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人她是皇后(194)
他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华婉宁,小声道:“殿下也不必担忧,待姨母生了弟弟妹妹,自然有人同你做伴。”
华婉宁蹙眉警告他一眼,心道,这人还真是厚颜无耻。
“祭祀路上,不得妄言。”
她不想听面前这一大一小说疯话。
可幼帝却来了兴致:“姨母,那你快些生弟弟妹妹吧,无需多,三个足矣!”
汤圆一样圆润的小拳头上冒出三根短指头,神情中透着三分可爱七分天真。
华婉宁面色窘迫,看着幼帝与妹妹那十分相似的眉眼,她心中一软,实在不忍叫他失望。
一旁的桑青野见状则勾了勾嘴角。
她的阿宁既是帝师,又是辅国外戚,自幼帝登基后她便尽心尽力抚育左右。
她身兼数职,却唯独没有太多时间做他的将军夫人。
这三年来,他大部分时间在外四处征战,清理叛军余孽,而她则在后宫抚育幼帝,宫中规矩森严,他们夫妻哪怕见了面,议论的大多也是国事、政事。
一想到这些,桑青野心里就埋怨丛生!
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近过花容月貌的阿宁了!
昨晚,礼司典员奉命教授幼帝祭祀之礼。
他与婉宁难得双双空闲,他便想借机同夫人说几句心里话。
可温香软玉抱在怀里,他还来得及好好品尝,只因说了句错话,她顷刻就翻了脸。
亲也不许,抱也不许,非要他把话说清楚。
桑青野的执拗劲儿也上来了,二人不欢而散。
于是,才有了今日这一幕。
他黝黑的眸光如火炬一般投向她,华婉宁实在难以忽视。索性转首狠狠瞪他一眼,可那人宽厚的掌心不知何时绕到了自己身后,炽热的温度透过衣料传到她腰侧的软肉上。
她生平最怕别人挠自己,急忙以手遮口,以免发出什么奇怪的动静,叫外头宫人误解。
桑青野将夫人惊慌失措神情尽收眼底,幼帝还眼巴巴地瞪着姨母给自己生弟弟。
桑青野既是挑逗,也是报复道:“陛下金口玉言,你可不能抗旨呀!”
一大一小望着自己,华婉宁羞窘不已。
*
帝王虽然年幼,但好在有良人教导。
今日当着近千名文官武将,新臣肱股的面,一举一动都大方沉稳,帝王风范,俨然于世。
三年啊。
有幸从那场浩劫中存活下来的官员们都不免心生感叹,三年前举国混战,宦官篡位,众人都以为大汉气运将逝,可桑青野与华婉宁带着故太子的亲生子回到朝堂。
他拒绝了蜀军曹飞黄袍加身的建议。
选择抚育幼帝,匡复朝政。
三年过去了,回鹘势力早已俯首称臣,宦党叛军几乎绞杀殆尽,如今大汉领土四方安稳,黎明百姓又过上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好日子!
礼毕,乐起。
恢宏浩大的乐声之中,幼帝神情肃穆,一步一步走上属于他的高台。
华婉宁端端立于长阶之下,她目光柔和的注视着自己的外甥,妹妹临终前将他托付给自己,这三年,她抚育幼帝,恪尽职守,事事都亲力亲为。
只为告慰妹妹的在天之灵。
三年过,尘埃落定,万事向好,她今日才敢松一口气。
转眸看向身侧。
多亏有他这三年里征战四方,才能令陶陶与她稳坐后宫。
他犹如参天大树,始终托举着她们。
她凝视着夫君素来刚毅冷峻的侧脸,想起他二人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眼眶不觉得微微发热。
远处,幼帝已然等上高台,伴随着庄严的礼乐,他的身影,被无数子民看在眼里。
华婉宁忽而握住桑青野垂在身侧的手。
在他疑惑的目光中,她轻盈地踮起脚尖,在他脸颊落下一吻。
蜻蜓点水一般,却令桑青野倍感满足。
那双星眸弯弯如月,饱满润泽的唇瓣轻吐出一句甜蜜邀约:
“六郎,我知一处荷塘景色旖旎,今夜带你去泛舟游湖,好不好?”
----------------------正文完---------------------------
(略有遗憾,番外补上)
番外1 满船清梦压星河
阿宁说要带他泛舟游湖赏荷花,桑青野原本是不信的。
正值春末夏初,四月尖尖,哪来的荷花?
况且,他早已拥有了这世上最美的娇蕊!眼中再容不下任何颜色。
是夜,微风淡淡,亭台寂静。
“我也是偶然发现此处的。”华婉宁褪去礼服,换了一身轻便利落的常服。
鹅黄的软烟罗窄袖长衫,月锦白的流波云水裙,裙间点缀精致的芈华彩绣;一头长发梳成了娴静的流云髻,斜插一支点翠蝶珠钗,珍珠流苏随着步履轻轻摇曳,整个人灵动得紧。
她步履轻快地踏上雕花石阶,冲身后的桑青野招了招手,一双美眸满是期待:“就快到了。”
此处是位于长安近郊的皇家别苑。
专供皇家夏日避暑纳凉所用,但这几年陛下年幼不便离宫,这精致恢宏的别苑就暂且闲置了起来,内廷司也顾不上修缮,因此显出几分萧索古朴来。
但好在,风景属实绝佳。
别苑隐匿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中,远处群山迭翠郁郁葱葱,近处一道石砌的小溪穿庭而过,四季花草繁盛。
二人一路低声说笑,穿过雕花回廊直奔后院而去;桑青野今日十分难得,穿了件浅色的丹青圆领锦袍,刀剑俱无两手空空,姿态闲适地跟在夫人身后。
偷得浮生半日闲,此刻的他眼里唯有佳人身姿,哪里还顾得上欣赏沿途的别苑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