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只想复国(202)
“兄弟,你们是哪营哪队的?”
那小兵不假思索道:“天子亲卫。”
禁军队长见他对自己没有敌意,便稍稍放心,接着问道:“是陛下安排你们在此值守的吗?”
“不错。”
“陛下可曾吩咐,今日原本负责轮值此处的禁军侍卫该如何安排?”
那小兵看了他一眼,冷冷道:“自便。”
禁军队长将这两个字咂摸许久,走回同僚身边以后,把这番对话给他们复述了一遍。
一小兵提议道:“要不咱们跟他们挤一挤?”
禁军队长果断否决:“人家是陛下亲自安排的,说不定另有要务,怎容你我随意瞎挤?万一耽搁了大事怎么办?”
那小兵讪讪一笑:“卑职就是觉得一会可能有事发生,才想留下来看看热闹嘛……”
禁军队长撇嘴摇头道:“宫里的热闹可不能瞎看,鬼知道会不会看着看着就被卷进去。轻则受罚,重则赔命!”
小兵被他唬得一愣,连忙收起不该有的心思,问道:“队长,那咱们去哪啊?总不能直接回家休沐吧?”
禁军队长思忖片刻,终于决定:“走走走,都跟我巡逻去!”
现在虽是白天,他们依然有所忌讳,巡逻时都避着国师炼丹的“闹鬼”宫院走。
正因如此,他们才错过了一场好戏。
迷药效力褪去,值夜的禁军侍卫们接连醒转,环顾四周,只见院墙高耸,院门紧闭。
此时此刻,他们与当初受困于涵州瓮城内的景州军别无二致。
不过这次负责招降他们的并非长公主和江御暮,而是陆一峰和李节。
劝降的手段也很简单粗暴——凡归顺者,此前朝廷所欠饷银一并补发。
毕竟昨晚刚抄完两座王府,国库的存银充裕着呢。
少倾,陆李二人打开院门,一众禁军侍卫鱼贯而出,快步跑去执行新主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回到昨夜的岗位,将得月国已然光复的消息告诉其他尚不知情的禁军侍卫。如有不愿归顺者,格杀勿论。
不多时,官员们陆续进宫来上早朝。
“怪哉,今日宫内的禁军侍卫怎么如此吵闹?”礼部侍郎嘟囔道。
“是啊,我瞧着人数也比往日多出一倍呢!”刑部郎中低声搭腔。
“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工部员外郎心直口快。
“王大人,慎言。”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忽然从他们身后传来。
说熟悉,是因为他们都听过这个声音。
说陌生,是因为他们从未听过这个声音呈现如此刻这般清醒的状态。
三人互相交换了几个眼神,都不敢回头去看。
片刻间,那人就主动走到了他们身前。
“怎么,诸位大人不认识我了?”
三人怔愣片刻,连忙下拜行礼,异口同声道:“参见定王殿下。”
怎么回事?定王穆归仪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不是被抄家了吗?为何没有被处死,或被关押起来?
难道……是陛下顾念手足之情,没有伤害他?可是倘若如此,陛下又为什么要抄他的家呢?
三人俱是一头雾水,越想越乱。
穆归仪伸手扶三人起身,笑道:“好了好了,以后见我,不必再拜。从今日起,我便不是王爷,只是一介白衣了。”
语毕,穆归仪没有与他们多聊,转过身径直向议政殿走去。
“难道……陛下将定王殿下贬为庶人了?”礼部侍郎猜测道。
刑部郎中面露疑惑:“若是这样,他为何还要来上早朝?”
工部员外郎赞同道:“是啊,从前做王爷时,也不见他上过早朝啊?”
礼部侍郎听罢倒吸一口凉气,学着穆归仪方才那句话道:“王大人,慎言!”
今日宫里处处是怪事,众官员心中难免不安。
这种不安的情绪,在他们来至议政殿附近后放大了十倍百倍。
“这、这么多禁军!”
“还有弓、弓、弓箭手?”
“完了完了,要出大事啊……”
“王大人!慎言!”
辰时二刻,议政殿的殿门准时打开。众官员早已到齐,按部就班走进殿内。
殿内亦有两队禁军执刀而立,龙椅前的桌案被一块黑布盖住,不知桌上放着什么。
最后一位官员踏过门槛后,禁军即刻关闭殿门,关门声虽然不大,却使殿内百官都心中一悸。
能站入议政殿的官员都是人精,怎么会猜不到今日将有大事发生?然而他们就算再如何聪慧,也想不到所谓“大事”究竟是什么事。
关门声刚刚落定,便有一人从龙椅后的屏风处现身,款步走到桌案之侧,负手立于百官身前。
她身着轻甲,脚蹬长靴,腰佩利剑,剑尾还坠着一块满月形状的血玉。
“诸君可认得我是谁?”
这当然是在明知故问。满京城里的官员们,有谁不认得她江御暮呢?
可惜百官都只顾着惊讶,没有人敢出言回答她的问题。
江御暮抽出佩剑,剑身滑过剑鞘的声响吓得众人缩头耸肩,倒吸凉气。
在百官的注视下,江御暮用剑尖挑开桌上的黑布。不出意料,众人看清桌上光景后,立时大惊失色,连连后退。
穆归礼的尸体赫然躺在桌上,龙袍破碎不堪,华贵的玉饰七零八落,泛着一股死气。
江御暮用剑尖轻点地面,心平气和道:“诸君可知眼前景象意味着什么?”
穆归仪立功心切,连忙大步走出人群,俯身下拜,叩头道:“恭贺吾皇,光复故国!”
他毕竟是皇室中人,如今主动表明立场,带头拥护新君,自然使众人心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