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雀儿(51)

作者: 庐兰饮月 阅读记录

那假如大余氏并非商户出身,而是皇亲国戚,宁国公府又将如何处理,是否还会这样休妻再娶?

未必见得。

可是,这件事和碧云的死有什么关系,那炭笔画里的贴身女使又是谁……

等等。

蒋淑宜想起来,宋姨娘说过,余氏的四个贴身女使都在,从一开始她就想错了,这穿着桃花纹样的女使,除了小余氏的,还有可能是大余氏的。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碧云不小心撞破小余氏关押着大余氏的贴身女使,才引来小余氏的杀人灭口。

所以,碧云不是因为言语上犯了小余氏的忌讳才惹火上身,她们都被小余氏蒙骗了。

可是奇怪,小余氏关押着大余氏的贴身女使做什么?

难道有什么秘密,惊天动地的那种?

“银翘,那大余氏后来何去何从?”蒋淑宜问。

银翘回忆道:“兴许是出了意外。嗯……她被宁国公休弃以后,就走了。后来那户商家还派人来寻过,宁国公府也才知道她并未回去该去的地方。那几年先帝正和邻国开战,兵荒马乱的,死在乱世中了也很正常。”

大余氏死了,小余氏留着她的女使还能做什么?真是令人费解。

还有,关押的话,小余氏会把人关在府里何处?不过这么重要的人,想必她去道观也会带着。

蒋淑宜有一种直觉,这个女使背负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还是一个可以颠覆宁国公府的秘密。

“姨娘,安胎药来了。”刘二妹小步端着药进来,稳稳放在桌上。

蒋淑宜结束和银翘的对话,捏过调羹喝药。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养好胎,其余的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

后面几日,宋姨娘日日前来问蒋淑宜:可能够出门了?

蒋淑宜大多都找些借口,可三推四请的多了,免不得会让宋姨娘以为她有意见或是不满,甚至瞧出端倪。

这日,她连银翘都不带,只带了面生的刘二妹,头顶一顶帏帽,无可奈何地一同前往徐清樵的宅邸。

说来,自从徐清樵在京城置地,她还未登门拜访过,只听宋姨娘说,是陛下御赐的府邸。

原以为她的心情会比所有人都复杂,没想到宋姨娘比她还坐立不安。

“蒋姨娘,我这鬓发可有乱?”

蒋淑宜心不在焉地摇头。

“哎。”宋姨娘又道,“你说这礼物会不会不合心意?万一状元郎不喜我准备的礼物,因此不见我们,老夫人定会埋怨我们这行人办事不利,最重要的是,万一老夫人又惦记起余氏的好来怎么办。”

这么多问题,听得蒋淑宜,心更乱了。

勉强扯出一抹略微苦涩的笑。

她赶鸭子上架,埋头跟着宋姨娘和管家上门。

开门的是张阿牛,宋姨娘表明来意以后,她们这群人被迎去了厅堂。

宋姨娘小声嘀咕:“蒋姨娘,待会见人你还是揭开帏帽比较好,免得失礼。”

蒋淑宜心中哀叹,好在徐清樵有在马车上承诺过,不会为难于她,至于抖出两人之事……他大概、或许、应该是不会自毁前程。

“好。”

听见这声音,在前面领路的阿牛忽然回头冲她打了一眼,呢喃道:“奇怪,这位夫人的声音听着好耳熟,我们可是认识?”

终归是要露脸的,再者张阿牛并不知道自已与他家状元所行之事,蒋淑宜正欲借机摘下帏帽,一道女声插进来。

“阿牛,谁来了?”

第四十四章  铩羽而归

女子款款而来,颇有几分模仿大家闺秀的生疏,华丽繁复的衣裙配上五颜六色的头饰,虽显贵气却有堆迭之嫌,那张略显黄气的脸与这一身贵女打扮稍有违和,就像是女使偷穿了主子的衣裳。

花是用来衬托美人,过多的装饰喧宾夺主,反倒让眼前的女子沦为陪衬。

眼前这位,蒋淑宜正好见过,却不如那日灵动。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宋姨娘笑问张阿牛:“这位小娘子是……?”

张阿牛介绍道:“这是我们徐监丞的妹妹,馨月小娘子。”

“原来是馨月小娘子,真是出落得水灵。”宋姨娘道。

徐馨月从台阶上下来,态度温和有礼,与蒋淑宜在鸿恩寺初见时大相径庭。

“不知这位夫人是……”

宋姨娘自报家门:“我们是宁国公府上的,特来感谢徐监丞那日相助之恩。”

徐馨月眸光一亮,笑得越发温婉,殷切问:“那您就是宁国公夫人,太子侧妃娘娘的嫂嫂?”

这话令宋姨娘和管家都面色一僵,还是管家出言解释:“小娘子有所不知,我们夫人生了病,已去白云观静养,这位宋姨娘如今代为掌家,而这位怀有……”

“姨娘?”前边话未说完,徐馨月脸色剧变,冷声吩咐阿牛,“送客,今日哥哥有公务在忙,不便见人。”

宋姨娘自问笑脸相迎,又不曾得罪过这个徐馨月,惊诧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徐馨月微昂下巴,用鼻孔看人,“什么意思?区区姨娘也好意思拜见我哥哥,怎么说我哥哥也是今科状元,岂是你们这等人可见的。这位管家,素闻余夫人出身名门,掌家有方,馨月有心结交,请你转告。”

说白了,就是看不上两位姨娘的身份,也是为余氏助长气焰。

这样直白的话,当真是赤裸裸打脸。

“欺人太甚!我们走。”宋姨娘咬着一口银牙,忿然转身,用力撩起马车帘子进去。

蒋淑宜回头看了一眼簇新的府邸,也提裙上去。

上一篇: 青失遥山 下一篇: 师尊他以身侍狼[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