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拍太多,等我二十岁之后再拍,显得我成熟点。”
姜敏嘲讽:“呵呵,有些人总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成熟!”
张骁笑了,他骑着车带她穿过荷花田,水面上蜻蜓扇动翅膀,飞掠到另一朵荷叶上,风送来水的清香的味道,一切都很美好。
姜敏抱住他的腰肢,将脸颊贴在他的背脊上,坐在自行车的背后,她感觉自己很幸福。
耳边只有风呼呼地吹,她却好像听见了一首钢琴曲,曲子里的爱意藏不了,她被风裹挟着,也被满满的爱意包围着。
*
南方,田新村,大队长回村里的时候,带回了几封信和包裹,中午没吃饭,先送去了崔阿婆家。
“姜知青给你家寄了些东西。”
崔阿婆感觉很新奇,那些娃子已经离开快一年了,很多人,走了就是走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有些狠心的,把孩子留下来,自己跑了,唉,最闹腾的,还是那些已经嫁进村里的,看着人家回城,天天搁家里闹。
崔阿婆让自己的大孙子念念信上写得是什么。
孙子盘春亮道:“姜知青说以后可能会恢复高考招生,寄过来了一些学习资料,让我和梅梅多看看,时时关注新闻动向,将来有机会考上大学。”
崔阿婆愣住:“这……这什么意思啊?”
“就是能考大学,考完了分配工作,当工人,当干部,当医生,能成为城里人。”
“姜知青她说首都城里最近召开了教育大会,似乎有提出恢复高考招生的建议,让我们多准备准备,有可能今年或者明年就要恢复高考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盘春亮念着这些信,他还觉得不可思议,高考,那是他小时候的事,这都暂停快十年了吧,又能参加高考了,分配工作,能端铁饭碗?
“姜知青给寄了不少学习材料,还让我给桃桃她们也送一些,告诉她们消息。”
崔阿婆高兴道:“那可太好了!姜知青这丫头是个有心人,知道这消息,还不忘告诉我们……那你可得赶紧复习,别辜负人家的一片好心!”
“考上大学,考首都的大学!咱们也去故宫看看。”
盘春亮点点头,连忙拿着信往外跑,告诉其他人这个消息。
这封信引得村里人议论纷纷。
“姜知青人不错啊,回城了之后还记得咱们这。”
“怎么不寄点城里的好东西回来,反而全是什么学习材料。”
“你以为不值钱?这东西金贵着呢。”
“杀千刀的,我儿媳妇现在闹着要考大学……”
信的内容在村里引起了连锁反应,有人信,有人不信,有的人兴奋,有的人憎恨,信的人已经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盘春亮和妹妹便是下狠心学习的人,村里还有人笑他们兄妹。
“就你们还想考大学,少做那些黄粱美梦。”
“踏踏实实吃老天爷的饭,才是我们庄稼汉子该做的事,读书读多了,就成个书呆子,把脑袋读坏了。”
“是啊,人还是踏实过日子的好。”
一九七七年十月,姜诚平的电影拍摄结束,十月二十一日,各个广播电台和新闻报纸都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高考招生处围满了人。
新华书店门口挤满了人。
姜敏没去书店看情况,她提前准备的复习材料已经卖疯了。
第 49 章
高考的报名时间在十一月, 还有大半个月后才能报名,尽管大家还不清楚会考什么, 一个个却是赶紧上书店买书。
“我买到了《几何》。”
“我先看这本,等几天跟你交换。”
“我搞到了一套复习材料!”
张骁答应帮姜敏卖复习材料,他把姜敏收集汇总的材料分成十个部分,也是找不同的人做刻蜡板,分散着在许多地方私下出售。
在京城里卖得少,主要发出去全国各地, 他利用自己认识的人脉资源,人家一看不过是学习资料,还以为是做好人好事呢。
现在的各家出版社都在加班加点地印刷,就为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为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高考报名人员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料——但这哪儿够?
姜敏卖得复习材料, 也就几毛钱一份,很多人顺手买一份回去, 发现里面的内容还不错,又接着五份六份的一起买, 帮朋友带一些。
“同样的, 我买三份。”
“买那么多做什么?”
“一本放房间里,一本放厕所里,一本我随时带着, 时时刻刻背啊!”
“……”
卖学习材料得来的钱, 都是现钱,大多是零散的钱票, 存放在出版社的房间里。姜敏在本该复习的日子里, 大把大把数着钞票,尽管那都是些几毛几分的小钞票……数起来一把把堆在那里, 着实惊人。
很快,收入破万了。
比她想象中的更快,钱被张骁装在一个上了大锁的箱子里,姜敏不好在这个时候拿去银行存钱,只能堆在家里。
在十一月高考报名前那天,屋子里的钱已经堆了十几万,她心肝儿乱颤,已经打算收手不干了,另外的钱,让别人赚去吧。
有了这些钱,无论是将来做生意办事业还是买房子,都有了本钱。
张骁听她的意思,在还有剩下来一个月的时间,两人不干别的,在家好好复习高考。
“十八万……”姜敏仔细又数了一遍钱,她的脸上满是潮红,又被这个数字激动得心潮翻涌。
张骁没忍住摸摸她的脑袋:“别犯财迷了,天天搁这数钱,别把脑袋里的知识数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