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人她是皇后(141)
落日晚霞洒向四野,枝头簇新的嫩芽,含苞待放的野花,一切都显得那样安静祥和。
空寂的山林之间,偶有群鸟飞过。
杜坚拎着食盒终于走到了目的地。
寂照庵的侧面有一扇小小的木门,寻常他来给大姑娘送东西时,都是送到这里。一则不必打扰前头比丘尼们修行。二来,他到底是男子怕冲撞了花神娘娘。
杜坚搁下一个食盒,对着木门轻叩五下,三长两短。
等了一会儿之后。
小小的木门才应声开启。
桑青野在后头看得不太真切,依稀辨出是位青衫女子从门内接过食盒,二人点头致意后便关了门。
杜坚转身的瞬间,桑青野闪入一旁的草丛中。
待杜坚彻底离开他才出现,不远处的木门已经关闭。
他迟疑地望着眼前这座道观安静地伫立于漫天霞光之中。
中
日落西斜,光影斗转,桑青野围绕此地慢行一圈后,脚步堪堪停在了正门不远处。
寂照庵。
他痴痴抬头望着门头上三个大字,只认得最后一个,庵。
顾名思义,比丘尼们修行的地方······
伴随着两道晚钟奏响,一名身着青衫的小尼从里头将大门紧紧关上。
这一关,令他的心徒然凉了大半。
桑青野上山时还颇有几分激动,期待与阿宁的重逢,可此时心中忽萌生出一丝退意;她若是落发出家了,自己此番前来岂非打扰?
树丛中壮硕的身影霍然垂下头,气势颓靡起来:
桑青野啊桑青野,你如今是在做什么?
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这还是你吗?
他止不住在心底咒骂自己,从前的果敢决绝哪里去了?如今不仅困于儿女情长,还变得如此优柔寡断豆芽说的没错,自己当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了!
来前不是打定主意,只要亲眼见她平安便心满意足了。
而今踟蹰不前,又是为何?
最后一丝霞光在桑青野纠结犹疑之际也悉数落尽,天光灰蒙蒙,视野亦变得模糊不清。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忽而传来一道清脆的笛音,明丽轻快,声声入耳。
桑青野神色一顿,这笛声,犹一支羽箭直击他的心房!
是阿宁!
没有人比他更熟悉,那支竹笛的音色!
*
楚二娘按照大姑娘的嘱咐,将杜坚送来的桂花糕分送给庵中几位比丘尼。小师傅们虽然落发修行,但到底是凡人肉身,见了桂花糕点都欢喜得不行!
晚饭罢,华婉宁照例独自在庵中散步,今日吃到了最后一炉桂花糕,她的心情出奇的好,脚步轻快地绕着花坛转了一大圈走,直到后背微微发热了,才坐回花架下,十分熟练地掏出竹笛,最近她钟情于一首古曲《陌上逢》。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今夕复何夕,陌上人相逢。
这曲子虽然古旧,但胜在节奏轻快,令人心情愉悦。
一曲毕,她仍觉得不够,歪着头默默思忖着,再吹一首什么好呢?
八角花架下落樱纷纷,素衫女子手持竹笛的背影,落在桑青野的眼中,简直美如画卷,他眼眶微微发热,心中既喜又怯:终于见到她了。
温热的胸腔中似有热泉涌动。
华婉宁思来想去,还是再吹一遍方才的曲子吧。可还没等她吸气酝酿,头顶的花架竟微微一颤,纷纷扬扬的花瓣如雨点般落下,恍惚中,一道熟悉的身影赫然闯入眼帘。
她心神一顿,愣在原地。
他长衫广袖一副陌生打扮,缓步靠近好似踏着花雨而来,实在令她难辨真假。
桑青野喉头微微发紧,但还是开口轻道一句:“你吹得真好。”
纷纷扬扬的琼花轻盈旋转,落在来人的肩头,他的音色未变,沉稳有力,令人心生安宁。
华婉宁手握竹笛赫然起身,秀丽的脸上写满惊诧:“你···怎么来了?”
她裙摆摇曳向他的方向迈出一步。
这意料之外的相见,令她又惊又喜,走近一步似乎是想要确定,这应该不是一场梦吧?
华婉宁:“你怎知我在此?”
桑青野见她素衣淡颜,三千青丝尚在,眸中的笑意越发深重,他在心里嘲笑自己庸人自扰,却又觉得无比庆幸!老天保佑,阿宁没有出家。
面对心上人的追问,他不愿说明,反而故作轻快道:“我听说,这里供奉的菩萨特别灵验,所以来瞧瞧。”
语落,对面的女子显然不信,轻声反驳道:“你骗人!”
二人只隔着一步之遥。她黑白分明的眸子紧紧盯着他的脸,那里头有重逢的喜悦,亦有困惑不安。
桑青野见她如此,只好收敛笑意:“我来寻你,你不高兴?”
华婉宁微微一怔,她怎么能不高兴?只是,她心里到底还是有些顾忌,于是,思考了片刻才答:
“故人远来,我自然是高兴的。只是,你还没有告诉我,你如何知晓我在此地?”
她有心追问,他却不想作答。
夜色悄然而至,素月清辉,将花架下男女的身影照的又细又长。
“我途径此地,来看看你,不成吗?”
华婉宁被他这副遮遮掩掩的态度气到了,重逢的喜悦瞬间被冲淡了。
“桑青野!你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她搜肠刮肚,却想不出一个词形容他,反倒将自己气得不轻。
她眉头紧锁,双颊涨红,二人正僵持见,前头响起了楚二娘的声音:“大姑娘?”
华婉宁忽而一惊,这里是尼姑庵,凭空出现一个大男人,实在有失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