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庶女宅斗日常(107)

作者: 周逾春 阅读记录

将两枚玉佩合二为一,玉佩完完整整的出现在姜怀书眼前。

玉佩上面雕刻着龙凤花纹,玉体晶莹剔透,是上好的羊脂玉,姜怀书虽然不懂玉,但能看出来这枚玉佩价值不菲。

有些事不能想,姜怀书怕自己猜测错了,摇了摇头,便想起给皇帝配的药还没完成。姜怀书立即着手配制解药。她细心地将各种药材按照比例调配,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马虎。经过一夜的忙碌,解药终于配制完成。她望着那瓶中清澈透明的液体,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它能成为皇帝的救命稻草。

回京

夏雨繁多,早间还太阳高悬,这会儿就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姜怀书面色平静地看着窗外的雨,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有些阴沉。她不知道今天进宫会发生什么事,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去面对。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能被情绪左右。

临行前,姜怀书特意换上了最为朴素却又不失端庄的衣裳,她知道,在皇宫之中,过于张扬只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她唤来彩绣与翠竹,简单交代了几句,让她们看好家,等她回来。然后,她带着纳珠出了门。

一路上,街道两旁人声鼎沸,百姓们纷纷议论着宁大将军回京的盛况,仿佛整个盛京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期待之中。

姜怀书坐在马车上,心中却是一片宁静,她的心思全在那即将面圣的解药之上。

马车终于抵达皇宫门口,姜怀书整理好情绪。她下了车,跟着太监走进了皇宫。她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进宫一切顺利。

到达皇宫后,经过层层通报,姜怀书终于被引领至御书房外。她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衫。才由着内侍领进去。

御书房内,皇帝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臣女姜怀书,参见陛下。”姜怀书跪拜行礼,声音清晰而坚定。

“平身。”皇帝的声音不怒自威,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挥了挥手,示意姜怀书上前。

姜怀书双手捧着装有解药的玉瓶,缓缓走到皇帝面前,恭敬地呈上。“此乃臣女为陛下精心配制的解药,请陛下过目。”

皇帝微微眯起双眸,审视着眼前这个小姑娘。他知道,姜怀书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但他很清楚才华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

姜怀书感受到皇帝的注视,心头一紧,但她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态。她深知自己的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果不能得到他的认可,那么她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所以,她必须让皇帝看到她的价值和能力。

皇帝接过玉瓶,目光在姜怀书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他轻轻拔开瓶塞,一股淡淡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

他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片刻之后,他开口问道:“这药有何功效?”

姜怀书微微一笑,回答道:“回陛下,此药名为‘清毒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痰之效。对于陛下所中的毒,可起到解毒祛邪、调和阴阳之作用。”

皇帝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他相信姜怀书不会欺骗他,因为她知道欺骗皇帝的后果是什么。他放下玉瓶,对姜怀书说道:“朕会亲自验证此药的功效。若真如你所言,朕定会重重赏赐。但若有半句假话……”

说到这里,皇帝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之色。

姜怀书连忙跪地谢恩,道:“多谢陛下信任。臣女愿以性命担保,此药绝对有效。”

他微微点头,示意一旁的太监取来清水,亲自试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御书房内静得只能听见皇帝细微的呼吸声。终于,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与轻松的笑容。“好药,姜氏之女,果真是朕的福星。”

姜怀书心中一喜,连忙跪谢皇恩。

“陛下,这药需喝上一个月,方才有效。”

姜怀书把药方交给王公公,嘱咐道:“每日两次,陛下需按时服用。”

王公公记下后,便将药方交给太医院的人,让他们每日煎好药送来。

姜怀书出宫后,纳珠在等她,这会她没什么事就想去看看宁大将军回京的盛况。

盛京西市,长安城门。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城门口聚集着众多百姓,他们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

"宁大将军终于回京了,有多少年没见过宁大将军了。"一个老者感慨道。

"少说也有十几年了吧。"旁边的年轻人附和着。

"这宁大将军也真是可怜吶!"另一人道:"当年他家惨遭变故,父母惨死,家破人亡,自小就去镇守边境,这一守就是十几年啊。"那人刻意压低了声音,但周围的人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宁大将军是否已经成家了。"有人好奇地问道。

"据说宁大将军还未娶妻呢。"

"这是真的吗?"众人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姑母家的女儿的孙子在宫里当差,听宫里那些人说的,难道还有假?"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今天特意请了一位画师,特意让画师把宁大将军的风采画了下来,到时候一幅画卖一百两银子。”

“……”

"那位为什么要忌惮宁大将军?"有人不解地问。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那人大声解释道:"宁大将军手握重兵,战功赫赫,如果他有心争夺,恐怕……"说到这里,他突然闭上了嘴巴,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

上一篇: 不是孽缘 下一篇: 做冷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