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九福晋(244)
九公主面色僵硬一下,咬了咬牙,为了下半生的生活,态度极低的说:“妹妹有事求九哥帮忙,不知道九哥方不方便,跟妹妹去一旁说话。”
胤禟想知道九公主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倒也没有拒绝,跟着九公主来到一旁的凉亭。
九公主先是和胤禟拉着感情,说两人经常在慈仁宫见面。
胤禟内心:扯犊子吧,老子当面就见过你三面,你都是高傲无比的姿态,哼!
说着说着九公主眼泪就流了下来,不过不破坏她的美感,反而有种楚楚可怜的味道。
不过胤禟觉得还是差了一点,毕竟他见过乌拉那拉府上董姨娘。
身体羸弱,眉宇间带着一丝丝情愁,永远穿着浅色的衣服。
和九公主这满脸带着骄傲的女人在一起比较。
董姨娘就是“正牌”,九公主就是一个“冒牌货”。
九公主还不知道胤禟内心吐槽,表情都是哀怨,表示她不知怎么得罪十哥和九哥,才让他这么介怀?甚至不乐意让她留在京城。
胤禟耸了耸肩,仿佛无赖的回答着:“不知道啊!老十没跟我说这事,我怎么知道!”
胤禟内心是:你自己一副牛逼轰轰,教育这个,教育那个,跟你四嫂真有共同语言。
九公主被胤禟这段话气的不轻,手中的手帕都快撕了。
胤禟又冠冕堂皇的说:“再说身为皇室公主,嫁于蒙古本身就是你的职责,像九妹妹这样贪生怕死,还是不要被别的人知道的好,省着污了皇室的名声,若是让蒙古知道,没准还会以为咱们大清公主都是不情愿的联姻,都是孬种,破坏蒙清联姻就遭了!”
“再说九妹妹不是一向自诩是皇祖母教养长大的吗?皇太后身为科尔沁的珍宝,怎么会排斥蒙古?自然心生向往,这些年皇祖母一直都想在回科尔沁,可因身份不方便,一直很遗憾,若是九公主有心,不是应该嫁到科尔沁,代替皇祖母守护科尔沁,看看科尔沁吗?”
九公主听着胤禟的贬低,气到快发疯,直问道:“九哥,你做什么了?难不成你娶了科尔沁的福晋了么?”
“我没娶,但是老十娶了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怎么?雅利奇你嫉妒了?可是没有办法,谁让你是公主来的,仗着公主的身份,连你嫂子都敢欺负,怎么这会就逃避责任了?”
胤禟说的句句宛如刀,扎在九公主的心尖上。
九公主站起身来,“你凭什么说本公主?你算是什么东西!”
“啪!”胤禟神色淡然的站起身,甩了九公主一个巴掌!
第178章 怒怼九公主
众人倒吸一口气。
本来朝着里走来的纳喇贵人,瞬间带着两个小宫女转身离开,头也不敢回。
“啊!”九公主捂着被打的脸尖叫一声,就转身哭哭啼啼的去永和宫找德妃娘娘告状。
德福担忧的说:“主子爷,这没事吗?”
胤禟横了他一眼,语气淡淡的说:“怕什么,一个叫头衔都没有的公主,给我一个郡王嘚瑟,本是就是以下犯上,何况她还欺负福晋。”
德福嘴角抽了抽。
欺负福晋?
爷,您真没说错吗?
您决定九公主不是把自己当做一盘菜,让福晋欺负?
不过宫里的女人就是能屈能伸。
尤其身在高位,雷霆雨露皆是恩。
奚落你时不留情面,抬举你时也能把架势摆出来。
像是九公主这样被宠得肆意妄为,也是少数。
不过可能挺多的,德福想到十四阿哥那性格,据说年纪轻轻就打骂宫女太监也是没谁了。
还有皇太子殿下,当然年仅一岁零四个月的皇嫡子胤礽被册封为太子是何等风光。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胤礽正式册立为皇太子,皇帝亲御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立储大典,并颁诏天下。
诏文中写道:“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僵之休,朕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授胤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同时,设立为皇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配备官员。
升内阁侍读学士孔郭岱,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廷敬,并为詹事府满、汉詹事。
可想而知,皇太子胤礽是在无数赞美词当中成长的。
可如今胤禟的心腹太监德福都能感觉到皇太子如今有些乱了。
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
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索额图党康熙帝立胤礽为皇太子后,其实朝中就出现了拥护皇太子与反皇太子的两大政治势力。
只不过当时并不明显。
其实德福心中想的,胤禟也想着。
如今大阿哥胤禔和皇太子胤礽都有意拉拢他。
毕竟他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内务府啊!
整个紫禁城一切都是由内务府负责!
这是多么大的权利。
按道理来说胤禟应该投靠正统继承人胤礽。
可偏偏前几日,康熙帝下谕内务府处死曾于太子的住处行径悖乱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
清朝对于男男之事,还是不如前朝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