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63)
她遂点了点头,对同来的姐妹说:“他说的赵芸,曾经是我们乡下的老师,我去看他!”
这男生边走又说道:“下月的龙舟赛,赵芸臂力好,手榴弹掷得最远,是主力。他现在这个样子!不过——”
他笑着看一眼杜芊:“说不定哪,你去了,他就会好!”
他们先去寝室,赵芸不在,他并没有躺在地下席子上,床都搬出去了嘛。找一圈在风雨操场上找到了,他正躺在棕垫上举哑铃。
杜芊和这学生走近,看见手上哑铃他举几次都没有举起来。
“赵芸,你看,谁来了!”同学大叫。
赵芸侧过头,杜芊忙道:“赵芸,你病了?我,我来看你!”
“你,真的专门来看我?”
赵芸双眼睁大像铃铛,亮得像启明星,他这时握哑铃的双手臂是缩在肩头边的,“嘿!”吼一声,就把一双哑铃高举起来了。
陪都每年端午节,都举办龙舟赛,都要纪念屈原。
“敌机在天上炸得凶,我们在河头划得欢”,“龙舟文化”被用来鼓舞军民的士气,培植陪都精神。这,就像兵临城下的阅兵式,甚至更有气度,更不简单,因为它是民众参与的呀!
五月的嘉陵江,春潮渐生,江阔水平。两岸人烟稠密,树绿花媚。
诗人有云:高阁临江渡玉箫,莺花北岸路迢迢。故人载酒邀将去,同醉春风大板桥。真是悠哉游哉呀,是举办龙舟赛的好时光。
市区临嘉陵江一处叫“生生花园”的地方,年年都要筑起高阁,用做龙舟赛的指挥台。而担任指挥的,年年都是那位最风光的女性。
每年赛龙舟这天,鹿回头军服厂都要分派一部分女工前去观赛。今年这次,除部分女工去江边观赛外,厂里接到上峰指令,还挑选了杜芊等几名优秀女工,进生生花园去观赛!
端午这天,军车把军服厂女工送到观赛江段的岸边。她们旁边坐的是军人,长官得知她们来历,马上叫部下将手中已发的粽子,每人匀出一个,集中起来,送给她们。
此等手中夺食,个个士兵都是乐呵呵的呢!而女工们出来之前厂里也发了两个粽子和一小包白糖,现在又得几个,观赛前便已笑得合不拢嘴。
杜芊等一批优秀女工和征属,被汽车接进了市区。
沿途是修了炸、炸了修的房屋,式样中西搀杂、钢筋水泥与篾条捆绑搀杂、永久性临时性搀杂。房屋门前都悬挂着艾叶和香草,有的窗口还悬挂着五彩丝线缠绕的粽子。
洁净清爽的街道边整肃站立着防空司令部的士兵,随处可见头戴钢盔的义勇消防队员,还见到了肩挎相机东张西望的洋人记者。
这些女工和征属许多是初次进入市区,眼前这些好新奇呀,眼前简陋的捆绑房子、高耸的银行大楼、粉刷一新的招牌广告、香草、艾叶、粽子、士兵、义勇消防队员和洋记者,是在为她们,及洋记者,展现着陪都端午节的风采的呀!
只不过在洋记者眼中少了他们自己,多了汽车上一样东张西望年轻漂亮的女工和征属。
杜芊站在敞棚卡车头排中间,这可是东张西望和被人张望的最好位置。她突然看见侧前方人行道上有个戴头盔的人在发疯跳跃并挥着手,朝这辆卡车,朝自己。
哎,圆头盔下圆脸圆鼻头圆眼睛,是虎子!
“芊芊!芊芊!”这声音已是从汽车后方飘来了。
“哥哥!哥哥!”她车转身叫,把车上女工们一张张脸叫得东张西望,嘻嘻哈哈,充满了同情。
她们被带进了建于江边崖上一处长条形台地上的生生花园。进去是西式的园林花卉,深处藏着几幢均为两楼一底中西合璧式砖木建筑。
这处私邸在抗战时期敞开了它的胸襟,它平素迎接的都是军政文化科技各方面高层人士,同时还用做陪都工业、科技和文化方面展览的场所。
今天这些征属和女工们也走进这块花香扑鼻五光十色的地方来了。
令人惊喜的是,此时,在临时搭成的指挥台中间坐着的不只是一位夫人,而是三位,她们是孙夫人在内的三姊妹!她们的两旁还坐着许多政要。
只可惜女工和征属们是一个不认识的呀,她们甚至不能区分三位夫人,也无人为她们介绍。
过了一会,江上百舟竞发,工人们、农民们、士兵们、学生们鼓着有力的肌腱,他们的龙舟争相划过指挥台,龙舟上的号子、锣鼓如迭迭浪涌,两岸的欢呼加油声也如迭迭浪涌。
指挥台旁边的征属和女工们激动喜悦的心里难免都带点儿忐忑和敬畏的呀,她们都礼貌、有节制的招手和鼓掌。
可杜芊突然间忍不住了,这个文静的女孩,也许刚才看见虎子的激动心情没办法发泄,加在一块了,当她看见打着东工旗子的龙舟划过来时,她不禁喊道:“东工,加油哇!”
还稍微站了起来。
惹得三位夫人都转过脸来,微笑着看了她一眼。哎,如果不是担心影响秩序,她们甚至还想多看她两眼呢!
一来又先遇上他
漱玉从东工鹿回头分校乘便车,来到了东工校本部所在的石门坎。
学校尚未开学,她来到位于山坡上的家属区芭蕉园。这里芭蕉林中露出一些两层的白色小楼房,很朴素,也很雅致。
她正四顾寻人打听游校长的住处,就看见一个穿白衬衣的高大男人向她小跑来了,是方止戈!
当年她依言等到了比她晚一周到达的方止戈。
但此时她已和游慎敏确定了去读西南联大,因为那里有最好的教育系及几位知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