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妃只想复国(160)

作者: 无梨Gretchen 阅读记录

在他的设想中,寻雁山应当崎岖险阻,密林丛生才对。实际上这里却多有坦途,山路的坡度亦不算大。

吴元贞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动解释道:“下面这段路好走,不过很快就到密林了,那里陷阱颇多,上次剿匪时,末将险些在那丢了性命。”

穆归衡好奇道:“既然如此,想来战马很难穿过那片密林吧?”

吴元贞点头道:“正是,密林中拉着许多绊马索,稍不留意便会中计。”

正因如此,众人刚刚行至密林边缘,吴元贞便下令让所有骑兵下马步行。

穆归衡也按照他的要求,牵着马在队前慢慢行走。

果不其然,没走多远就看见了地上的绊马索。

他拔出佩剑,作势欲砍,吴元贞却匆忙将他拦住。

“殿下且慢!”

“怎么了?”穆归衡问。

吴元贞解释道:“这片林中有一部分绊马索连着暗弩,一旦绳索被拉扯或被砍断,就会有暗箭射向此处,防不胜防。从前,末将已经吃过它的亏了。”

穆归衡连忙收起剑,吴元贞又道:“末将建议,还是让骑兵们把马拴在林子边缘的树上吧。一来这样更加安全,能防止马蹄无意间触发暗弩。二来过了这片密林,后面的路便陡峭许多,骑着战马反而累赘,不如步行。”

穆归衡思忖片刻,点了点头。

吴元贞即刻下令栓马,继而走在前方引路,带领三百余人越走越深,慢慢走到了密林中心。

这里有一片空地,可以供众人休整片刻。

晚间山雾渐大,火把能照亮的范围越来越小。

吴元贞对穆归衡道:“殿下,咱们应该离匪寨越来越近了,火光容易暴露行踪,还是让大家把火把都熄了吧。”

穆归衡知道他说得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夜间行军本就容易看不清路,今夜的雾又这样大,若是将火把熄了,万一在林中迷路了可怎么好?”

吴元贞宽慰般一笑:“殿下放心,末将手上的火把不必熄灭,可以在前方给弟兄们探路。等末将走过去,确认前路是安全的,弟兄们再跟上就是了。”

穆归衡没有应声,还在思索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吴元贞却已擅自向众人下令:“熄灭火把!”

穆归衡有些不悦,蹙眉唤了一声:“吴参军。”

身后的火把已经灭了大半,吴元贞仿佛没有听见他的声音,又对众人大喊一声:“动手!”

穆归衡闻声大惊,不知他为何忽然如此逞性妄为,正待追问,却听得身后传来一阵阵兵器碰撞之声,与众人的惊呼声夹杂在一起,纷乱而令人毛骨悚然。

他连忙拔出长剑回身看去,因视野有限,只能看见队伍近处的几组兵士。

每一名禁军的脖子上都架着两把刀,一左一右,被他们身边的城防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失去了反击的余地。

穆归衡见状,怒喝道:“吴元贞,你好大的胆子!”

直至此刻他才明白,涵州的山匪为何会如此猖獗,屡剿不灭,原来此地早已官匪勾结,连他都被骗了过去!

吴元贞见他拔剑,不甚在意地笑了笑:“殿下可以杀了末将泄愤,有一百个禁军给末将陪葬,不亏多少。”

穆归衡这才反应过来,那些城防兵只是把刀架在了禁军的颈边,并未伤及他们性命。

这是为何?

只要他们杀光禁军,穆归衡独木难支,定然无法脱身。

可他们却没有进一步的举动,局面霎时陷入了诡异的僵持。

吴元贞不与穆归衡多言,向前疾走几步,吹出一记长哨。

不多时,一人骑着黝黑健壮的骏马从夜雾中缓缓现身。

“太子殿下,别来无恙。”

穆归衡尚未看清他的脸,却已凭借声音认出了他。

宁问归什么也没有解释,只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太子妃还活着,你……想去见见她吗?”

小殿下夜半现真身,狡内奸卒然遭清算

匪寨建在寻雁山顶,房屋大多以山石搭建,远远望去并不显眼。

此刻已是深夜,寨中大多数人都睡下了,唯有值夜的哨兵精神抖擞,站在了望塔上观察四周有无异常情况。

“乌云回来了。”一名哨兵忽而低语道。

“乌云”是他们称呼宁问归的方式。其实这原本是他那匹黑马的名字,因着这一人一马总是形影不离,大家渐渐就把他们混在一起称呼了。

“那个就是太子吧?”另一名哨兵指着宁问归身后的那人问道。

“肯定是,瞧他衣裳上的纹样就知道了。”

说话间,二人已然进了寨门。守门的是两个女兵,穆归衡原本已经走出了一段距离,不知想起了什么,竟忽然停住脚步,不再前行了。

他不敢置信地回头看去,似是害怕自己看得不够清楚,还快步走回了寨门之外。

方才余光一瞥,穆归衡便觉得这两名女兵身上的甲胄有些眼熟。此刻细看一番,方知自己的判断无误。

他的梦里出现过这样的甲胄。

在二皇兄死前的场景中,那名提刀杀入怀王府的女兵就穿着与她们一模一样的轻甲。

怎么会这样?

难道这伙山匪不满足于占山为王,还有着起兵造反的野心?区区几百山匪,竟能一路攻入京城?

“太子殿下,您这是打了退堂鼓么?”宁问归见他忽然回身折返,故有此问。

穆归衡冷哼一声,继续随他前行。

二人拐入一条小巷。黑暗中,只有一间屋子亮着灯。

上一篇: 万人嫌炮灰她又美又飒 下一篇: 展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