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心上人她是皇后(122)

作者: 乌龙芝芝 阅读记录

桑羽听完曹将军的问题,心中不免思绪良多。自己虽然投靠了曹将军,但尚未获得他的信任和青睐,今日将军特意留下自己商议战况,或许正是有意试探自己,这一问,他务必小心作答:

“两军对垒,战机不宜再拖。”桑羽目光灼灼,语态铿锵:“寥寥数人之命,如何与百万蜀民相提并论?”

曹飞不禁侧目:“想不到桑先生文质彬彬,谋略却如过人。照你的意思,是要剿灭这些寨子?”

桑羽颔首:“将军,并非属下冷血,是因属下最清楚,那羌寨,苗寨,汉人寨,个个都有兵器粮马,若是被南靖军收编,对我军而言岂不雪上加霜。”

“索性我军先下手为强,将昂山曲水周边所有势力剿杀干净,咱们才无后顾之忧。”

曹飞听完桑羽一番陈述,觉得甚有道理,但他没有立即表态,反而让桑羽说一说自己对南靖军下一步的预判。

二人在帐中,交谈许久。

*

叛军北上受阻,两军对峙的形式举国皆知。

只是比起北方各地人心浮动的混乱场面,江南百万生民皆安宁许多。

树树秋色,橙黄橘绿。

携妻带女,登高赏枫。

豫章郡的秋日更是碧云寥廓,金桂飘香。

时逢中秋佳节,华府自打嫁出了女儿,门庭却越发冷清起来。

外头的人都道,华夫人不舍女儿,相思成疾。

可府里上下讳莫如深,夫人没有病,只是········不清楚什么缘由,家中的孩子都莫名不见了踪影。

后院内,檀木雕花架子穿上斜倚着姿容端茂的妇人,保养精致的面容却显出满满愁绪。

心腹楚大娘在身旁小声安慰:“夫人莫要忧愁,人回来了比什么都强。”

对面正是华府夫人,华婉宁的生母。

“唉,当年那道士明明说过,宁儿命格极贵,可你瞧瞧如今?”华夫人忍不住掩面弃泪。

楚大娘:“夫人,俗话说福祸相依,咱们大姑娘能保下一条命,平安回来,已经是上天眷顾。您切莫伤怀,当心身子。”

偌大的室内,只有华夫人与楚大娘,她索性坐起身,愤愤不平:“宁儿原本应该入主东宫,登临后位,享尽天下荣华,可如今与青灯古剎做伴,叫我如何不心疼?”

华夫人所言不虚,大姑娘如今的境遇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楚大娘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夫人,世间安得两全法?如今小姑娘进了东宫,保住了咱们华氏一族的荣耀,已是不易;大姑娘眼下虽然可怜,但家主也向您承诺过,过个三年五载,太子妃诞下龙脉,自然事过境迁,届时您再给大姑娘相看个好人家,安稳度日,何尝不是又一件好事?”

华夫人拭去泪水,楚大娘句句在理。

形势逼人,华婉宁安然归来,她自然不能再强求什么。

华夫人:“你让人去芙苏选一批上好的岭南锦缎,令泽阳绣娘连夜赶制成冬装;还有,晴儿素日钟爱的桂花饴糖,蜜饯果脯;另备几种滋补的药膳,快马加鞭送到东宫去。”

楚大娘立即应下来:“夫人所言极是,奴婢这就去办。”

如今的太子妃虽不是夫人亲生,但到底是华家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无需赘述。

华夫人忽然又喊她:“还有宁儿爱吃的,芙蓉点心,蜜萘果子,你也备齐,我午后要去麓山看看她。”

豫章郡城外五十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麓山,自古便是文人骚客登高品茗,吟诗作对的首选之地。

只是人们只知道麓山北坡,却不知道,麓山南坡山林深处有一座人迹罕至的道观。

此地香火寥寥,几乎无人问津。

寂照庵。

曲道通幽,草木葳蕤,狭长的石阶高耸入云。

此处以花供佛,殿内不烧香,素食清香于堂前,鸟语婉转于檐后。

华婉宁初来时,曾惊讶豫章郡竟然有这等古朴素净之地,父母将她安置在这里时,她并没有显出难以接受之态。

毕竟,这些,她早有预料。

楚二娘一身青衫,头戴道帽,恭恭敬敬守在大殿之外。

花神殿内供奉的正是群芳毓德元君,俗称花神女娘。

华婉宁一身素衣,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虔诚诵经。

道观内的日子清净,却也漫长;初来时她终日闷在屋里抄经,一个多月之后,才头一次进大殿,妙境师傅教她诵经,敲木鱼,偶尔还传授些占卜、画符之术。

日子这才徐徐展开,多了几分趣味。

她的心,也如同晨钟暮鼓一般,规律寻常。

“咚····咚·····咚·····”

伴随着三声古剎,今日的课业到此结束。

华婉宁缓缓睁开眼睛,入目便是花神娘娘的金容玉像。如今看的时日多了,越发觉得神尊眉眼柔和,满脸福相,实在亲切可爱得紧。

楚二娘还等着呢,华婉宁没有久留,轻轻提起裙摆出了门。

楚二娘:“大姑娘,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山中的秋日不必城里,大殿内没有烛火自然冷肃无比,华婉宁日日跪在蒲团上进修,实在考验人。

“无妨,我请妙境师傅一同来饮茶。”语落,华婉宁继续往前头玉清殿去,她是借宝地修行之人,所以终日都待在后面的花神殿。

但丘尼都在前殿修行做功课,寂照庵的比丘尼不多,统共才六个,妙境便是其中的掌事人。

见华姑娘来了,妙境温柔一笑:“功课结束了?”

华婉宁颔首行礼:“师傅布置的功课,徒儿全部都做完了。”

上一篇:应白 下一篇:成人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