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米粮要粮票油票,买工业票要工业票,大多数人买不起东西缺的是钱吗?缺的是工业票。
姜敏知道不少人家里,如果是夫妻双职工的,这么多年下来,攒着不少钱。
工业生产落后,工业品产量低,价格昂贵,供不应求……改进生产线后,工业品价格能低一大半,工业社会越是发达,工业制品越是便宜。
姜敏叹了一口气:“我现在必须得承认,我是个井底之蛙,艾小冰她们去国外,应该都能轻轻松松过上伯克纳夫妻那样的幸福生活。”
“不用存钱,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攒点钱还能随随便便出国旅游。”
“……虽然这也攒的太少了,就那么一千多块钱,让人无言以对。”
“我还以为这些外国佬个个都有几万十几万。”姜敏继续道:“你看我们国人家里说穷虽然穷,但很多都是哭穷,尤其是一些老太太,嘴上说着吃不上饭,背地里不知道藏了多少金银……之前那家在闹,听说老太太藏了几千块钱呢。”
“还有那些农村的,说没衣服穿吧,但是几千的房子又都盖得起来,儿子娶媳妇上千的彩礼都掏的出来,说是穷乡僻壤,也还要讲究门柱……”
张骁笑着听她说这些话,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含笑问她:“那你说伯克纳夫妻俩日子过得还挺好的?生活条件也富足?他们在米国算是什么人?”
“什么人?应该算还挺体面的人吧。”
张骁:“如果资本社会是个金字塔社会,那他们应该是底层人,当然,我也没过去,更没亲眼见过,兴许还有更底层的人。”
“底层的人?底层的人也过得这么好,这也太有钱了。”
张骁笑了:“你看,他们好像有一半的时间过得还不错,但是还有另外一半时间比你刚才说得那老太太还要穷。”
“有的人估计一个月有很多日子身无分文,还得靠借贷度日。”
“那跟穷人有什么区别?”
“我们国家这时候的穷人,哪怕过得再穷,生活状态也比古时代的穷人过得更好,同理一样,这跟社会生产力相关。”
姜敏愣了下,接口道:“你说得也对哦,”
“没钱了就得干活,才刚发了钱手里没几天又一个子不剩,又得回去卖力干活。”
“在一个高度发展的资本社会,他们却始终无法获得资本,总是陷入忙碌与贫穷,所以他们就是资本社会的穷人。”
姜敏摇摇头:“可按他们说的,一些跨国企业的高级职工,一个月赚上万美金,照样花光还要靠信贷过日子……这样赚多少花多少,没有后顾之忧,及时行乐不是挺好的嘛。”
张骁:“我就举个例子,你同学王师师给电视剧投了钱,最后得到两万分红,她出了多少劳动力?”
“没有。”
张骁:“她只出了钱,其他的什么都没干,她这两万块钱绝对比跨国企业光鲜亮丽的职工赚得更加轻松。”
“所以你想想他们国家的上层人应该靠什么赚钱?”
“别把资本家想得太良心,资本家赚了钱,就会借贷扩大再生产,这些借贷的钱谁来还?当然就靠伯克纳这些人来还债,你看他们买买买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实际上他们就是帮资本家还债的债奴。”
“人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外,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他们买东西,也是在帮资本家还债。”
姜敏道:“可买那些东西让生活变好了。”
“对,还会促进经济发展,但这也会造成分化,一部分人靠资本赚钱,一部分人靠出卖劳动力赚钱。”张骁笑着道:“所以人家也设计的好啊,底层人琢磨一下感觉被剥削了,但是看起来物质条件也挺好的。”
“能当上资本家的还是少数。”姜敏忍不住笑了声:“我刚还在想我们这边的人爱存钱是不是因为过于贫穷,现在想想可能是聪明的做法,如果去到国外还喜欢存钱,那么就很快能攒下原始资本……说不定能有不少人去那边当上资本家。”
“哪有那么简单,人家社会发展到今天,肯定会有策略惩罚那些不爱花钱的人,宣扬鼓吹花钱的好处。”
姜敏道:“赚了钱不花那不是挺傻吗?赚了钱不就是过更好的生活,我还觉得自己抠门了呢,就跟葛朗台似的,赚了几十万,买了几万的钢琴都肉疼。”
张骁:“资本竞争也残酷,民国时候的首富,都是开工厂赚了钱,前期不分红,一直用利润买机器,再开工厂,赚了钱,买机器,再开工厂……而那些早早把利润分了的,辉煌一两年,死成渣了,只能被同行低价兼并。”
“所以,想要富贵,前期要忍。”
姜敏好奇道:“总忍着不花钱,当富人还有什么意思。”
“当你手底下的资本膨胀起来,每天都能给你带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你每天花个上万算什么?”
“啧啧啧——”姜敏点点头,“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得亏你从小生长在红旗下,要不然,骁骁,我觉得你很有当险恶资本家的天赋。”
张骁摇头:“这些不都是最浅显的资本经商道理,你没看过资本论吗?”
“学也是都学过的……”姜敏细想了一会儿,“可我们以前离资本社会太远了,哪怕学过也想象不出来,那只是书本上的道理。”
“不过按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必定会有经济危机,资本疯狂扩张,底下的债奴早就被压榨的负担不起……”
“不过,人家米国倒好,怪不得呢,至少未来十年是没什么经济危机也没什么债务危机了,有我们帮忙偿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