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狂野军官被绝美大佬拿捏了(85)
江向良一听那叫一个高兴,哈哈大笑道:“那是,我弟和弟媳妇会生闺女!”
他确实是打心眼儿疼爱这个小侄女。
而留在老江家的丁香兰细心打理家务活,准备过冬的粮食和菜。
一旦大雪封山,啥都干不成。
她先收拾江知栀带回来的煤炭。
这一车的煤炭估摸有三百斤左右,恐怕要花上几十块啊!
丁香兰摇了摇头,咱们知知难道是天生神力?
这么重的煤,一个人全部拉回来了!
丁香兰手脚麻利地把煤炭搬进灶房。
在他们这儿,冬天家家户户都是烧火烧炕度过的。
所以家里的孩子一有空就跑去山里捡柴火,必须多多的储备柴火,多捡点又没坏处。
有些家庭能弄到煤炭,那就方便多了。
太阳彻底落山之前,哥哥们扛着一大把的粗枯树枝走回来,放进灶房里一凛凛的排好。
白天大家干活都累了,晚上吃饱饭后,家人们累得直打哈欠,早早的回屋子休息去了。
此时的他们压根没想到家里的心头肉竟然胆子肥到孤身一人想去夜探牛棚!
要是知道了,全都得炸起来!
胆子肥啊,咱们的心头肉!
可惜他们现在睡得太沉了!
而江知栀没打算让哥哥们加入踩点的行列。
因为他们今天去上工也累坏了。
她闪身进空间,先喝了两杯灵泉水,又拿出两个水壶洗干净,往里头装满灵泉水。
随后打包月事带,换洗的贴身衣物,两套衣服裤子。
衣服和裤子的外表全部做成乞丐装,外层用烂布缝起来,又打了好几个补丁,内里是棉布。
拿了两件乞丐罩,用来罩在衣服外面。
这会儿还不适合送棉衣棉裤和棉被,等天冷后,再送过去也不迟。
之后去厨房装烤肉干和饼干,这些是给爸妈晚上肚子饿的时候吃。
一想到爸妈在牛棚吃不饱穿不暖,江知栀心酸了。
她在田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又从冰箱里拿出猪肉和排骨开始捣鼓美食。
二十分钟后,江知栀洗干净铝制饭盒,往饭盒里头装好吃的。
准备好一切,江知栀换上轻便的衣服裤子和鞋子,将柔顺的黑发梳成丸子头,在背篓里放好武器,闪现出空间。
按理说大晚上的,家人们不会来找她的。
但江知栀还是细心地在房间的桌子上留了纸条,告诉家人们她要去大刘村。
江知栀将打包好的东西放在包袱里背在背后,身上挎着小挎包,悄无声息地走出老江家的大门,直往大刘村走去。
白天的时候,江知栀已经问过哥哥们大刘村的方向,大致不会迷路。
揣着想见爸妈的心情,江知栀脚步如飞,不到半小时就来到大刘村。
大刘村有两个知青点,一个是破旧的老房子,一个是新修建的草房屋。
旁边是知青小队的人用柴刀砍掉杂草,开荒出来的自留地,种些菜也能勉勉强强填肚子。
这群知青们刚下乡那会儿被刘大庆分配到村民们家里住,每天的吃食都要给钱或者粮票。
一开始还住的好好的,后来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多多少少都会有摩擦。
日子久了,矛盾一天天的加大,不是这家三天一大吵,就是另外一家两天一小吵。
村民们一个个烦透了这一批知青,闹得村长刘大庆头都大了,气不打一处来。
经过全村人的投票同意,刘大庆干脆把知青们单独分出去,免得闹出人命。
江知栀眸底微沉了沉,幸好知青点和牛棚是分开的,否则后面她走动起来很麻烦。
晚上村子里乌漆嘛黑的,家家户户都不舍得点煤油灯,就靠淡淡的月光洒下来的一些光亮。
江知栀的视力极好,不怕走夜路。
她趁着夜色继续往前踩点。
不一会儿看见一个棚子,大约三百多平。
棚子周围全是荒地,地面上的石头坑坑洼洼的,想要种菜的话就得先开垦荒地。
棚里拴着两头牛,有一只牛躺在地上摇晃着尾巴,旁边堆放些农具和草料。
“向生,这事儿靠谱吗?”
“同名同姓,又是在大江村,我很难不相信啊!”
一听到大江村出了一个抓人贩子的女英雄,夫妻俩都懵圈了!
啥?
咱们家乖巧的闺女竟然在火车上抓人贩子立了功?
这也是他们敢想的事?
不一会儿,又传出一道老人的声音。
“你们闺女这么厉害啊,她会发光!”
江知栀眨了眨眼睛,发光?那不就是灯泡嘛!
“咔嚓……”
突然外头传来一道声音,屋子里的江向生警觉地站起身来,心道不妙,有人上门找事!
他快速抄起床边的木棍,大步往外走了两步,高高地举起木棍,用力往前一挥!
“爸爸!!”
“妈妈!!”
江知栀扬起大大的笑容,乖巧喊了一声。
江向生瞪大眼睛,快要止不住手里的木棍了,失声道:“知知???”
第61章 一家三口!不好!有埋伏!
尤其是林听骤然红了眼眶,声音颤抖:“是咱们闺女,是咱们的知知,你这孩子怎么跑来这里了?”
是害怕,夫妻俩都在害怕。
搞不清是什么样的情绪,是惊喜又是担心,从来没有想过闺女会这么大胆,一个孩子三更半夜地闯过来。
江向生又气又急,头脑发涨,瞬间连思考的力气都没了。
“你这孩子!!你这孩子!!”
江知栀顿时笑开了花儿,单手接住来自爸爸的“深沉的爱意”,把棍子放到墙边。