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大佬自传里成了白月光[70年代](88)+番外
自从家里出了个工人,江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既不用再为江盛的学费生活费发愁,也不用担心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大队里的社员们见到江家爷俩,也尊重了许多。
谈不上是巴结讨好,纯属觉得他家出了个端铁饭碗的正式工人,人家整个家庭成分都更进步了。
这年头,试问谁不羡慕那些旱涝保收的工人啊?
也间接的让村里不少人家都重视起了孩子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江盛能有这份工作机会,是因为他性子好,学习好,得老师喜欢,才给推荐的。
指不定下一个“幸运儿”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呢?
江盛要回家的事,之前就写信回来告知过,等江盛冒雨回到公社,距离溪南村还有十好几里路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有个人影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正蹒跚着往这边走。
这么大的雨,黄泥马路上轻易见不到一个人影,再看对方走路摇晃的姿势,江盛一眼就认出了是自己父亲。
今天的雨忒大,早上的时候还算是中雨,这会儿都中午了,倒是有了越下越大的趋势。
江盛把裤脚挽得高高的,鞋子也早就脱了用草绳串着拎手上,这会儿看见父亲竟是迎出了十几里路,脚下不由加快了步伐。
到了近前,江盛把伞往他那边挪了挪,“爸,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江父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视线努力透过雨幕去打量儿子,见对方没有黑也没有瘦,精神还特别好,这才笑了笑:“这不是早晨天毛毛亮才忽然下起这大雨了吗?我和你爷爷想着你得是早上三四点就从厂里出发,肯定没带上伞,就想着给你送送伞。”
说完江父又看了看江盛手里这把大黑伞,这伞看着就不便宜,既干净又厚实,下这么大的雨,里头都一点没浸水。
可跟他仔仔细细清洗晾晒收起来的大花伞不一样。
江盛既心疼又感动,“我都这么大的人了,下雨了也知道找地儿躲躲,再说了,现在天气这么热,就算是淋了雨也当时顺带洗了个澡了。”
雨太大,不适合说话,两父子就又一块儿往家里赶。
两人都是走惯了路的,即便江远行脚瘸了,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十几里路让两人闷头一赶,前后三十几分钟就顺利地踏进了家门。
江爷爷早就在家伸长了脖子盼望着,两人一进屋,老爷子就又是毛巾又是热水又是干净衣服又是姜茶的。
忙忙活活完,江盛一身清爽地重新从房间里出来,这才开始把带回家的东西都捡出来。
得知嫁去隔壁白鹭公社的赵美丽竟然让她闺女买了好些东西带给自己,江爷爷惊讶万分,等脑子里过了一遍,就瞅着自己越发生得俊俏的孙子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江盛还在埋头整理东西,一时没注意,倒是听到赵美丽名字而牵扯出对亡妻思念的江父察觉到了。
说是给江爷爷买的礼物,实则都是他们家可以用到的实用物件,江爷爷大概明白了赵美丽的意思,因此也没说不该收人家东西,占人家便宜的话,只是感慨道:“一眨眼的功夫,赵丫头的闺女都要长大成人了,当初刚见到这丫头的时候,她自己都还是个又黑又瘦的小丫头片子呢。”
人老了,总免不了忆往昔,江盛早就习惯了,随口附和道:“时间确实过得挺快的。”
可有时候时间又过得很慢。
好在期间还能有些事用来消磨时间。
江盛开始全力以赴地学习钻研起鹿姝新送的那套丛书,除了工作就是看这套书,还四处找了各种相关类型的题来做,又挑选了一些典型例题另外拿了个笔记本,用鹿姝最喜欢的字体誊抄上去。
期间还有同事邀请他去参加工联的友谊舞会,江盛一概推辞,心里的想法是鹿姝都说了她一直有在学习这套书,那自己得抓紧时间赶上进度,免得下次鹿姝过来时自己把握不住这个绝佳的共同话题。
在这样平静又充实的日常中,国庆节终于来了。
已经小学毕业,刚升上初中一个月不到的鹿荣已经可以称一句半大小子了。鹿姝家的男同志们没有一个矮的,再加上不缺吃喝,鹿荣没事就成天往外跑,不是跟小伙伴们上蹿下跳,就是跟着潘解放到处跑,相比起当年送鹿姝上高中时那个可可爱爱的虚假的小男子汉,这会儿他已经算得上真正的小男子汉了。
也是因此,听鹿姝说要带鹿荣一块儿去海兰县看那边的国庆表演,两位大家长都没有太担心,只是叮嘱了两姐弟出门在外要注意钱财存放,别走僻静小道,别好奇心太旺,之类云云。
这还是两姐弟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别说鹿荣了,鹿姝都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一路上转了两趟车,终于在中午饭点的时候顺利抵达海兰县。
刚下车,都不用多在人群里逡巡几秒,鹿姝一眼就看见了鹤立鸡群的江盛,惊喜地垫起脚朝也看见了她的江盛挥手。
一边的鹿荣眉头压了压,暗自打量江盛,又瞅了瞅高兴得脸都要笑成朵花的老姐,心里生出一股闷气。
来之前他还没多想,就是老妈偷偷拉着他,奇奇怪怪地叮嘱他趁机多观察观察老姐的那个老同学,鹿荣当然是认识江盛的,可接触得不多,只从大人以及姐姐的态度中模糊地知道这个同学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