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往事(22)
女孩的意思清晰明了。
她拒绝。
给再多钱都不去。
那活灵活现的小心思,看得陈敬渊讳莫杂陈。
明叔什么时候退休,倒有的等。
家族替他层层筛选的人,怎会因上了年纪,而如此轻易被旁人取缔。
几十年如一日,明叔之于陈敬渊,已不仅仅只是管家,更像长者,像亲人。
但很明显,梁微宁当真了。
到他这个年龄段,似乎鲜少有什么东西能勾得起兴致。
偏偏最近发现,他竟然喜欢上了一件事,就是为难小秘书……
徐昼刚进前舱,便察觉到气氛波动。
只是与上回相比,这次先生看上去,心情不错。
抓住机会,梁微宁投去求助的眼神,希望徐昼看在同事一场的份上,救她于水火。
董事办说大不大,平日里大家相处随和,有些忙能帮则帮。
徐昼不了解真实情况,心里却也大致有数。
梁微宁此刻的状态,与他当年刚进中港时一模一样。
要知道,面对陈先生这样一位上司,即便是浸淫职场多年的老江湖,都未必能做到应对自如,何况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
每到这种时候,难免动恻隐之心。
思及此,徐昼低声对男人道:“先生近几日没怎么睡好,趁着还有时间,要不要先去后舱歇会儿。”
“几点落地。”陈敬渊问。
“大约八点半。”
小憩足够。
此时,恰逢机组人员送来几份清淡小食,梁微宁见状正要起身,对面男人缓缓抬目,让她把那份甜品带走。
“谢谢陈先生,我夜间控糖。”
很有礼貌的婉拒。
陈敬渊淡淡启唇,“不吃可以扔掉。”
“……”
她默默走过去,端起甜品碟捧在怀里,离开。
机舱安静。
看女孩远去的背影,徐昼适时替她圆场,“靓妹要保持身材,能解。”
陈敬渊轻飘飘扫他一眼,没说话。
帮人帮到底,徐昼又说:“梁秘书昨晚忘记带住房钥匙,发动态时已经很晚,可能也没睡好,所以今天状态欠佳。”
这句说完,空气愈发静的诡异。
见沙发上的男人沉默不语,一时间,徐昼有些吃不准。
半晌。
陈敬渊屈起的手指轻叩扶手,不紧不慢发问:“什么情况下,我看不到别人发的动态。”
徐昼一怔,没反应过来。
想了想,他说:“可能是,对方把你屏蔽了。”
话落顿觉不对,陈先生这是—
呃。
他尽力了。
-
后舱休息室里,梁微宁坐在柔软的单人沙发上,小口小口吃着那块蛋糕。
甜而不腻,只有三分糖。
出自意大利甜品师之手,味道挺不错。
夜间控糖,并非借口。
但老板的好意,她再三推辞就显得不识好歹。
梁微宁不是傻白甜。
刚刚在前舱,陈敬渊当时没什么反应,但心里却记下,误以为她没吃饱。
像他这般体恤下属的老板,实属难得。
出门在外阶级分明,弱肉强食。
谁会关心你饿不饿,吃没吃饱。
陈敬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因她说错一句话而面冷不悦,又能因为一处小细节,而让她拿走一份甜品。
或许,这就是传闻中的喜怒无常?
由此可见,大人物身上的通病,连陈先生也不例外。
想到这里,蓦地打了个喷嚏。
她吸了吸鼻子,看看舱壁上的温度显示屏。
二十三度,不冷的吧。
第19章 高处不胜寒
落地连雾岛,正值夜间八点半。
机组人员体贴周到,提前为陈敬渊准备好了御寒衣物。
梁微宁站在舱门口,伸手接过空乘递来的男士大衣,她将衣服折叠好,规整搭在臂弯。
直觉告诉她,空乘姐姐的心意恐怕要白费。
极大的可能性,陈敬渊不会穿。
时间到,舱门缓缓开启。
机组人员站立两边,躬身请陈先生慢走。
冷空气迎面袭来,正接着电话的男人从内舱走出,经过梁微宁身旁时未有停顿,步伐从容沉稳地迈下舷梯。
果如她所料,那件大衣没能派上用场。
外面是真的冷。
梁微宁身上也加了件薄款羊绒外套,即便如此,还是觉得寒意渗骨。
夜幕深沉,她跟随前方清贵身影,在航站楼专人的引导下,一路朝着贵宾通道口而去。
全程很安静,唯有男人磁性随和的低嗓,如同冬夜薄雾里寂静的风雪,洁净清冷,同时又被港腔粤语的音色,融入一丝难以察觉的温柔。
梁微宁不知电话里是谁。
但她猜想,应该是陈先生很在意的人。
团队下榻的地方,在济州礁台风景区内的一家五星级酒店。
这里外来游客消费占据当地经济收入的七成以上,单凭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就能登顶五大离岛环境指数排行榜的TOP1。
可奇怪的是,连雾岛旅游业发展却一直低迷不尽人意。
其中缘由无从考究,初来乍到,只能且行且看。
酒店门厅前,停放着几辆特殊牌照的黑色商务轿车。
筹备整整五年的政企联合项目,当局对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即便陈敬渊吩咐尽量低调出行,奈何上面消息畅通,早在私人飞机落地机场时,就已经派了专员在酒店提前等候。
双方见面,为首之人西装革履,热情满面与陈敬渊握手。
“一路舟车劳顿,辛苦陈先生大老远亲自过来一趟,小岛不及港区,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陈先生见谅。”中年专员领着众人往电梯走,言行礼数极尽周到,让人挑不出一丝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