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界这些年为什么对魔修人人喊打,是因为曾经出过太多以血为证的例子。且入魔又不可逆,魔念入脑后,即便修为再高,同样没有例外可言。
正因为如此,清虚子才完全不觉得杀了自己道侣有什么不对的。
或者说,从堕魔的那一刻开始,对方就已经被魔念操纵。若是生了怜悯之心,放任不管,真正受苦受难的还不是普通人。
所以出剑时,清虚子没有丝毫犹豫。
事后,虽然道侣的父亲,也就是太衍宗的长老对他颇有微词,却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甚至在宗门大典上还得捏着鼻子感谢他。连声谢道清虚子反应及时,这才没有给太衍宗造成声誉影响。
清虚子也得以因为此事,彻底遁入无情道,修为大大进步,跨级跻身大能行列。
只是他依旧不懂,为什么明明他做了对的事情,从那后旁人看他的视线却满是畏惧。
当然,他也不在意。
后来清虚子越爬越高,成为道门魁首,接任太衍宗掌门。
很多人都说,清虚子这个人,就像是一把衡量整个正道的标尺。他的一举一动全无私情,也全然无情。这样的人做道门魁首,便是极好的。
清虚也觉得极好,他生平在意的东西不多,既没有亲近的人,也没有渴求之物,修为就是他唯一执着的东西。
凡是修道之人,都有着一个白日飞升,羽化成仙的梦,清虚子自然不例外。
变故发生在那一年。
清虚子破天荒地收了一个徒弟。
他在少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有着惊人天赋,早早惊逢人生剧变,从此变得隐忍而成熟,沉默寡言,对力量有着十分直白的渴望和追求,并且愿意付出一切。
从此,主峰只有一人居住的洞府里终于多了些人气。
全修真界都知道,太衍宗的老祖有多么宝贝他的首徒。
凌云出门下山历练,清虚子就请各个门派掌门先喝了一圈茶,喝完茶后才慢悠悠表示自己徒弟出门历练,其他掌门都纷纷心神领会,表示一定会好好关照这位天下第一宗的小师叔。
凌云被他的仇人算计,差点身死,清虚子就一剑扫平了他们宗门的山头,罔顾修道之人最忌讳沾染的杀生因果,也要将那个仇人满门屠下。当然那人也是该死,在修真界动他人的徒弟不亚于凡间动人子孙,但像清虚子这样的还是少见。
凌云因为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清虚子就以一个承诺换来传说中的天品丹药,这才救回弟子一命。
......太多太多。
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还有一些,是只有清虚子才知道的。
天之骄子,越是木秀于林,迎来的风便会越猛烈。
这一点,当初入太衍宗的清虚子再清楚不过。
在他还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在宗门里也没少遭过妒忌和算计。收了凌云这个天资卓绝的大弟子后,清虚子刻意带着他到各个峰主长老那里去,让所有人按头认下这位新入门的小师叔,这才作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凌云以为自己所有悄悄瞒过师尊的事情,其实清虚子都基本知道地一清二楚,区别在于有些他偶尔会点明,有些他懒得说。
从来不会关心与自己无关之事的清虚,竟然也会考虑起自己飞升后,这位大徒弟改何去何从,并且暗地里为他铺好路。
除了凌云以外,清虚子这辈子从未对人如此上心过。
他带着凌云去齐国皇宫,断了尘缘,入了无情道。
他看着凌云同那狐貍少年作别,黯然失神,朝着无情道又迈一步。
他看着凌云越发冰冷,看着天下人说剑尊之名不堕清虚门下首徒身份,看着少年一点一点长大,越来越像他。
直到——清虚子终于意识到的那一天。
渡劫期之后就是飞升成仙,到了渡劫期后就不看重修为了,更加重要的是心境。若是心境无法突破,那终其一世,即使将渡劫期漫长的寿元耗尽,也是无法得道成仙的。
清虚子从大乘踏入渡劫已有百年,修为却丝毫未变,近似冰封。
这个大弟子,对他的影响有些大了。
当清虚意识到的时候,凌云对他的影响已经到了一种入木三分的地步。
体现在方方面面,虽然细微,却无可忽视。
他一贯在修真界被人评价都是冷心冷清,无情至极。偏偏对凌云,清虚总是无法真正狠下心来。
难道是自己只收了一个弟子,缺少相处的缘故?
于是清虚子收了第二个弟子。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对第二个弟子的注意,远远不及凌云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此时,他发现自己心境出了问题。
具体是什么问题,清虚子反倒是当局者迷,雾里看花,只有隐约头绪。
于是他当机立断,卸下掌门事务,明面上说的是云游四海,实际上是疏远了同两位徒弟的联系。
在他云游四海的数百年里,凌云剑尊的名气愈发高涨,甚至不仅仅是修真界,凡界也为他兴修庙宇。数百年里,凌云的修为更是直线上升,反倒超过了清虚子这个师尊。
直到凌云即将渡天劫时,清虚子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宗门。
数日后,凌云入了魔。
没有人知道清虚子当时的心情。
他一剑下去,亲手将自己的徒弟打落云巅。
曾几何时,旁人这么对凌云,清虚一剑削了对方山头。
讽刺的是,如今,却是他自己动了这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