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放开我家女配啊[快穿](539)+番外

作者: 赐鲤 阅读记录

这一次裘寻挪到了她身边。

许商觉得她身上热乎乎的,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带动得暖和了起来。

许商感受了一下,发现她在运转内力。

“你闭上眼睛。”许商让她闭眼。

裘寻不知何意,但还是把眼睛闭上了。

“感受你体内的那股气,不要排斥它,也不要去跟随,打开所有的筋脉,让它流动,随意的流动。捕捉到它最后停留在哪里了吗?”

裘寻觉得有些好玩,她之前将御风行修炼到第九重的时候就感受到体内多出了这一种不属于内力的真气,但她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试着简单的运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去感受过它。

“好。确定它最后的位置。然后用你的内力,把它打散,全部打散。”

裘寻不懂,但还是按照许商说的做。

内力打出的,将体内的气打乱,乱到它们在体内四下窜开,无法在聚集起来。

许商又说:“现在,重新去寻找那股气。在你的体内每一个角落,重新把它们聚拢,顺着体内的筋脉再次游走,回到它先前被你打散的地方。”

裘寻再次尝试,但是这个过程很慢。

她将那股气再次聚拢起来的时候,发现外面传来了鸡叫声。

她居然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而她毫不知疲倦,也不知道时间的流逝,仿佛陷入了和那团气戏耍的乐趣之中了。

裘寻醒了过来。

然后许商问她,“怎么样?那股气重新聚拢了吗?”

裘寻点头。

许商轻笑,“现在尝试着在体外寻找那股气,然后顺着你的筋脉和那股已经被你聚拢的起汇合,等它们全部凝聚在一起,像一个小球一样,再用你的内力把它们重新打散,然后遍布你身体的每一处,你再和之前一样把它们重新聚拢起来。”

裘寻点了点头,“感觉身体好像有了一点点变化。

许商失笑,当然有变化,昨天晚上裘寻引气入体成功,又学会了练气,练气一个大周天,现在学会了聚气引灵,从武修成了灵修。

从武者变成了修士,身体当然会有变化。

不过这个世界的灵气太少了,最多只能达到筑基,且需要灵根的配合。

“以后每晚都要运行一遍,对你身体有益处。知道了吗?”

裘寻闷闷的哼了一声,乖到让人想欺负。

“你练的那些功法,都是你师父让你练的吗?”许商问她。

裘寻点头,“是。师父给我,我就练。”

功夫不是练得越多越好,裘寻无疑是个练武奇才,所以才在这种大杂烩的填鸭喂养方式下都能把每一门功夫练到最好,甚至有一些练到了极致。

但是这对她本人是一种致命的损耗。

而且裘寻练的功法当中还有一些是不够纯粹的,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的武功,时间久了裘寻哪怕再纯粹,也很容易走火入魔成为疯子。

所以许商才想试试看,能不能引导她修炼,好在裘寻的悟性极高,只是和她说了一遍,她就能自己悟出来。

不少人会被困在第一步,感受不到那股气,也有一些习武天才能够感受到那股气,并且能够聚拢,却无法打散。

无法打散便无法再聚,不能再聚变只能受着那一点点灵力去消耗殆尽,无法循而复始凝聚得更强。

还有人是只能感受到体内的,这一部分是练体成功,但修炼需要有灵根配合,灵根则是用来吸取外界灵气,类似于树木的根系,在外部吸取营养输送到丹田。

而没有灵根的人,是无法吸取天地自然的灵气,也就无法做到引气入体。

做到了引气入体,便是练气,将自然灵气炼化成灵力,能够供自身修行所用的灵力,到了这一步,再稳定一段时间,积攒足够的灵力就可以扩展自己的身体筋脉根骨,从而迎来天雷,在天道的帮助下完成一个修士的入门,筑基。

此后才算是踏上了仙途。

这也是为什么修仙门中各大宗门世家,练气弟子多为外门或记名弟子的原因,一般这些弟子也称之为杂役弟子,因为他们大概率是没有可能踏上仙途的。

但是像裘寻这样有天赋有灵根的,应该能走很远。

许商想着要不要给她弄一个修炼的功法,这样或许可以帮助她快点筑基。

结果她刚刚想完,天上突然聚起了雷云,天空乌泱泱一片黑了下来。

很多人被这突然变故的天气吓了一跳,许商从窗户里探头出去看了看。

发现是天道在警告她不要胡来。

看来这个世界还没有达到修炼的阶段,大多数人还只能止步在习武,所以她只能歇了心思,以后将一些内功教给裘寻就好了。

如此能够让她修生养性,避免因为功法过于杂乱而走火入魔。

突然变故的天气,让很多人大为诧异,甚至在思考这天下是不是要有什么变故了。

实际上他们想得也差不多,若是许商真的把修行功法给了裘寻,这个世界却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了。

第274章

她们在这里住了两日, 然后绝情谷的谷主才来找霍麟瑾。

并且以谷中接待客人的礼仪来招待了她们。

“谷中事务繁忙,怠慢了诸位,见谅。”

谷主是一个年轻的女人, 至少看起来很年轻。

许商估摸着她应该是依靠御风行达到了第九重, 此后误打误撞自己摸索出了灵气的运用, 最后长期的练气可以将她的容颜保持住。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变得如此年轻的缘故。

“谷主客气了。”许商在她敬酒的时候,陪她喝了一杯,之后便是一些场面话。

上一篇: 路人A赘入豪门后 下一篇: 所爱如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