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寻人启事(141)

作者: 陆雾 阅读记录

“笑话,你算什么东西。你下贱,我喜欢上你,他妈的更下贱。你简直……”郁川张嘴,却发不出声来。刀已经捅进了他的腹部。他当初教宁文远的策略是对的,再凶悍的人,内脏挨了一刀,也会痛到蜷缩,再无还手之力。

宁文远迅速拔出刀,换了个位置再补上一记,这次捅得更狠。郁川倒在地上,似乎有话要说,宁文远凑近去听,以为他死前还要咒骂自已。

但他只是道:“我活着,我哥不信了……死了就不一定,你跑吧。”

宁文远心乱如麻,下意识想把刀拔出来,郁川却用最后的力气虚握住她握在刀柄上的手,然后闭上了眼睛。

是啊。宁文远立刻冷静下来,把刀拔出来,血流得到处都是只会更麻烦。哪怕是现在,她的上衣已经溅到点点血印。

那一瞬间,宁文远也有些看不起自已。因为哪怕悲痛欲绝,她还是熟练地清理起现场,拿出郁川的手机,关机,取信号卡。再去掏郁川的口袋,找出几张发票和一把钥匙。最后把沾了血迹的毯子卷起来,盖住尸体。她打了一桶水,开始拖地。

第93章 无痕

岳进又把当初那块白板搬了过来,那七个问题中解答了一大半。

第一,宁文远在上个月9号晚上接走了董云淼,来到了康安新村,并在那里杀死了董云淼。之后抛尸并逃至临江。郁川在9号受伤之后,伺机逃走了。六天前,也就是本月1号,郁川又潜入宁文远的住处,伺机杀害她后又焚尸。

第二,董云淼被杀的第一现场暂定为康安小区,虽然小区内的监控已经无法找到,但是小区外的商铺较多,或许会有监控拍下宁文远当晚的踪迹,运气好时,行车记录也能派上用处。已经派人去排查了。

第三,王常安的死必然与宁文远有关,但是宁文远杀死王常安依旧不明。不过局里已经打了报告,抽调更专业的法医来,或许会有解答。

第四.宁文远肯定有同伙。现已知的同伙有郁川和一位女性。

第五,吕雯莲帮助宁文远杀人骗保,事后又被灭口。但巨额保险金依旧有一部分下落不明。

第六,郁曼成暂时无辜,但他可能会为了包庇弟弟而隐瞒线索。还需要重点关注。

第七,本案的赃款暂定为两千七百万。一千两百万为保险金,一千五百万是长荣的高利贷非法所得,此数额为预估,有新线索后会再调整。现已缴获八百万,另有一千九百万下落不明。

但老的问题解决后又带来新的问题。围绕宁文远的死,又多出了很多疑点。

岳进道:“首先,宁文远在12号采购过日常用品,然后就没有出过门,可是冰箱里的牛奶是29号生产的,哪里来的?如果是快递跑腿一类的,离她最近的超市就在八百米外。为什么不自已出门?”

闻谦道:“她可能是害怕自已已经被通缉,尽量不出门以免被认出来。这个不算疑点。”

“好吧,那另一个问题。她的冰箱里还有一叠一次性塑料杯。谁会把这种东西放在冰箱里?”

“这也不算疑点。宁文远没有用茶杯,这是她临时的住所,她就用一次性杯倒水喝,减少生活痕迹方便随时逃走。房间的柜子里没有任何东西,她把本来放在柜子里的塑料杯,放进冰箱里方便拿取。”

岳进斜了她一眼,道:“感觉你蛮有生活经验的。你平时是不是就是这种懒人?因为懒得洗,什么东西都用一次性的。”

闻谦笑了一下,没否认,道:“忙起来的时候,为了方便,我确实是用一次餐具,吃完就扔了。没办法啊,我家里也没人给洗碗啊。”这多少是暗示岳进家里还有个能操持家务的妻子。

岳进吃瘪,只能道:“算了,这种不算疑点的细节先不提。着重于监控,假设那个戴口罩的人是郁川,他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不是受了伤,本来我们都以为他死了,他怎么还能千里追杀宁文远到临江?他要是有这样的缜密计划,都能想到烧毁尸体,来模糊死者身份,那为什么就想不到带走宁文远的电脑呢?”

“可能走的急吧。郁川是冲动犯罪,未必所有事都想的那么周全。”闻谦道:“岳队,你是不是受到郁曼成的影响了?他肯定是千方百计想理由帮他弟弟脱罪。”

“也不能说是被郁曼成影响。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郁川杀宁文远,至少不是主谋。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如果凶手不是和死者有深仇大恨,或是有特殊目的,很少采用焚尸的处理。连宁文远和董云淼的那点交情,都记得给他穿条内裤。郁川大概率还受了伤,至于这样吗?杀了她不够,还要焚尸?山上放火,火光很烈,一旦被人看到,跑也跑不了。而且焚尸时目击者见到的一男一女,男的是郁川。女的是谁?”

“会不会那具尸体根本就不是宁文远?是她自编自导的金蝉脱壳。”闻谦突发奇想道。

“想法很好,思路很广,我也想过,可是操作性为零。这具尸体和宁强的dnA鉴定结果出来了,就是亲生的,而且宁文远做过阑尾炎手术,尸体上也有痕迹。焦尸就是宁文远。”

“那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还是主要做经济犯罪,确实一线办案的经验不足。没什么好的想法了。”闻谦发现自已的心态也变了,换在往日,她是绝不会这样爽快承认这种不足。

她过去对所谓的基层经验论是嗤之以鼻,想着经验也不过是老油子混资历的一种漂亮说法。但这段时间深入一线,她是切实明白了功成多积于微。走访、问话、看监控,乍一听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却是日以继夜的操劳。而许多藏在不经意处的线索,也确实要靠有经验的前辈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