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姜敏以后还真能造成一番事业。
她们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包括所有师长都认为,一个学法律的人才在未来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专业的领域里,而应该涉及到各行各业。
就好比现在开放了个体经济,也应该需要有法律意识的个体户进行带头作用,如此才能携头并进,一个法律系的毕业下海从商,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应该仅仅只是法律系的,而是各种研究人才,都应该走出研究院,想想怎么用技术变现成商业利益,自力更生搞研究。
艾小冰抿了抿唇,别真的到以后,不是她笑姜敏井底之蛙,而是姜敏笑她井底之蛙。
去到国外,除了那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现代钢铁社会的见识外,自己还能学到什么?
临到这时,艾小冰终于沉下心思考自己去国外究竟是做什么的。
她一定要学成归来!才不至于让她们看扁。
可她是学法律的,去国外也只能学国外的法律,将来进跨国企业?或者在国外当律师?回国翻译法律材料?提立法建议……
这些事情好像是没什么可骄傲的。
一国法律,也得根植于土壤,回来后还得重新学国内的法律,重新接受日新月异的国情……去跨国公司上班?万一同学都开了跨国公司,在国外当律师?不要啊……回国担任教职?担任外国法律研究者……好像也就那样,她有什么可自傲的?
临到这时,艾小冰才想起,自己出国究竟是图个啥,就是先见见人家发达的国家的生活方式?
可如果要比金钱收入生活,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其他人。
宿舍其他几人投资赚了一笔大的,目前也还没有规定公职人员不能经商,甚至听说目前还有这样的一股风气,那就是地方用政策鼓励公职人员留职下海经商。
意思就是,岗位给你留着,你经商成功了,那你就经商;不成功,继续回来干你的公职。
从教室里出来,艾小冰脸色没有了一开始的骄傲忘形,反而陷入了混沌,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
王师师倒是挽着姜敏的手,乐滋滋走出教室:“敏敏,我就应该跟你一样,多看点历史,多看了历史,人就想得开些。”
“咱们的四合院多么有历史底蕴啊,我也得想办法买一套。”
姜敏这时候道:“你要是想买房子,也许可以等等明年,兴许会有商品楼房,这个住着方便,等以后再有钱了买一套小四合院……”
“商品房吗?你说得对……现在买卖房子的不多,但以后肯定会又更多的房屋买卖。”
王师师点了点头,从古至今,买地买房都没错。
第 98 章
周六, 在张骁的陪伴下,完成所有手续的姜敏去银行存钱, 这几十万的收入,全是交了税过了明路后的合法收入,也能大大方方存进银行里去。
这时候在银行存款,一年大概有五个点的利率,一百万一年就有五万的利息!
姜敏知道未来几年,银行的定期利率一直在涨, 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有些地方小银行,整存整取一年期,甚至能有七八个点的收益。
意思就是一万块钱,存在那里, 啥都不干都有八百多一年。
十万就有八千多的利息,整存整取三年利息更高, 有些能有十个点。
但在八十年代,也极少会有傻子专门拿去存银行吃这几个点的利息, 每年的经济都在飞速增长, 一万块钱拿去投资做生意,赚到的钱绝对比八百更多。
可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这样储蓄利率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财富增长方式。
但是每年工资也长得很快, 一年积攒下来的钱都用来买彩电之类的大件家用电器了。
姜敏如今手里已经有三十多万, 这笔钱用来购买她们那座四进四合院足以,可她并不急着现在购买, 反正按照历史轨迹, 到了八二年也没能集体卖出去。
手里有这几十万,她还想着钱生钱, 等到明年想办法和赵珊珊开一家酒店宾馆,甚至是一家接待国外游客的旅行社,以及——出国留学外语考试培训班。
赵珊珊说,大量的港岛人都在往国外跑,同样的,姜敏也可以预计,未来她们国家,也会有无数的人想要往国外跑,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在国内当一个出国中介也是个很好的行当,未来出国的人络绎不绝,她们所能赚到的金钱亦是滚滚而来。
与此同时,还有衍生出来的行业,比如:卖房中介。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很多出国的人都是卖房卖掉国内一切东西出国的,自己入手自然很难,也会交由专门的人士打理,而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空白。
兴许还能捡漏到很多好东西,人家心心念念要出国了,各种东西自然也都心甘情愿的贱卖,有道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就好比各种古董古籍收藏品,这些东西从正常的海关是很难带出境外的,如果不打算回来,肯定要把这些东西处理掉。
其他的城市暂且不提,但是京城这个文化城市,很多人,或者说大部分人,家里都可能保留着不少“老物件”。
如若趁着八十年代以后的出国热潮,从中多淘点宝贝,那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自从去年夏天之后,姜敏就迷上了和张骁一起淘宝贝,老物件真是令人着迷啊,如今京城的古玩市场还没兴起,市面上多得是“真家伙”。
自己的男友喜欢古籍文人墨宝,姜敏就想着实现他的愿望,反正他们有机遇,又有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