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雪藏后我当上了养猪场老板(161)+番外
一方面是按任焰的算法是真的有钱赚,另一方面是别家都种,你不种,这不是看不起任焰嘛,吵吵闹闹了两天,基本态度都有了。
种,能种的都种。
这事在村子里也算得上大事了,两边讨论得这么热火朝天,也惊动了镇上,镇上又汇报到市里,市里面领导一看,熟人啊,这一来一去,就出现了以下这一幕——
办公室里,胡伯手上端着杯茶,脸上略显出几分拘谨,连声道:“喝茶,两位领导喝茶。”
今天来的两位领导是之前来过的,就是姓科的领导和他的秘书。科领导一路走来,还参观了农家乐,对着胡伯连连道:
“我们上回来还是过年前,那时候工厂就弄得又整洁又漂亮了,现在看了搞得真好,你们这个农家乐我在市里都听说了,说我们市有个村出了个饭很好吃的农家乐,还能穿戏服看油菜花,非常得有特色。”
“戏服,油菜花都是任焰想的,他说我们既然在农村就要有农村的特色,戏服也是碰巧有这个机会,没想到大家都喜欢。”
“任焰的确非常聪明,不愧是大城市回来的,脑子活络有见识。”
“那也是大伙儿捧场,我们这来吃饭的主要还是本地人,按任焰的说法就是要牢牢立足于本地,再吸引外地观光客。”
“说的非常对,想法很正确,你们外地观光客多么?”
“啊,关于这个我们前段时间新招了一个专业经理,她......”
胡伯陪着领导说了会话,任焰终于赶到了,他一边进屋一边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上午有点事出去了。”
“没事没事,是我们来的太突然了。”
领导和蔼地看着任焰,一点都看不出市里领导的派头。
两边简单寒暄了一番,领导已经问过了胡伯关于农家乐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见任焰回来,胡伯就先出去了,而领导也转向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听说你们想在杜平村和二水坑大规模种植黄豆?”
任焰早知道他们这次过来的目的,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他打算用真诚回答所有的问题。
“是的。”他一脸认真地说:
“我对我们村也有了解,现在留在村里的人普遍年纪在四十以上,再年轻点的就算在家也不种地了,不是水电工就是泥水工,有自己的活。而留在村里种地的村民一年收入也就几千或者万把块钱,当然了,因为都是老人,本来就是养个老,不贪钱多。但是我想要是能赚钱,那当然是多赚比少赚好。”
“因为大家都是在村子里,以前就算你种地,种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卖,因为大家都有,然而黄豆不一样,我是打算大规模收集起来进行正规商业销售,务必让每家每户都能卖出去,保障他们最低收入,如果能够实现投入产出成正比,那些荒了没人种的地也都能重新利用起来。”
任焰从农村情况,荒地还有黄豆市场几个方面向领导阐述了他的想法,以证明自己不是心血来潮。
他说的头头是道,领导也听得非常清晰。
最终,科领导点头道:“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这个黄豆这么好,市场能有这么大,那哪怕更多的地用来种植也都是值得的。”
任焰:“说起来,两位领导喝过这个豆浆没有?”
科领导的秘书笑着摇了摇头。
“哎呀这事情真是,您等会。”
任焰起身打了个电话,让人拿两杯豆浆上来,没过一会他又坐了回来。
科领导:“不过,我有个疑问,按你说的,你让早安馒头的陈总去问实验室别的地方有没有种这个黄豆,那你种出来以后,他还会要么?”
“这个您放心。”任焰笑着说。
“这个首先,我也向实验室了解过情况了,的确有农场在种植黄豆,但是在东北,离我们这太远了,总归有不方便的时候。”
“第二嘛,我后来又给陈总打电话了,我问他如果我这边从四月份开始种,七八月份成熟,他要不要。陈老板当即回答要,他说只要豆浆品质能保证,他首先肯定会用我们本市种出来的黄豆,我这说的都是原话,一个字没改。”
科领导笑道:“陈总那人我知道的,仗义,他说这话我不奇怪。”
任焰:“的确,所以我对黄豆的销售没有任何怀疑,而且,就算陈总那边收不了这么多,我也不担心,只要黄豆品质在这,哪怕拿到镇上超市卖都可以。”
他好兄弟莫非的关系得用起来啊。
“的确的确。”
说话间,李鸣航把豆浆端了进来,放下后任焰道:“两位领导喝喝看,这个豆子值不值得种。”
两位领导端起杯子仰头喝了一大口,咽下肚后科领导眼睛一亮。
“这个豆浆真不错,香味醇正,味道浓郁而润滑,这个家里有小朋友的一定得备着啊。”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一点不担心它的销售,而且它营养价值也高,根据实验室那边数据,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黄豆的1.5倍,还有维生素。”
领导非常满意,眼看着这个种植黄豆的事情就要过去了。
任焰看着两人脸上表情,顿了顿,道:
“其实,我还想开个工厂。”
科领导看向他。
任焰坦率地说:“我想开一个黄豆加工厂,专门把黄豆磨成粉末,或者加入糖,奶粉做成豆浆粉,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单公斤的价格,又可以扩大销售渠道。网络或者经销到外省都可以。”
“由我主要投资购进设备后,我想以村民自愿入股原则,以劳务,直接资金投入,或者黄豆换股等不同方式共同持有工厂股份,但是我知道,这个事情现在提出来对村民来说太遥远了,所以我之前都没有说,打算等第一批黄豆种出来以后,能够确保给到村民收益后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