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33)+番外

作者: 学做饭的兔子 阅读记录

四次大规模带兵征战一无所获。看上去是运道不好,实际上却是个人能力问题。

他所记载的七十余战,获胜的都是百余人左右的对战。

一旦带兵千人以上,马上出问题。

原因就在于李广治军不严,军纪散漫,如同流寇。

就比如他和张骞出征被匈奴包围那次。

行军,没有编制和阵势,驻扎呢,找水草丰美的地方,然后士兵想干啥干啥,就和放羊一样。

更狠的是夜间还不设岗哨!

那他不被匈奴围,谁被围啊。】

啊这……

听完,刘彻已经开始扶头了。

就连卫青也实在是看不下去,闭上了眼睛。

如此被围,真就自己的问题啊!

【不过李广的个人武力和魅力是真的强。

被围之后靠他鼓舞士气,能带着五千人硬抗匈奴四万人两天,硬是撑到了张骞来救他。】

听到这儿,刘彻微微叹息:

“是个猛将,可惜了。”

个人之勇,甚强。

可惜这般带兵,朕怎敢用?

刘彻看着天幕,隐隐约约的,从李广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天音,做了总结。

【李广的军事风格,其实是小部队突击。

这种作战方式,面对匈奴小规模入侵或分散掠夺时,能够起到很好的打击效果。

但这种小打小闹,对匈奴整体无法造成大的影响。

而防守反击,也只能建立展小规模的对战中,一旦遇上大型对战,就开始就不行。

汉武帝时期,整体对战匈奴的方式开始改变,上万人的大规模作战是常态。

很不幸,战术定型的李广,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这,才是他四次失利的根本原因。】

第19章 平均寿命

刘彻微微叹息。

天幕所说的是李广,可又何止一个李广!

这分明是大汉如今整个将领层面的缩影。

将领带不起大军,只能带小军,短距离出塞,又或者在汉土内迎敌,打防守反击。

不过,即便是面对他们所擅长的防守反击,也不代表他们能取得胜利。

过往七十多年被匈奴入侵的经历,已经说明了一切。

连李广这样的老将都不过如此,更何况其他的普通将领?

要知道,在小规模本土反击之下,大汉的物资、兵源、马匹,其实是非常充沛的!

连骑兵的数量差不到哪里去。

就像是今年,他能一口气征调四万骑兵迎击匈奴。

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本土作战上,能够用极低的成本,进行大军的粮食供应。

骑兵在本土对战,是不用考虑粮食不足的问题的。

就算是自身粮道被断,只要继续前进,去下个城中再征就是了。

可出塞就不一样了。

塞外茫茫一片全都是草,莫说城池了,连个人影也没有,上哪儿找补给?

全靠本土在后方设置粮道供应。

那,怎么设置粮道,配备军队保证粮食不会被匈奴劫走?

只能给粮道配备军队保护。

注意,保证粮道的军队可不能太多哦,他们只会消耗粮食,人太多的话,粮食还没运到,就被他们吃干净了!

还有,千里运粮,十不存一,若想保证一万人出征,那要征十万人做后勤,这些人要怎么协调,才能怎么保证他们能不出乱子?

十万人,可不比十万头马听话。

累了不想干活、因为徭役太苦想跑、水土不服病了、死了,感染上瘟疫……种种问题,都能遇上个遍。

当然,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如果遇上大雨等意外天气,导致失期,粮食没运到到怎么办?

恐怖消息,你的大军在塞外只剩下十多天的口粮,一万人,没有粮食的士兵,随时都会哗变哟~

就问主将慌不慌。

可这还只是一个粮食问题。

天音说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已经泄露了大汉采取的什么战略手段,即,大规模骑兵军队主动出击匈奴。

那,这样的大军出征,在场的将领,有几个有经验呢?

莫说大军出征,仅仅是万人军队作战,光排队列阵就能逼死一大堆武将了!

毕竟,军队又一定不会在开阔的平地与敌人作战。

还能有时间摆好阵型,一字排开摆成方列。

怎么,玩1V1回合制游戏呢?

事实上,大军分队包围合击、断人后路、正面迎敌,攻击背侧,薄弱处等等对战手段,多了去了!

战场之上如此瞬息万变,只能指望主将快速做出对敌判断。

而主将一旦命令出错,整个军队就要覆没。

刘彻其实是不清楚这些事物如何具体处理的,也不太清楚万人以上的军队,到底要如何迎敌。

他只是凭借着自己的脑袋稍微细想,就想到了这么多问题。

而真上了战场,这些问题能轻轻松松翻个四五十倍。

选错一个,可能没什么关系,两个也还行,三个,不好意思,你的大军没了。

大军容错率很低。

因为人太多了,任何一个在百人团队能容忍的小毛病,放大到万人身上,那将是一个足以拖垮大军的大毛病!

所以才会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刘彻心中更加唏嘘。

大汉无将啊!

毕竟能处理这么多大事,又能做好战争决策的名将,本身就是少有的。

不过,这也说明了,未来的卫青到底有多强。

大将军职位,是要总揽一切军务的。

打仗远远不仅仅是把吃的送到战场就可以了,攻城的器械,战士的兵器,衣服,药品……各类消耗都是极其惊人的,他是要全权协调这些方面的物资调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