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98)
杨灵针工比妈妈差不了多少,打毛线也一样。妈妈打毛线能打许多花样,杨灵则很少练手,但看一眼就会。妈妈一天就能帮人打一件毛衣,赚好几块钱。
杨灵一边还不住口地讲故事。他将在农村和在劳改场所所在的西北地区的见闻择好的或化悲为喜添枝接叶地讲出来,又精彩又有趣。
他天天如此,真是搜索枯肠。妈妈暗暗惊讶,这个儿子的嘴巴比过去好使了,口齿伶俐,变成个话包子了。
可杨媛始终罕言少语,郁郁寡欢。
他还给妹妹打鸟语,引得一对山雀儿先落在藩篱上,又在窗台窥视着,像要钻进窗户来。
杨媛愣愣地望着,手一抬,山雀儿飞走了。
她目光依旧是呆滞的。
痴兄稚妹
这天他到一家医院的精神科挂了门诊号。他走进诊室,长期未犯的爱脸红的毛病又犯了。
幸好接待他的是一位目光慧敏、谈吐和蔼的中年女医生,她在杨灵口唇吶吶之际先开了腔:“噢,可能是你家里的人生病了,你想来问问医生,是吧?”
经她这一疏引,杨灵舌尖才灵活起来,就将妹妹的情况和自己的担心说了一遍。
可巧这位女医生便是杨媛班主任李老师的妹妹。而且,且不忙说这个而且。
交谈中她对杨媛十分关心,她还知道杨灵判刑的事,提醒他在讲妹妹病因时把这个重要因素漏掉了。
杨灵颇有点不自在。可李医生随和地笑了,说:“小伙子,你的经历我都知道。说实话,从你身上,改变了我对知青的一些看法。”
李医生到杨家出诊,她拉着小姑娘的手柔声细气说了一会,也不知说些啥,然而杨媛的眼神逐渐活泛一些,临走留下几样药。隔天她再来时,李老师也一块儿来了。
因李医生上次和杨媛谈话时,听她反反复复说自己害了老师,本来抄家没抄出什么就该算了,红魏兵却硬说有人给你报信,你把四旧藏了,所以照斗不误。
后来,为给她治伤也拖累了李老师,说着就唉声叹气。所以李医生这回要姐姐一同来。
李老师长期在校内被监督劳动,身上脏兮兮的。李医生带她到自己家里,拿套衣服给她换。她因当惯了贱民,习惯穿补丁衣服,扭捏着不肯换。
妹妹说杨媛的病根之一,是觉得自己帮了倒忙,反把老师害了。你如今穿得整整齐齐,神情愉快地去看她,有利于她的康复,她这才换了。
又到理发店梳理了头发,人的面貌一新,像年轻了十岁,走到街上却慌慌张张的,怕碰见学生和熟人。
两姊妹的口才和心理学知识各有千秋,在杨家待了大半天,杨媛神色活泼多了,还在二哥口琴的伴奏下,细声细气唱了支歌。
以后李医生或单独来,或约姐姐同来。有次临走,杨灵要还她这段时间垫付的药钱,她硬不收。等上了公共汽车,发现拉链皮包搁入了三十元钱。这皮包一直未离身,竟不知他是怎样放入的。
李医生又惊讶又为难,对姐姐耳语道:“这些药我开在公费医疗的熟人头上,全报销了,哪里花钱!”
两姊妹一商量,说虽然白婶成天给人打毛衣,连女儿都没有毛衣穿,就进百货公司给杨媛买了一件桃尖领的毛线衣。
又去新华书店,门早关了,见橱窗里陈列的也就是雄文四卷和单行本。李医生面对橱窗叹口长气,摇摇头,李老师反倒瞪她一眼。
便到儿童用品商店去买了个大布娃娃,这布娃娃红衣蓝裤,衣角还打块补丁,粗眉大眼,扎对小辫,有点像铁梅。
过两天又去杨家,因杨媛推辞,两姊妹遂一齐动手,硬将新衣给她穿上。指着镜子里忸怩不安的小姑娘,夸她更漂亮了,精神好多了,杨媛许久以来头次羞涩地笑了。
对新华书店无书可买的事,杨灵和李医生有同感,遂萌发了窃书的念头。问妹妹:“你想看书不?哥去给你借书,好不好呀?”
杨媛点头道:“嗯。”
杨灵心下欢喜,忙又问:“你喜欢哪些书?”
“不晓得。童话小说嘛,好看的。”
次日杨灵正要出门,进来一个人,一看就是回城的知青样儿,自我介绍叫伍元杰。
杨灵便道:“嘿,小伍!柳石来信,把你们为我回去落户帮忙的事都写了,谢谢你!”
小伍说:“哪里 ,谢什么?杨哥,我对你是久仰了!听说你出来了很高兴,又听说你家里有点事情,要过段时间才回金河。今天先来会个面。等你回去了,我们一定成为好朋友!”
杨灵笑笑说:“你客气,我一个俗人罢了。何必等到回去,我们一见如故,已经是好朋友了。”
小伍问:“杨哥,这话当真?”
杨灵说:“当真。”就去泡茶。
小伍自己掏烟,说:“呃,我抽支烟。”
杨灵说:“抽呀!抱歉,我不抽烟,所以没买烟,给你火柴。”
小伍说:“不要,我有打火机。我看你手指头是白的,所以晓得你不抽烟。有些人自己不抽烟,就讨厌闻烟味道。”
接过了杨灵手上茶杯搁在桌上,等一会自己把头道水滗了,重新掺上,饮了一口,就说:“杨哥,既然我们已经是朋友,当中又有柳石这层关系,我就直捷了当说事情了。”
“啥事,你说。”
“我约你到图书馆偷书。”
杨灵大乐,不动声色:“哦,你爱看书?”
“我其实是帮朋友偷。地方我已经打探好了,只是一个人不方便,所以来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