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只想复国(177)
“哟,方才还没顾得上问呢,这位姑娘是——?”
费红英面无惧色,毫不心虚道:“我是来抓药的。”
陆一峰几乎与她同时开口:“这是我表妹。”
曹队长有些意外,张了张口,刚发出一点声音,陆一峰就补上几句:“我表妹刚来京城投奔我,对这不太熟悉,连抓药都得我亲自带她找医馆。”
费红英见他主动相助,能为自己省去不少麻烦,便配合道:“我们刚才还觉得奇怪呢,这医馆的门大敞着,屋里却没有人。”
陆一峰连忙附和道:“是啊。如今想来,估计是那老太太做贼心虚,提前逃之夭夭了吧?”
曹队长皱着眉叹了口气。
连个老太太都抓不到,陛下肯定又要对他发火了。
一行人出了医馆,禁军在门上贴好封条就回宫复命了。
陆一峰长出一口气,转头看向满脸落寞的费红英,决定先串个供。
“表妹怎么称呼?”他问。
费红英抬头看着他,随口给自己编了个名字:“费小桃。”
陆一峰笑了笑,心道:嚯。前有杏,后有桃。一家子水果,再生个闺女该叫费小梨了。
……
珏州,西城门。
经过一番苦战,珏州的城防兵已然所剩无几。入城后,长公主命人斩杀了所有不愿归降的兵士,将故国的战旗高高悬上城头。
“不知红英能拖延多少时间,穆归礼何时才会下令调兵。”江御暮说道。
长公主负手远望:“就算一日都不拖,穆归礼见烽火传信后,立即下令调动南北各州的守军,他们至少也要半月时间才能赶到珏州。就算他们不来珏州,直接去前方的瑾州守株待兔,也要耗上十二三日呢。总之,咱们肯定比他们到得早。”
次日清晨大军拔营,仅五日后便赶到了瑾州城附近。
比起毫无准备,被迫迎战的珏州,瑾州显然做足了防御措施,绝大多数城防兵都守在东侧城墙上。瑾州参军仍嫌人数不足,这几日又临时招揽了一大批壮丁,未经多少训练便让他们穿上了战甲。同时在城内广收粮草,各家铁匠铺也日夜不休地造着箭镞。
长公主并未贸然开战,而是先命众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同时将四周村落的运粮路线把守起来。
“先耗他们几日。”长公主如是说道,“他们摸不清咱们何时攻城,便得日日夜夜守着城门,总有松懈的时候。”
为防奸细入城,瑾州刺史早已下令,百姓只许出城,不许进城。
自打长公主兵临城下,瑾州离城而逃的百姓便一日多过一日,而且大多是从西城门离开的,生怕遇上东边的叛军。
几日后的一个晌午,忽有一名年轻女子要从东城门离开。
“做什么去?”守门的卫兵依例问道。
那女子怯怯道:“回军爷,我爹娘都在城东的乔家村里,这几日外头闹叛匪,我怕他们出事,想回去看看。”
那卫兵叹了口气,劝道:“倘若真要出事,你回去了又有何用?你一个弱女子,难道还能跟叛军拼命不成?”
那女子闻言,立时落下泪珠:“便是死,我也要和爹娘死在一处。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有什么趣?”
卫兵见劝不住她,只得作罢。继而依例检查了她的包袱,见里面只有衣物,并无可疑的物什,这才放行。
“多谢军爷。”
那女子小跑着出了城门,走远一段距离后,才回头望了望城墙上的弓箭手。
她面上再无哀色,胡乱抹去做戏的泪水,继续往东边跑去。
不多时,她便跑到了得月军的大营前。
哨兵见到陌生面孔,当即张弓搭箭,对她喊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军营!”
那女子弯腰撩开裙摆,取下缠在小腿上的短剑,双手将它高高捧至头顶。
“民女袁清,求见小殿下!”
哨兵连忙收箭,生怕一不小心误伤了她。
小殿下早就吩咐过,若有名唤袁清,手执短剑的女子入营求见,他们必得第一时间进去通报。
江御暮听说袁清来了,连忙命人带她进帐。
这次见面,袁清显得有些忐忑,双手紧紧握着短剑。
江御暮正欲揶揄几句,却听袁清低声道:“小殿下,我这次前来,是代旁人给长公主殿下传话的,可否请您帮忙——”
“那么见外做什么?”江御暮蹙眉道,“一口一个‘您’叫着,成心膈应我是不是?”
袁清这才露出笑容:“不不不,我改口便是了!你就帮我跟长公主通传一声吧。”
“通传倒是可以。”江御暮微微向前倾身,凑近她的面庞,“但你得先告诉我,你要代谁传话,传什么话。”
袁清抿唇一笑:“那个人,你也认识的。”
江御暮想了想,猜道:“孟家粮商?”
袁清摇摇头,又点点头:“孟家也有话要传,不过顺序要往后放一放。”
“那还能是谁……”江御暮想不到了,她和袁清还有什么共同的熟人,“总不能是红英吧?”
袁清噗地笑出了声:“御暮,你是真把他忘了啊。”
“谁?”江御暮疑惑不解。
袁清轻声一叹,凑到她耳边含笑道:“不敢自名游侠客,微命轻羽——燕识风。”
穆归衡进店寻孟聪,燕识风入府见袁清
穆归衡离开涵州前,曾与长公主密谈了一次,连江御暮都不知道此事。
谈话结束后,长公主还让费杏林给穆归衡易了容,而后才放他走。
“殿……公子。”在穆归衡的要求下,石涅不得不改口,这称呼叫着实在不大习惯,“咱们这是去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