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幼驯染定义绝对有问题(46)

作者: 轻阖 阅读记录

没有别人的时候还好,这会还有个刚认识的陌生人……总觉得自己被当做幼稚园小孩对待了。

她讪讪地收回手,半途,却被研磨抓住:“不玩手机了?”

“不玩了,”她疯狂摇头,转为推搡着研磨,“我们到馆里去吧。”

*

排球部今年的规则很简单,只要能将排球发过网并且击中摆在那里的矿泉水瓶阵就有积分,每个被击倒的矿泉水瓶积一分,最后凭分数兑换奖品。

“听说去年因为击中一个矿泉水瓶的要求太高,很多排球部的人来了也做不到,最后没人来了,”研磨拉着鹤衣熟练地溜到角落里,“所以今年改了规则。”

“难怪木兔前辈总喊着要一雪前耻。”赤苇看向听到新规则后一下蔫了不少的木兔,“小鹤桑?”

“哎?”听到这个称呼,鹤衣有点不适应,“怎么了?”

赤苇眉目清正,声音柔和:“你知道木兔前辈在这个状态下,应该怎么让他打起精神吗。”

鹤衣张了张口,却有点说不出话来,她撇过脸:“就夸夸他之类的,吧。”

“抱歉,”赤苇放低了声音,“因为小鹤桑和木兔前辈认识的时间更久,你知道他比赛中会时不时陷入消极情绪吧?”

鹤衣点头。

“所以我想,你也许会有什么相处的秘诀。”

鹤衣眨了眨眼,浓密的睫羽上下翻飞,似乎掀起一小股气流。

“其实,只要相信你们家大将好了。”她声音轻飘飘的,像是陷入回忆中,“信赖他,甚至依赖他,都没有关系,他是会回应大家信赖的王牌。”

话音刚落,一声巨响,重炮般的排球砸进矿泉水瓶堆中,顿时水瓶飞溅,甚至砸扁了好几个。

那边响起木兔兴高采烈的叫喊声:“小鹤,赤苇,看到了吗!”

第025章 round25

“三球……嗯, 13加15加18是……”

在绕场跑了两圈后,木兔皱着脸,掰着手指算数。

“46分, ”鹤衣先一步算了出来,“光太郎可以兑换不错的奖品呢。”

木兔立刻容光焕发,“黑尾,我有46分!”

“呵呵是啊。”黑尾看着被砸扁后不能再用的水瓶咬牙, “不愧是枭谷的主将。”

他干脆拧开一瓶, 一口气喝了一半:“排球部的人过来应该加钱。”

木兔已经跑到奖品架子边,不忘招呼鹤衣一起看。

排球部准备的奖品, 也是普通的本子、笔之类的, 还有钥匙扣, 小人偶, 鹤衣几乎一眼就找到了黑尾与研磨拿出来的奖品。

……两个一模一样的青蛙布偶, 同款她的房间里也有两只。

当时三人去游戏厅玩, 鹤衣和研磨上头了结果赢了太多奖券,去兑换奖品才发现那家游戏厅里只有这个青蛙。

那天三人是拖着一个大塑料袋回家的, 分分捡捡还是有不少剩到了今天。

不过木兔看上去很喜欢这个丑萌的娃娃:“好有趣,如果是蓝色的话就更好玩了。”

“为什么是蓝色啊?”

“嗯……我也不知道!”

很有木兔风格的回答, 鹤衣眼睛一转, 却是发现了一张集换卡。

“这个是!”她忽然挺直了背, “宝o梦三年前发行的限量版皮卡丘!”

其实也说不上特别稀有, 但鹤衣总觉得在这里看到就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当年她没有买到一手的, 现在也是一个机会。

“小鹤想要那个吗?”木兔看了眼价格, “这个三十分就够了,我换来给你吧!”

“不, ”鹤衣赶紧按住了他的胳膊,眼中冒出熊熊火光,“宝o梦是要建立羁绊的,我的皮卡丘,要我自己赢来!”

“哦哦……!”木兔还没喊完,就发现鹤衣已经倒退三米远,“小鹤?”

鹤衣已经付钱接过排球,机智如她,早就想到木兔听到这种热血宣言大概会激动一阵。

而木兔只要一激动,就会变得……非常显眼。

*

距离鹤衣上一次发球的记录,是3v3时的全垒打。

“有点担心啊。”黑尾接过研磨手里的水瓶,重新摆好了阵。

“小鹤桑的排球技术不好吗?”赤苇好奇。

“因为小鹤后来一直打的是自由人,”研磨说,“发球可能比较薄弱。”

“这样啊。”

赤苇看到了少女旋转手中的排球,她迅速进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眼睛亮得惊人,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黄蓝相间的排球。

会是什么样的发球呢,他想,正手?侧身?要击中固定的目标的话,果然还是……

鹤衣将球高高抛起,然后向前跨步、起跳!

是跳发!

来参加活动的其他同学也不由得被这一幕吸引了注意力,看到了空中那如同弦月一样美丽的弧度,赤苇目睹一缕发丝从鹤衣肩头滑落,在重力的吸引下成了唯一笔直向下的线条,整个画面像是妖怪少女飞向空中。

嘭!

排球以雷霆万钧之势……擦过了两个瓶子。

然后飞到围观群众中。

研磨一伸手,刚好接住。

此时那两个瓶子才晃晃悠悠地倒下一个。

黑尾:“出界了呢。”

研磨:“现在又不是比赛。”

木兔:“好厉害!再来一球!”

黑研两人同时回头,研磨:“居然出现了比你更擅长鼓励教育的家伙。”

黑尾:“不,那家伙是真心的。”

如果黑尾是戴上幼驯染滤镜看鹤衣觉得做什么都好好好,那木兔,哪怕不是鹤衣而是一个普通同学,他恐怕也会这么叫喊。

“小鹤的跳发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研磨看着鹤衣又一次跳起,微微圆睁眼睛,“不是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