭其海陆空之优势,横蛮进攻,上海沦陷,时局恶化。

“但战争的胜利并不取决于一两次战役,不取决于最近的一年两年,政府已下了长期抗战的决心!同学们,国土固然是最重要的,我们固然要寸土必争,前方将士仍在浴血奋战!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人力、物资和技术,这才是我们战胜日寇的资本!因此,政府为了保存实力,已经训令本校,尽快内迁,目的地是大后方四川!’

“哎,我们好意外!游校长讲话停了,因为惊讶,会场哑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听得到,然后就闹嚷起来了。当游校长又讲话了,才勉强安静下来。

“游校长说希望全体同学以校为家,共赴国难,当然,对不愿意走的也不可勉强。噢,我长这么大从未离开过家,四川,觉得是好遥远的地方啊!

上一篇:婚后甜心 下一篇:将军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