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15)

作者: 让之 阅读记录

所以此事一直没有在东工掀起大的波澜,游慎敏本人更是一概不知。

游慎敏在处世上虽然愚钝,但对于儿子转学之事被传开了,会有风言风语这一点,也想到要预防,或使之淡化,故他一直没有到一碗水小学去。

他常与儿子对话,问思礼:“温老师教的课,与你在天津学校上的课,有哪些不同呀?”

思礼道:“我们有英文课呀!”

游慎敏笑道:“这是你们温老师的特长。不仅天津,恐怕全国的小学,开英文课的都罕见呢!”

“还有音乐课,每周有三节。实作课,有两节。美术课也有两节。”

漱玉的实作课是很有趣的。班上30名学生中,只有5名女生,实作课上,女生做的是女红,包括刺绣、缝纫。她照顾不过来,特请了课外老师,是位学生的母亲。

虽然并无报酬,这家长仍很乐意,笑道:“这等于是教了我自己的女儿呀,我若在家里教她,她是根本不愿意学的。”

男生的实作课就有更多的花样:种菜,养兔,养蜂,还用泥、木、竹、麦秆以及火柴盒等物,做各种的农具、家具和汽车轮船等,当然都是袖珍型的。

游慎敏朦胧感觉到,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倡导的寓教于乐的教育境界,漱玉简直就是其化身。

她虽然并不是幻化成了素女峰的那个女神,但她是教育的女神。

这天游慎敏都下班回到鸡脚神小屋了,但思礼还未回家,又听老家人说思礼最近每天回家都很晚。

游慎敏站在大庙门口向小学方向看了一会,便信步走去。

到了离小学不远处,有一弯水田,只栽了半块田的秧子,几个栽秧的农夫坐在田埂上。犁田的牛自在吃着路边的青草,一对长长的牛角拦在路上。

游慎敏照例在步行中思考问题,他突然发现有只牛角在脚前晃动,吓一跳。

抬头看见几个农夫,坐在田边出神的样儿,便叫道:“喂,老乡,请牵一牵牛!”

他又问跑来牵牛的农夫:“诶,你们做什么呀?都在出神?”

“听音乐呀,你听,多好听的洞箫!”

游慎敏这才听见从小学里传来的洞箫声。游慎敏本与艺术无缘,见这情景他既惊讶又惭愧,怎么我对音乐的敏感连老农都不如呀!

他聆听这箫声,同时还看着绿色秧田中的波光,而产生一种联想:箫声与波光抑扬跳跃的节拍竟如此和谐,科学将这二者区分开来的奥妙何在?

这时远远传来了农妇呼唤吃饭的声音,一人道:“该死!我们才栽了半块田呢!”

大家忙又刷刷地栽起秧来了。

游慎敏也从思索中短暂醒过来了。他向前走到了小学门口,有两个采樵回来的姑娘正坐在一碗水崖石的旁边,但是并未喝水,却将柴捆作为靠背,在出神地听着。

山谷的凉风袭人,游慎敏道:“二位姑娘,你们这样坐着,是在听箫吧?一身的汗水,当心凉着了!”

两位村姑只漫不经心地朝他笑了笑,就又将目光转向箫声的方向了。

游慎敏又问:“你们为何不进去听呢?”

他见姑娘的嘴唇翕动,但是没有回答,原来她们五官的表情都在随音乐而变化。游慎敏轻轻摇了摇头,觉得自己不如这两个村姑,像个艺术的残废人了。

校园的操场披着晚霞,有群鸟儿在轻快跳跃。游慎敏细心品察,怎么鸟儿的步调,还有风中盘旋的落叶,都合着洞箫的旋律呢?

他感觉夕照中融入了音乐,才愈显金黄,才变得柔和,才可用手去掬捧,而捧在手心的是光与声、光与色的一幅彩锦,其中织入了人情与物理的好多奥妙呢。

他不禁点一点头,觉得自己算是领悟到一点音乐的趣味,及音乐与科学间的关系了。

“哦,是游校长来了!”是老校工在招呼他。

“呃,我来找思礼。”

“思礼在画画,温老师吹箫陪着他,他说听吹箫他画得还更好呢。我怕闲人进去打扰他们,就说你们一进去,素女就不吹啦!”

游慎敏一笑,晓得了那两位村姑不进来的原因。

问老校工:“你看,太阳都快落坡了,今天怎么……”

“要赶着画完呀,画完了才好演出!”

哦,原来是要演出。游慎敏便向传来箫声的教室走去。

游慎敏又惊讶又惭愧。他儿子思礼是个小小画家,他竟不知道。

清水滴滴的荷花,马蹄得得的春游,草儿茵茵的画坊,都在他的笔下了。此时悠扬的洞箫又给他带来何种灵感,使他俯身于画布上画得这样认真呢?

漱玉从教室出来,笑着说:“你来了!”

她无意间免去了叫“游校长”,“以为你不来呢!”

她眼皮儿垂下去了,笑容变得很淡。

游慎敏忙道:“啊,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思礼的画,画得这样好……”

她重新抬起明亮的眼睛:“倒是我该感谢思礼!因为若没有思礼的画做背景,歌剧就会逊色。”

“噢,你们要排演歌剧?”

“我们少城的风俗,栽秧季节就像过年一样,要吃好的,而且还要扭秧歌、唱戏。但是年复一年,唱的都是些旧戏。

“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先生对这些旧文化是很反感的呀,称之为恶俗。所以我想排演一个小歌剧,用来在少城宣传新文化!”

思礼也跑出来了,笑着说:“爹,你到时候要来看呀!”

游慎敏光笑了笑,却没有回答。因他从不看歌剧和听音乐会,花几小时呆在剧场里对他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上一篇:婚后甜心 下一篇:将军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