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种田养崽日常(240)

作者: 穗穗长安 阅读记录

茶叶蛋煮着,薛满过来帮忙换阿宁歇了会儿。

等茶叶蛋煮好,豆子也磨完。

姜璃过去把茶叶蛋装入坛子里,让薛满洗锅,姜璃才去过滤豆浆。

煮完豆浆点了豆腐,时辰还不算晚。

这种灶火闲着,一起做,没有以往费时辰了。

这两个小崽子学会了也能顶一顶。

将豆腐压好放着,三人烧水洗漱。

因为院子里晾着腐竹,姜璃怕骡子晚上跑了地上起灰,院子里又没什么柱子之类的可以拴。

姜璃琢磨了半天,把绳子拴到了窗户的插销孔上。

确认院门的门栓插好,姜璃这才回屋睡觉。

一觉睡到鸡鸣时分,姜璃伸了个懒腰爬起来。

兄妹俩也跟着起来了,薛满烧火热了一下坛子里的茶叶蛋,姜璃先抱了点豆草给骡子吃着,她才进屋去看豆腐。

豆腐已经好了,她把石头抱走,拿掉盖子称重,总的有六十三斤,但还得去一下簸箕的皮。

她也不切边了,直接整个带去,要有人不要再切。

看完豆腐,姜璃把那两三斤豆子磨出来滤出浆。

趁着煮豆浆的空闲,姜璃把那俩有盖子的木桶给洗了出来。

豆浆煮熟后就直接舀在了木桶里,放入糖,还剩下一些没放糖的姜璃装进了竹筒里。

东西都弄完,姜璃去看了骡子那豆草也吃得差不多了。

她才把骡子拉过来架上车,把豆腐豆浆茶叶蛋都搬了上去。

她没再拿大背篓,只拿上了阿宁的小背篓装一下钱袋。

天还未亮,她牵着骡子拉着东西出了院子。

一直牵到村子外面,姜璃才坐到骡车上面,赶着它走。

路没那么平整,坐在上面也没多舒适,不过是比走路快一些,她到镇上比之前早了许多。

买羊肉饼的才刚刚出摊,在市集口遇上姜璃愣了一下。

“娘子今日怎么这么早?你这是买了个骡子拉车?”

姜璃回道:“是的大爷,我来一趟太远了,走都得一个多时辰,背的东西又多,有个板车方便些。

大爷点了点,姜璃经常背那么多东西他都瞧见了。

力气再大也还是会累的嘛。

“买个骡子好,可以省点力气,来回你也可以坐着。”

“是哎。”

“你今日都拉了些什么来?”

姜璃回他:“福黎,甜豆浆和茶叶蛋。”

“说起来前几日就想问你了,你那福黎什么做的?又要怎么吃呐?听都没听说过。”

姜璃笑笑:“就是黄豆做的,吃的话就是做菜,煎炒炖煮都可以吃,您要不要来一斤尝尝?”

“太贵了。”大爷说道。

姜璃笑了笑,还没说话,就听大爷说道:“你别想我每日卖羊肉饼也赚钱,我有个儿子在州府念书,笔墨纸钱都要不少,更别说束脩之类的,我这摊子还糊不住口。”

集市上没人,姜璃也就停了一下,听老爷子说起读书的儿子。

“您儿子年岁应该不小了吧?”

老爷子笑道:“是不小了,快三十了,我孙女都十来岁了。”

“年岁是不小,但一直在念书。”

“那他学问一定很好。”姜璃说道。

老爷子笑了起来,便是连眼角的皱纹都带着骄傲:“他乡试已过,拔得头筹,只等年后进京了。”

第85章 闹剧

姜璃有些惊讶,笑道:“等年后您家中就要有个状元郎了。”

大爷笑着摆摆手:“早着呢。”

嘴上谦虚着,但眼中皆是期待。

上次听闻义军打得朝廷军节节败退,这又过了许久了,不知道进展如何。

要是义军打进了京城,那明年的考试还不知道会不会有调整。

主要卖豆腐,姜璃去了常去的那地儿。

她把骡子拴在亭子的柱子上,把东西都搬下来放在石桌上,将板车推到了后面一点。

镇上的人买早食,她有好些日子没卖甜豆浆了,如今一吆喝,有不少人直接回屋拿了个瓦罐来,买好几碗回去。

上次那碗装茶叶蛋的妇人,抱着瓦罐说道:“你总算做来卖了,这东西几日没喝竟有些馋。”

“前些日子背东西多,不太方便,以后要是来卖我都尽量带上。”

那妇人看着旁边拴着的骡子说道:“你这是买了个骡子拉车?”

姜璃点了点头:“不然东西多弄不来。”

妇人说:“还能省些力气,来镇上也比你走路快些。”

说话间姜璃舀好了豆浆,包好了茶叶蛋,妇人给了铜板拿着东西离去。

时辰早,多是镇上的人买豆浆和茶叶蛋,倒也似往常一样好卖。

铁匠照常来买茶叶蛋,见到有豆浆买了三桶没放糖的,又切了两斤豆腐。

姜璃以为至少还要等大半个时辰,从县城或者其他地儿来买豆腐的人才会来,但没想到铁匠刚走,就见到三辆马车排着队入了镇子口。

都在摊子前停了下来,第一个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他笑呵呵的问:“是卖福黎的掌柜吗?”

姜璃笑着应道:“是我。”

他笑着从马车里拎出食盒来,边走边说:“我应该是最早的吧?”

“我家少爷小姐听说上次有人来晚了就没买到,等到第二天才有,所以天刚亮我们就赶来了。”

“掌柜的这福黎,现在可时兴了,家家宴客没它都算不上好宴。”

姜璃笑道:“食客们喜欢,我也就比什么都开心了。”

“您要多少斤?”

“十斤。”

姜璃揭开纱布拿刀切了两块下来,称了一下是十斤二两,报了数之后这人给了她四百零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